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基础知识大全,绝对值得收藏!

阅读: 评论:0

啤酒基础知识⼤全,绝对值得收藏!
啤酒是⼀种古⽼的酒精饮料,已有⼏千年的⽣产历史。如今啤酒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多、分布最⼴的饮料酒,世界各地的啤酒节也成为了⼀种传统⽂化。
⽂:陈磊 | 整理:酩悦团队
夏⽇炎炎,空⽓中充满着令⼈焦躁的⽓息!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来⼀杯冰镇的啤酒,是多么的惬意,消暑解渴。下⾯就带⼤家彻底了解⼀下啤酒的各种信息。
⼀、啤酒传统划分
1、根据啤酒⾊泽划分:
(1)淡⾊啤酒(Pale Beers),是各类啤酒中产量最多的⼀种,按⾊薄泽的深浅,淡⾊啤酒⼜可分为以下三种,“淡黄⾊啤酒”:此种啤酒⼤多采⽤⾊泽极浅,溶解度不⾼的麦芽为原料,糖化周期短,因此啤酒⾊泽浅。其⼝味多属淡爽型,酒花⾹味浓郁;“⾦黄⾊啤酒”:此种啤酒所采⽤的麦芽,溶解度较淡黄⾊啤酒略⾼,因此⾊泽呈⾦黄⾊,其产品商标上通常标注Gold⼀词,以便消费者辨认。⼝味醇和,酒花⾹味突出;“棕黄⾊啤酒”:此类酒采⽤溶解度⾼的麦芽,烘烙麦芽温度较⾼,因此麦芽⾊泽深,酒液黄中带棕⾊,实际上已接近浓⾊啤酒,其⼝味较粗重、浓稠。
(2)浓⾊啤酒(Brown Beer),顾名思义就是⾊泽⽐较深的啤酒,其⾊泽和⼝味多和⼯艺有关,浓⾊啤酒普遍多来⾃于国外,这两年在国内流⾏起来的⼀种原浆啤酒就属于浓⾊啤酒,也叫精酿啤酒,酒精度⾼、⼝感粗犷,⾹⽓丰富酒体饱满,是真正啤酒爱好者的钟爱品。
(3)⿊啤(stout Beer),⿊啤酒为什么叫“⿊啤”其主要还是来⾃于其独有的酒体颜⾊,⿊啤酒最初流⾏于德国慕尼⿊,制作⼯艺主要是将优质麦芽进⾏特殊烘焙,⽐普通麦芽的烘焙温度要⾼,但是⽕候把控极其精准,达到焦⽽不糊,⿊啤酒有⾮常特殊的烘焙味,焦⾹、如咖啡般的烘焙味道,但⾹⽓纯正,优质⿊啤具有很优雅的烘焙⾹味,⼝感甚好,泡沫丰富洁⽩。
2、根据啤酒杀菌处理情况划分:
分为鲜啤酒和熟啤酒。⽬前有两种杀菌⽅法:⼀种是传统的⾼温杀菌,⼜称为“巴⽒杀菌”;⼀种是⽤紫外线杀菌法,称为“阿尔法杀菌”。⾼温杀菌是常规啤酒的杀菌法,就是利⽤⾼温蒸汽将啤酒中的酵母菌杀死,使其不能保存发酵,从⽽保证了啤酒的储存期限。采⽤“阿尔法杀菌”⽅式是利⽤紫外线杀菌,不经过⾼温杀菌也可以达到数⽉的保质期,这种⼯艺的杀菌⽅法可以更有效的保存了啤酒的丰富⼝感,⽤⾼温杀菌的啤酒⼝感没有这么鲜美,杀菌温度达到70度以上,啤酒的⼝感还会出现柴涩味、⽼化味。
3、根据原麦汁浓度划分:
分为低浓度啤酒、中浓度啤酒和⾼浓度啤酒。低度啤酒⼀般常见的是6-8度,中都啤酒常见的8-10度,⾼度啤酒常见的11-14度。
4、根据发酵性质划分:
(1)顶部发酵。使⽤该酵母发酵的啤酒在发酵过程中,液体表⾯⼤量聚集泡沫发酵。这种⽅式发酵的啤酒适合温度⾼的环境 16-24 °C。
(2)底部发酵。顾名思义,该啤酒酵母在底部发酵,⼜称为低温发酵,发酵温度要求较低,6-14°C酒精含量较低,味道偏酸。
⼆、啤酒的酿造⼯序
1、原料粉碎:将麦芽、⼤⽶分别由粉碎机粉碎⾄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
冠菌素2、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温⽔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质分解酶作⽤的温度(45~52℃)(蛋⽩休⽌)。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糖化锅后,维持在适于糖化酶(β—淀粉酶和α—淀粉酶)作⽤的温度(62~70℃)(糖化休⽌),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糖化休⽌时间及
