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线和射频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阅读: 评论:0

视频线和射频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棉花糖制造机
名词:
SYV——实心聚乙烯绝缘,PVC护套,国标代号是射频电缆——又叫“视频电缆”;
SYWV——聚乙烯物理发泡绝缘,PVC护套,国标代号是射频电缆;
相同点
1. 特性阻抗一样——75欧姆;
2. 外层护套,屏蔽层结构,绝缘层外径,编数选择,材质选择,屏蔽层数等基本相同;
不同点
1. 绝缘层物理特性不同:SYV是100%聚乙烯填充,介电常数ε=2.2-2.4左右;而SYWV也是聚乙烯填充,但充有80%的氮气气泡,聚乙烯只含有20%,宏观平均介电常数ε=1.4左右;ε=εˊ+jε",其中,ε"为损耗项,空气的ε"基本为“0”,这一工艺成就于90年代,它有效降低了同轴电缆的介电损耗;
蒸压砖设备
2. 芯线直径不同:以75-5为例,由于-5电缆结构标准规定,绝缘层外径(即屏蔽层内径)是4.8mm,不能改变,为了保证75Ω的特性阻抗,而特性阻抗只与内外导体直径比和绝缘层的介电常数ε大小有关,ε大芯线细,ε小芯线粗,芯线直径:SYV是0.78-0.8mm, SYWV是1.0mm; 芯线结构形式都可以是单股或多股;这一区别,导致了芯线电阻的不同。如实测天成、爱普SYV75-5电缆,1000米芯线直流电阻39Ω,典型SYWV75-5电缆, 1000米芯线直流电阻19-20Ω;
左右摇头摆3. 上述两项根本区别,决定了两种电缆的传输特性——传输衰减不同,SYV电缆是最早期的同轴电缆,在几十上百年时间里一直用它传输,包括传输射频信号;但后来当SYWV出现后,射频以上波段就很少应用SYV了。因为高频衰减差别太大了;慢慢的SYV就基本上主要用在监控视频传输上了,也就把这种射频电缆的 “元老”,改称为“视频电缆”了。但这绝不等于说:SYV“视频电缆”的视频传输特性比SYWV好,实际刚好相反,SYWV的视频传输特性也全面优于SYV电缆。这方面的误解很普遍,且我国南方比北方的误解要严重,认为传输视频信号, “必须用视频电缆”。实测1000米电缆视频传输性能,SYWV75-5/64编电缆:0.5M—5.15db,6M—19.12db;国标优质SYV75-5/96编电缆:0.5M—6.43db,6M—21.76db(相同编网结构电缆衰减比发泡电缆大3db——即大1.4倍以上),有一个还挺有
名的厂家产品,SYV75-5/128编电缆,6M—25.22db,衰减比发泡电缆大6db以上——即大2倍多);
4. 关于高编电缆,一般指96-128编以上的电缆。高编电缆明显特点是: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小,200KHz以下的低频衰减少,对抑制低频干扰有利,实测表明,200KHz-6MHz频率,由于“趋肤效应”,128编和64编衰减一样。(高频电流只在芯线外表面,屏蔽层内表面层流动)。从频率失真(高低频衰减差异)看,高编电缆反而严重。频率失真直接影响就是视频信号的各种频率成分的正常比例失真,直接影响到图像失真;
5. 铜包钢芯线:这是SYWV电缆的一种,用于有线电视46MHz以上的射频传输,由于“趋肤效应”,电流只在钢丝外面的铜皮里流动,衰减特性和纯铜芯线一样,可抗拉强度却远高于铜线;但这种电缆用于视频传输不行,0-200KHz低频衰减太大;
6. SYWV电缆视频射频传输特性都优异,屏蔽性能(抗干扰性能)相对比较差;传输信号主要依靠调制和解调器,可以把信号调定在某个频段上,就能有效避开干扰信号。而且由于有巨大的有线电视市场的支撑,产量很大,价格也有优势。
7. 关于视频线和射频线的问题,既有误解,也有误导,论坛里的激烈争论就是例证。但大家都应该尊重实践:用1000米75-5电缆,传输一个彩摄像机的信号,末端送给监视器,监视器环路输出给示波器,测量“同步头” 的幅度,原信号是0.3V,进行比较,电缆越长,两种差别越大,越容易比较。

视频线缆传输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双绞线基带传输、射频传输、光缆传输、数字(网络)传输等几种方式。
一、视频同轴基带传输我国PAL-D视频基带0-6M,复合视频基带一般指视频基带和音频副载波为8M带宽。同轴视频传输是应用最早,用量最大,最容易操作的一种视频传输方式。同轴视频基带传输的技术要点是:
