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施工测量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阅读: 评论:0

连续刚构桥施工测量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桥梁的修建规模和数量与日俱增,桥梁工程的质量回收到施工过程中一些列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桥梁工程测量的监理工作必不可少。本文就介绍了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并对施工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进行了探讨。
标签: 连续;钢构桥;施工;测量;监理
前言:
施工监测是施工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的目的就是在悬臂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主墩和主梁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来达到及时了解结构实际行为的目的。根据监测所获得的数据,首先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其次保证结构的受力合理和线形平顺,为大桥安全、顺利地建成提供技术保障。施工监测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结构设计参数、线形、应力、温度、预应力摩阻损失、施工荷载等。
一、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有
1、挠度预测
按照确定的预测频度(挂篮行走前后、块件浇筑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分6个测次周期性对箱梁预埋的监测点进行水准测量。挠度预测应尽量安排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
2、环境温度量测
除要求在挠度观测同时对环境温度进行量测记录外,还应该在典型气候条件下,对温度变化梯度及相应挠度变化进行量测分析。
3、应力检测
对预埋在箱梁中的应力计进行量测,为参数调整提供帮助。
4、建桥材料力学指标检测
包括混凝土(强度、容重、徐变参数、弹性模量等)、钢筋(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和钢绞线(松弛率、弹性模量、极限强度)等的相关力学指标。
二、挠度测量方法
1、箱梁项板挠度测量法内外网切换器
在所浇筑梁段跨中方向最前端按如图1所示位置布置测点,对该块段测点处分浇筑混凝土前,浇筑混凝土后,张拉后对3个工况进行标高测量。现设浇筑混凝土前,浇筑混凝土后,张拉后该梁段的标高依次为h1,h2,h3;则浇筑混凝土后该梁段的下挠值为ε1,张拉后该梁段的上挠值为ε2,得知:
ε1=h1—h2;
ε2=h2—h3。
四楞筋骨草设浇筑混凝土,张拉后该梁段的实测标高为h2’,h3’将h2,h3与h2’,h3’比较并分析。如果h2,h3与h2’,h3’差距较小,在1cm以内,则说明施工控制较好,可以正常施工;而如果h2,h3与h2’,h3’相比差距较大,则应该考虑施工工艺,模板变形以及箱梁尺寸等方面问题,并对比本梁段与前面梁段的ε1,ε2值,出规律,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调整下一梁段的立模标高。顶板标高测量法,因为是在箱梁顶面测量,所以不受光线、施工的影响,方便易行。但由于施工时箱梁顶板混凝土是人工抹平的,很难保证顶板的平整度;再加上浇筑混凝土前,浇筑混凝土后,与张拉后的测点位置容易变动。因此,顶板测量存在测量误差偏大,准确度低的问题。
2、箱梁顶板钢筋头挠度测量法
梁段顶板标高测量,因顶板表面平整度难以保证以及测点位置变化,使得测量的准确度难以保证。而梁段顶板钢筋头挠度测量法,就可以避免这些缺陷。如图2所示,梁段绑扎钢筋时,在与顶板测点位置相同处预先焊埋钢筋,钢筋头高出顶板约3cm~6cm。随后分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钢绞线张拉后3个工况进行测量,依次测得h2,h3,ε1,ε2(参数意义同上)
因测点位置固定,顶板钢筋头测量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出h1,h2,h3值,并计算ε1,ε2值。因为所测量的h1,h2,h3是相对标高,故顶板钢筋头测量法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测量较为准确地计算出ε1,ε2即该梁段在浇筑混凝土后的下挠值和张拉后的上挠值。并以此来验证理论下挠值,上挠值,并修正模型参数,指导施工。
3、箱梁底板挠度测量法
如图3所示,梁段底板标高测量,即对箱梁底板最下缘处的标高进行测量。因为底板标高相同,而且底模水平光滑,不存在像顶板一样的平整度问题,测量位置问题。故可以较准确
彩印业务地测量出h1,h2,h3,ε1,ε2,对施工监控工作具有直接准确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测量方法。
但在实际施工时,因存在箱梁内室光线暗,仪器难以搬运以及水准点难以确定等问题,底板测量法相对于顶板测量法和顶板钢筋头测量法较为繁杂。
鸟笼灯
三、温差荷载控制