温度上升⽅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的原料、设备等决定⽤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后,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后,进⼊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冷却器中冷却到5~8℃。
3、发酵:冷却后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发酵,⽤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下⾯发酵时,最⾼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泡期、低泡期,⼀般发酵5~10⽇。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强,⼝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饮⽤。
4、后酵:为了使嫩啤酒后熟,将其送⼊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0℃左右,调节罐内压⼒,使CO2溶⼊啤酒中。贮酒期需1~2⽉,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2在酒内饱和,⼝味醇和,适于饮⽤。3d打印玻纤
5、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质量好,酒和CO2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式有硅藻⼟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三、啤酒种类分别
1、⽣啤、熟啤:是根据啤酒不同的杀菌⽅法命名的。⽣啤酒(鲜啤酒)是指包装后不经巴⽒灭菌的
啤酒,其味道鲜美,但容易变质,不易保存。⽣啤酒经严格的过滤程序,将杂除去后,变成为纯⽣啤酒(纯鲜啤酒),这样的啤酒存放⼏个⽉也不会变质。⽣啤中的鲜酵母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强⾷欲、促进消化吸收,对瘦⼈增强体质、增加体重很有帮助。熟啤酒是指经过巴⽒灭菌、过滤后的啤酒,酒中的酵母已被加温杀死,不会继续发酵,因⽽稳定⾏好,可存放较长时间或⽤与外地销售,较适合胖⼈饮⽤。
2、扎啤:也是⼀个洋名,从英语当中⾳译过来的。它的完整称呼该是“重加⼆氧化碳鲜啤酒”。扎啤是啤酒王国中的⼀朵奇葩,它既不同于经过⾼温杀菌的瓶装、听装熟啤酒,也不同于没经过杀菌的散装啤酒,⽽是⼀种纯天然、⽆⾊素、⽆防腐剂、不加糖、不加任何⾹精的优质酒营养极为丰富。被⼈们誉为“啤酒原汁”的扎啤酒是将最优质的清酒从⽣产线上直接注⼊全封闭的不锈钢桶,饮⽤时⽤扎啤机充⼊⼆氧化碳,并⽤扎啤机把酒控制在3~8℃,饮⽤时从扎啤机⾥直接打到啤酒杯⾥,避免了啤酒与空⽓的接触,使啤酒更新鲜、更纯厚、泡沫更丰富,饮⽤时更加爽⼝,回味⽆穷。
3、冰啤:既不是冰冻后的啤酒,也不是啤酒加冰块,它是以这种啤酒的⽣产过程的特点来命名的。冰啤的酿造原理是,将啤酒处于冰点温度,使之产⽣冷混浊(冰晶、蛋⽩质等),⽣产出清澈的啤酒。啤酒的酒精含量在3—4%,⽽冰啤则在5.6%以上,⾼者可达10%。冰啤⾊泽特别清亮,⼝味柔和、醇厚、爽⼝,尤其适合年轻⼈饮⽤。