1. 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是以“束缚场”方式传输的,就是说把信号电磁场“束缚”在外屏蔽层内表面和芯线外表面之间的介质空间内,与外界空间没有直接电磁交换或“耦合”关系。所以同轴电缆是具有优异屏蔽性能的传输线;同轴电缆属于超宽带传输线,应用范围一般为0Hz-2Ghz以上;它又是唯一可以不用传输设备也能直接传输视频信号的线缆;
钳流表2. 视频基带信号处在0-6M的频谱最低端,所以视频基带传输又是绝对衰减最小的一种传输方式。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频率失真-高低频衰减差异大,便成为视频传输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在视频传输通道幅频特性“-3db”失真度要求内,75-5电缆传输距离约为120-150米;工程应用传输距离在2、3百米以内还比较好,网上论坛里提供的“感官标准”传输距离数据,从3、5百米到1千多米都有,实际是没有标准,也就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3. 同轴视频基带传输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为实现远距离传输的频率加权放大和抗干扰问题。
抗干扰技术现状
对常见的电梯、车间、传输耦合等各类干扰,已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加权抗干扰专利技术的应用,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也能有效补偿电缆衰减和频率失真,属于抗干扰传输设备。其前端有源—后端无源抗干扰传输距离(75-5)在1000米左右,前后端都有源为1500-2000米;与加权视频放大器配套的抗干扰传输距离3公里,75-7电缆可以达到5公里。双绝缘双屏蔽抗干扰同轴电缆是与同轴电缆穿镀锌铁管原理一样,施工更方便,成本更低,在常见电磁干扰环境下,可以作为防止干扰入侵,又可方便设计和施工的
工程选择;
同轴视频基带传输设备
我国频率加权视频放大专利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视频传输的频率失真问题,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在视频传输通道“-3db”失真度要求内,仅用一级末端补偿,75-5电缆传输距离已经提高到了2000米以上,前后双端补偿的视频恢复设备已经突破3公里。传输距离已可以满足多数中近距离工程需要,传输质量已达到高质量工程的要求;
认识、理解和应用上的盲区误区
1. 知道同轴传输有衰减,但不了解、不理解“频率失真才是视频同轴传输最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频率失真改变了视频原信号各种频率成分的正常比例关系,降低了图像度和清晰度;
1. 2.“视频电缆”与“射频电缆”:不亲自测试验证比较,也不加分析,盲目相信视频传输只能用“视频电缆”,不能用射频电缆。不知道,甚至也不相信射频电缆(SYWV)比视频电缆(SYV)的传输特性更好一些,价格也更便宜;实际上通用射频软电缆原来只有SYV一
种,八十年代中后期,物理发泡射频电缆(SYWV)出现以后,特别是射频有线电视网的发展,SYWV电缆以其优异的传输特性,在射频波段度蓝天下,而SYV射频电缆只能局限在视频波段用于视频传输了,把它叫着“视频电缆”,本意是“限制性贬义名称”。所谓视频传输只能用“视频电缆”,不能用射频电缆,是一个广为误传的大误区。
span802. 不知道,不了解同轴电缆也有专业传输设备。距离远了,首先考虑的是选用粗电缆,或者改用其他传输方式;或者错误地把普通视频放大器当成传输设备来用;
3. 不了解基于加权视频放大技术的视频恢复设备,具有图像质量控制功能,可以在工程现场的监控室看着画面调整、改善、恢复提高图像质量,并成功的与光缆、射频、微波、双绞线传输系统合理组合,用于改善传输系统的图像质量。
4. 盲目的相信高编电缆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认为视频干扰的产生,就是因为屏蔽层不好,编网密度不够造成的,于是一味的使用高编电缆。工程实践是,在工程现场产生干扰的实例中,绝大多数还是用的高编电缆;最新研究表明,干扰的产生主要不是因为编网的屏蔽性能不好造成的,而是由于电缆太长,屏蔽层纵向电阻较大,干扰感应电流在纵向电阻上形成了感应电动势,并通过传输电缆两端的75欧姆匹配电阻,与芯线