电路板的制作在分段施工桥梁结构分析计算中,温度荷载计算很困难,往往忽略横向温差应力与变形的计算,在施工中采用的温控措施有:
加强温度观测,特别是气温变化剧烈的夏季和严寒的冬节,将施工温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在应力监控过程中,布置温度传感器,以修正混凝土温度应变对应力测量的影响;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准确地掌握结构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变化,过滤掉结构外部环境温度引起的标高和内力误差,修正结构内部由于/残余温差0引起的标高和内力误差;选择施工季节典型天气进行连续观测,出梁体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施工控制;一般阴天其温度分布规律明显,是最适合施工测量的,而晴天或雨天由于温度变化剧烈,梁体温度分布较复杂,对施
工测量的影响较大;合拢施工应避开气温变化剧烈的夏季和严寒冬节;为了消除温度变化对应力和挠度的影响,选择气温较稳定的时刻进行观测。
四、主梁应力监测
结构截面的应力监测是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施工过程的安全预警系统。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剛构桥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测试桥墩和箱梁控制截面的应力。桥墩上测点布置在墩底及墩顶截面处,主梁上测点布置在悬臂根部、L/4、L/2等关键截面上,以观察施工过程中这些截面的应力变化与应力分布情况。
1、测试仪器的选择
考虑要适合长期观测并能保证足够的精度,选用丹东市电器厂生产的钢弦式应力计和配套的频率接收仪作为应力观测仪器。该应力计的温度误差小、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应力长期观测。2、测点布置
应力计按预定的测试方向固定在主筋上,测试导线引至混凝土表面。上部结构(箱梁)选取悬臂根部、L/4、L/2共计11个截面,每个截面8个测点,总共布置88个应力量测点。两个
T构的8个根部截面各布置8个测点,共计64个测点(图4)。全桥共计152个应力量测点。
图4 应力测点布置图小型振动器
五、沉降观测
例如施工桥是纵轴线超过1000m的特大桥梁,而且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主要墩的沉降变形监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并作为该墩预拱度设置的一个重要参考。
1.工作基点及观测点的布设
为了进行垂直位移观测,必须在河的两岸布设作为高程依据的工作基点,在桥梁墩台上布设观测点。在两岸桥址附近布设工作基点,要求用埋设很深的基岩标作标记,其深度可达几十米,每岸各埋设三个,且布设成一圆弧,以便在圆心处架设仪器观测。当三个点间三段高差无变更,说明工作基点是稳固的。工作基点还应定期与设立在远处土质坚硬地区的水准基点进行联测,以检查其高程有无变化。
2.垂直位移观测
垂直位移的观测精度要求甚高,一般都采用精密水准测量。观测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称为基准点观测;另一部分是根据工作基点测定观测点的垂直位移,称为观测点观测。基准点的观测,一般用二等水准的精度观测,当特大桥梁时则采用一等水准的精度观测,其观测路线必须构成环线。每年进行1~2次,每次观测的时间及条件应尽可能相近。根据历次的资料,按日期先后绘制沉降量与墩高关系曲线图(如图5)。
图5 沉降量与墩高关系曲线
六、结语
桥梁工程是我国国民基础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构建全国交通运输网的基础要素。为了避免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来切实提高桥梁工程的质量。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从高质量的要求出发,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杨兵明,吴强.监控量测数据在隧道工程数值计算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33(22)
:307—308.
[2]刘苗.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监控方法[J].甘肃科技纵横,2003(1):61.
[3]彭东黎.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期主梁變形监测[J].公路与汽车,2006(2):109—111
[4]李志聪,刘瑞勋.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中应力监测[J].山西建筑,2005,31(3):114—115.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0:0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8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观测   应力   进行   测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