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后,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强;其次,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普遍加大,需要通过旅游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还有,媒体的宣传造势充分利用人们的趋众心理,是推动人们外出旅游的直接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以及其他原因,近年来旅游热潮在全国兴起,全国各大知名景点备受欢迎。尤其到了假期,各大景点接待游客数激增,仅201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苏州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62万人次;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仅在2012年10月2日一日游客接待量就突破18万人次,北京故宫博物院2015年全年参观总人数为1506万人次,在同年6月,故宫博物院开始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过高的游客流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假日旅游高峰严重破坏旅游景区和景点的生态环境,假日旅游使许多旅游地的客流量远远超过旅游地的容量和接待能力,严重的破坏了旅游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交通拥挤,住宿困难也是假日旅游高峰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其次,旅游服务质量下降,造成游客体验下降,满意率普遍下降,投诉增多。 综上所述,景区和景点的游客流量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对景区和景点的游客流
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游客流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景区的旺季和淡季时间,以便景区做出相应的调整政策,一方面来缓解游客对景区造成的压力,并给游客创造相对舒适的旅游度假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篇以苏州市拙政园为例,简要探讨影响拙政园游客流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 拙政园面临的问题
苏州园林式中国古代园林的精华,其中又以拙政园为首,且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自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更成为旅游的热点景区,开放旅游资源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大量游客蜂拥而至,拙政园常处于过载状态,旅游品质下降。在旅游旺季,甚至于出现了景区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难以保障的现象,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园林花木、山石等产生人为的破坏,这对于旅游业来说是非常大的压力和损失。因此,寻影响拙政园游客流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就变得十分重要,以便景区合理健康发展。
2. 相关理论介绍
所谓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系统仿真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的领域,无论是工程系统(机械、化工、电力、电子等)或是非工程系统(交通、管理、经济、政治等)。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是①问题的定义;②制定目标和定义系统效能测度。目标是仿真项目所有步骤的导向。系统的定义也是基于系统目标的。目标决定了应该做出怎样的假设、应该收集那些信息和数据;③描述系统和列出假设,仿真模型降低完成工作的时间;④列举可能的替代方案 在仿真研究中,确定模型早期运行的可置换方案是很重要的。它将影响着模型的建立。在初期阶段考虑替代方案,模型可能被设计成可以非常容易的转换到替换系统;⑤收集数据和信息;⑥程序设计,即将仿真模型用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来描述;⑦验证和确认模型,分析模型运行结果是否合适,如不合适,从前几步查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正,直到结果满意;⑧仿真试验,根据仿真的目的,在计算机上对模型进行试验;⑨结果分析。系统仿真的必要性:1)优化系统设计:在复杂的系统建立以 南瓜加工
前,能够通过改变仿真模型结构和调整参数来优化系统设计;2)对系统或系统的某一部分进行性能评价;3)节省经费:仿真试验只需要在可重复使用的模型上进行,所花费的成本远比在实际产品上做试验低;4)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发生故障后,设法使之重演,以便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5)避免试验的危险性:某些试验有危险,不允许进行,而仿真试验可以避免危险性;6)进行假设检验:仿真可以预测系统的特性,也可以预测外部作用对系统的影响;7)为管理决策和技术决策提供依据。系统仿真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方法。
在以上两类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用于系统(特别是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仿真的特殊而有效的方法,如系统动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法等。系统动力学是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横向学科,是通过建立流位、流率系来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一门学科。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系统。系统动力学的工作程序分为八步:认识问题、界定系统、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分析、建立结构模型、建立数学模型、仿真分析、比较与评价以及政策分析。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独特之处在于:系统动力学是基于因果关系和结构决定行为行为的观点,从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入手进行建模,以微分方程(组)为分析工具,借助于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的内在关系,从而出解决问
题的对策。
拙政园日游客流量属于社会问题范畴,是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基于以上的理论介绍,采取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3. 拙政园游客流量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建模目的:深入了解对苏州市拙政园景区客流量有影响的因素,出能够保持拙政园旅游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的途径。
保安接线排以拙政园游客流量为研究对象,共选择了22个指标变量模拟景区自身的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拙政园游客流量的影响。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和突出研究重点的需要,选取了人均工资水平、总体物价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苏州交通通达度等关键指标,忽略一些诸如攀比心理、旅行社炒作等难以量化的指标。指标如下表所示。
拙政园游客流量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变量
流位变量 | 辅助变量 |
人均GDP | 苏州交通通达度 | 游客预期 | 游客体验 |
经济增速 | 拙政园维护投入 | 市场监管力度 | 拙政园周边治安情况 |
GDP增速 | 总体物价水平 | 拙政园周边交通便捷度800电话是免费的吗 | 拙政园基础配套设施健全程度 |
人均工资水平 | 裤带蛇苏州物价水平 | 拙政园知名度 | 游客对拙政园的评价 |
磁卡制作工资增长机制 | 拙政园票价 | 游客出行意愿 | 手动抽油泵景区周围住宿房间数量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 假期时长 | |
| | | |
流位变量是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中具有积累效应的变量;水准(L)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而速率(R)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
3.1 系统流图的建立
GDP增速、经济增速、工资增长机制、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物价水平、苏州物价水平、拙政园维护投入是速率变量,而苏州交通通达度、人均工资水平、拙政园票价是积累变量,其余均为辅助变量。
拙政园游客流量系统流图
系统调控及相互作用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 部分) 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统方法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 把事务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 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 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运用多学科成果, 对统的结构、功能、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处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最优规划、最优
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第一:完善以拙政园为中心的旅游路线,建设和完善交通路线,形成网络化体系。在其周边,培育和完善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等软件系统的建设。同时,加强危机预警和应对机制,避免或减少客流量受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实现客流量的稳步增长。
第二:根据游客需求,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同时可适当性的举行一些节事活动,扩大识别度。
第三:在客流量增长的同时,将会引起环境的相应的变化。首先要保证拙政园景区的环境不被破坏,定期对园林进行适当的修整。其次,拙政园周边道路,沿街商铺的环境卫生问题对客流量与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需要安排人手对特殊点进行安全防范。形成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体系。打造属于景区自我特的旅游景点。
4. 结论与展望
结论: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拙政园游客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相互
作用,大致清楚了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由于系统动力学涉及多方面的专业学科内容,初次接触学科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学科体系、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学科适用的研究对象,没能建立起完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且缺乏拙政园的游客流量数据,因此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系统动力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科,可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去,比如整个苏州市的外来游客流量对苏州市的影响,苏州园林的环境容量等等。
展望:结合周边区域景区,提出各种旅游路线可行性规划,对拙政园及其他景区沿街商业区留出互相宣传空间。
苏州景区颇多。以拙政园为景区中心,四周虎丘山风景区、留园、寒山寺、苏州博物馆和金鸡湖与拙政园遥相呼应。可制定由虎丘山风景区——寒山寺--留园--拙政园--金鸡湖的旅游路线。同时,在各个景区的商业区内可安排一定的沿街商铺宣传其他周围景区的空间,这样让苏州市所有景点都串联在一起,形成统筹发展一体化体制。
参考文献:
[1] 陈雪,王海滔,郭明友 苏州园林旅游环境容量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A].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33-37.
[2] 崔啸,周克成,曹冬冰,李秀婷,吴迪,董纪昌 北京市商品住宅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在预警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4):67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