形成回路,在负载上产生干扰的,这对高编电缆也会产生干扰,就好理解一些了。
5. 误认为凡是干扰都能用抗干扰器来解决。有一类干扰我们暂称为“故障类干扰”:如电源问题,供电系统问题,地电位环路问题,设备故障问题等“有形电路”引起的“干扰现象”,并不是常规意义上“无形电路”的电磁干扰。这类干扰不需要用任何抗干扰设备就能解决,办法是排除“故障”。
6. 不了解同轴传输的匹配原理和工程应用方法,盲目用电工技术把内外导体分别焊接或扭接来处理电缆接头,以为这样可靠,不知道破坏了“同轴性”,阻抗不连续会产生反射;有线电视传输工程中大量应用的“F型接头”和“双通”可以实现高性能电缆连接,现场操作也方便;
二、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
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是用5类以上的双绞线,利用平衡传输和差分放大原理。双绞线传输方式的技术要点是:
1. 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双绞线是特性阻抗为100Ω的平衡传输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前端的
摄像机和后端的视频设备,都是单极性、75Ω匹配联接的,所以采用双绞线传输方式时,必须在前后端进行“单—双”(平衡-—不平衡)转换和电缆特性阻抗75-100Ω匹配转换;这就是说视频双绞线基带传输,两端必须有转换设备,不能像同轴电缆那样无设备直接传输视频信号;
2. 与同轴电缆“束缚场”传输原理不同,双绞线传输的信号电磁场是“空间开放场”,利用两条线传输的信号相等方向相反,产生的空间电磁场互相“抵消”的原理传输信号,采用平衡差分放大原理提高共模抑制比,抑制外部干扰的。
3. 从线缆本身的传输特性看,双绞线是各类线缆传输方式中,传输衰减特别是频率失真最大的一种线缆,大约400多米5类非屏蔽双绞线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与75-5电缆1000米相当。相同长度传输线,传输衰减的“分贝数”是75-5同轴电缆的2.3-2.5倍;5类线频率失真的数据是:低频衰减:10-15db/km;高频6M衰减:45-50db/km;大约相当于75-3电缆特性,略好一点。显然,按照视频传输幅频特性“-3db”失真度要求,无源双绞线传输距离大约是50-65米左右(两端转换效率100%时);120-150米以上,图像可以观察到失真;一种国外产品介绍说:无源双绞线传输距离达到300米左右。这个距离,等效75-5头轴电缆800米左右的传输效果,这个实际图像效果,在多数工程中是很难被接受的;
4. 双绞线传输方式也属于基带传输。双绞线巨大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要求传输设备不仅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而且需要有比同轴传输性能高几倍的频率加权补偿能力。目前,有的产品介绍说,前端无源转换后端有源补偿,可以达到1200米。双端都有源转换补偿,可以达到1500-1800米。但至今仍没有见到厂家提供相应传输距离的线缆失真数据和设备实际补偿能力数椐。这种传输方式的优点是线缆和设备价格便宜,适用于一些图像质量要求不高,工程造价要求较低的工程场合。
5. 技术发展现状:双绞线传输方式技术起步较低,目前传输技术仍不够完善和成熟,多数产品还停留在分段固定补偿和产品按主观感觉“标准”生产的初级阶段水平上。线缆传输特性差,产品技术标准低,技术扩散快,生产厂家多,价格竞争激烈,误导宣传泛滥是这一产品领域的突出特点,也是这类产品长期技术发展很慢的主要原因;
冷风门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6:0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8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输   视频   电缆   双绞线   干扰   频率   屏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