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
比如赵君豪在担任《旅行杂志》总编时,曾在1934—1936年间陆续对马相伯、蔡元培等当时的二十多位时代名流以“旅行讲座”的形式进行了专题访谈,请这些名家就当时社会上关注的一些旅行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表达看法。1937年,赵君豪对这些名家关于旅游主题的访谈,最终由中国旅行社以“旅行谈荟”的专题形式汇集出版,在社会上造成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又比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在闲暇时期也比较喜欢旅游活动,他曾写过一篇名为《南京》的游记散文,记述了其在南京游历时的详尽情形和心得体会。在文章开篇,朱自清写道:“南京是值得流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在朱自清的南京之旅中,从鸡鸣寺的品茶、台城的登高、玄武湖的观湖、清凉山的赏景、莫愁湖的瞭望、秦淮河的泛舟、夫子庙的游览,一直到明故宫的深思、明孝陵的感悟、雨花台的畅想、燕子矶的寻味、中山陵的忖量、江苏省立图书馆的眷恋、南京茶馆的回味等,都留下了他坚实而沉稳的足迹。尽管 一些景点在当时尚属“冷门”,但这位散文大
师却始终怀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游走南京、领悟南京,他说的“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其实是对南京最恰如其分的评价,而对于读者而言,在领略朱自清笔下南京盛景的同时,也可以一并感受到朱自清惯使的飘逸潇洒的文风表达,着实是一种再美不过的心灵大餐了。
决策天地参考文献
[1]许春晓.民国时期中国旅游学术探索述论[J].北
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2]蒋湘妮.《旅行杂志》与中国旅行社[J].沧桑,2005(Z1).
[3]贾鸿雁.民国时期旅游研究之进展[J].旅游学刊,2002(4).
橡胶用芳烃油★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于“客家”一词,清朝著名诗人黄遵宪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辗转来海滨[1]17。根据历史记载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 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2]9。赣南是客家腹地,因地处边远,境内山环绕、土地肥沃,大量中原汉 人南迁到赣南及周边地区定居繁衍。目前,分十八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818万人,其中90%为客家人,约占大陆客家总人数的10.7%。正因如此,赣南地域许多民俗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点,龙灯在赣南民俗活动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它是以赣南山区生态环境为背景,在特定层次、多种因素、背景融汇发展留下的特殊印记,是赣南客家原生态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它保留了中原古老龙舞的特点,同时也承载着客家千年迁徙的文化。 一、赣南客家舞龙的研究背景龙灯在赣南有悠久的历史,据赣州市木
拦井谢氏宗祠和尚书街曾氏宗祠族谱记载,远在唐、宋时期就有宗族的龙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到全姓人家拜年祝贺。另据西津路广东会馆会谱记载,从宋朝开始,每
年春节期间,同乡会要轮流做首司,举办赏灯会。此习俗一直延至解放前夕。
解放前赣南搞龙灯,俗称能驱邪降福,大吉大利,风调雨顺,人财兴旺。所以每到一家要灯时,都要由领队人赞美几句好话,如“龙灯到府上,四季保兴
纳米触控膜
旺”、“龙灯转过身,今年赚万金”、“龙灯摆一摆,生个长命仔”等等。有的龙灯还兼唱坐堂戏,专唱吉祥的戏。如:《龙凤呈祥》、《满堂福》、《听琴接驾》等。春节玩龙灯,由头人主持,玩灯前要举行迎新灯的隆重仪式,一般还要请道士念经“起师”,从鞭炮鼓乐声中迎回新灯。
正月十六为散灯日,散灯时,男女乡民总要小心翼翼地拔下几根龙须,求神龙保
佑;孕妇则要将龙须藏在枕头底下,盼望来
年生子成龙。散灯时,要请道士念经,用香火明烛焚送旧灯。有些姓氏集中的乡村,凡是添了男丁的人家,要出水酒(米酒)半担送到祠堂置办
“红丁酒”,大家喝酒共同庆贺,以谢龙恩。解放后这些旧习已废除,耍龙灯纯属表达人民庆佳节贺喜事欢乐之情。
二、赣南客家舞龙的形态及技术风格1.形态。赣南客家龙灯种类很多,遍及城乡,这主要是从制作的龙形道具以及舞动
的特点上来分的。赣南客家舞龙按颜分,有黄龙、青龙、白龙、黑龙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用稻草扎的草龙,用竹片扎的篾龙,用布缝的布龙,还有用板凳接起来的板凳龙等;其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三节龙、七节龙、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对于龙的形象
的塑造,注重形意而合,颇具匠心,或气势昂扬;或小巧玲珑;或华彩壮观;或秀纤细。
丰富的艺术想象结合赣南民间手工艺人的结扎技艺,使龙的形态栩栩如生,丰彩多姿。
(1)鲤鱼龙灯。“鲤鱼龙灯”在赣州市较为普及,尤以五道庙的最为著名,水东、水南、湖边、沙石、蟠龙等乡都有这种龙灯。龙灯以鲤鱼为主,可以配虾灯、螃蟹灯、螺灯、青蛙灯等,其骨架用小圆竹扎制,外表用纸糊,再描绘各种颜,里面装有蜡烛照明。一般由五只鲤鱼,头、尾、龙泡和虾或螃蟹等组成。耍时以弹跳步伐为主,
有时还要走矮子步。其中以虾最难耍,耍得好的虾,似一只活虾满塘乱跳,使整个场面非常活跃。鲤
水浴式汽化器
鱼灯可以舞32种花样,一种花样配一种吹奏曲调。如有鲤鱼跳龙门、鲤鱼抢水、鲤鱼钻泥、鲤鱼下滩等。整个灯阵要求移动如行云流水,宛如一条游龙,灯阵还运用鲤鱼灯舞成福、喜、吉等字形,向人们送上美好的愿望。夜晚站在远处观“鲤鱼灯”,好似目睹一塘的鲤鱼戏水,栩栩如生。
(2)跳蚤龙灯。跳蚤龙灯又名“篓子灯”,这种龙灯在赣州较多,南外和水西、水南、沙河等乡(镇)均有。这种龙灯共5节,短小精悍。据老艺人说,唐朝时南外营角上就有人耍“跳蚤灯”。流传至今还可要9种花样:结球、磨盘、分跳、牌楼、盖花等。耍灯时的步伐以弹跳为主,动作以舀沟水贯彻始终,节节龙身紧随龙头跳来蹦去,特别是龙尾时而悠悠忽忽,时而活蹦乱跳,情趣盎然,逗人欣喜,通盘龙灯表演活似几只跳蚤,故称为“跳
蚤灯”、“摆字灯”、“车子灯”等。因玩得很文雅,故众又称之为读书人耍的灯。耍时以
变换队形来摆字,一般摆“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等字样。(3)板凳龙。板凳龙主要在春节至元宵期间活动,集中流行于大余、南康等地。舞动□谭东辉金慧惠
案博览
仿真恐龙制作档Dang'an Bolan
赣南客家舞龙灯文化探析水溶液锂电池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