4、⼲啤:这种酒源于葡萄酒,普通啤酒有⼀定糖分残留,⼲啤使⽤特殊酵母使糖继续发酵,把糖降到⼀定浓度之下,适宜发胖的⼈饮⽤。
5、⿊啤:根据啤酒⾊泽可以分为黄啤酒(淡⾊啤酒)和⿊啤酒(浓⾊啤酒)。黄啤酒呈淡黄⾊,采⽤短麦芽做原料,酒花⾹⽓突出,⼝味清爽,是我国啤酒⽣产的⼤宗产品。⿊啤酒⾊泽呈深红褐⾊或⿊褐⾊,是⽤⾼温烘烤的麦芽酿造的,含固形物较多,麦芽汁浓度⼤,发酿度较低,麦芽⾹⽓明显。
四、酒精度自动垃圾桶
啤酒的酒精度数,⼀般情况下在七到⼗⼀度的范围之内。但这个度数并⾮指⼄醇(⽩酒度数),它指的是原料啤酒花的度数。啤酒的酒精含量是按重量计算的,通常为2%—5%。啤酒的酒精含量越⾼,酒质越好。啤酒瓶上的度数标志是指麦芽汁的含糖浓度。10°啤酒是每公⽄麦芽汁含糖100克。啤酒根据麦芽汁浓度可分为三类:6°—8°为低浓度啤酒,酒精含量也最低(为2%左右),最适宜在夏季作为清凉饮料饮⽤;10°—12°为中浓度啤酒,酒精含量为3.5%左右;14°—20°为⾼浓度啤酒,酒精含量接近5%,国际上公认12°以上的啤酒为⾼级啤酒,这种啤酒酿造周期长,耐贮存。
五、保存⽅法
1、将啤酒存放在阴凉、低温处,会使啤酒中泡沫稳定,若倒在杯⼦⾥,泡沫会很快消失。
2、啤酒不宜震荡,震荡后,会降低⼆氧化碳在啤酒中的溶解度。
3、盛啤酒的杯⼦要保持清洁,以免影响啤酒表⾯的张⼒,降低啤酒的泡沫量,加快泡沫消失。
4、鲜啤酒要随喝,随开瓶,随⼊杯。不可过早把啤酒倒在杯⼦⾥,这样易使⼆氧化碳逸散。啤酒切忌来回倾倒,那样,啤酒中的⽓体会很快散泄,影响其⼝味。在啤酒开盖后的⼏分钟内⽤清洁的橡胶翻⼝瓶塞将啤酒瓶⼝盖好。
5、鲜啤酒中存有活的酵母菌,在⽓温较⾼的悄况下,极易酸败变质,所以,啤酒宜存放在15℃以下,最佳温度为0℃左右的通风、遮光处。这样可最⼤限度地保持啤酒中所含的泡沫。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6、温度也不得低于-1.5℃,不得长时间在低温下存放,啤酒长时间保持在低温下也会结冰,变得混浊,影响酒的⼝味和质量,也会降低啤酒的营养价值。低通滤波器设计
六、啤酒的鉴别
在购买和饮⽤啤酒时,⾸先要认准离瓶底2厘⽶的瓶外壁标有⼀个“B”字及⽣产企业标志、⽣产年份等标识。除理化指标外,⼀般从观、闻、尝三⽅⾯来评定:
衰变池
1、观:看酒体⾊泽,普通浅⾊啤酒应该是淡黄⾊或⾦黄⾊,⿊啤酒为红棕⾊或淡褐⾊。看透明度:
酒液应清亮透明,⽆悬浮物或沉淀物。看泡沫:啤酒注⼊玻璃杯中,泡沫应迅速升起,泡沫⾼度应占杯⼦的三分之⼀,当啤酒温度在8~15℃时,5分钟内泡沫不应消失;同时泡沫还应细腻、洁⽩,散落后杯壁仍然留有泡沫的痕迹。
2、闻:只有麦芽和啤酒花⾹味的是好啤酒;如有硫磺味、馊饭味。焦糖味、纸板味、⽼化味,则不要贸然饮⽤。闻⾹⽓,在酒杯上⽅,⽤⿐⼦轻轻吸⽓应有明显的酒花⾹⽓,新鲜、⽆⽼化⽓味及⽣酒花⽓味;⿊啤酒还应有麦芽的⾹⽓。
3、尝:品尝味道,⼊⼝纯正,没有酵母味或其他怪味杂味;⼝感清爽、协调、柔和,苦味会迅速消失,⽆明显的涩味,有⼆氧化碳的刺激,使⼈感到“煞⼝”。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5:1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87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啤酒   发酵   过滤   温度   杀菌   泡沫   浓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