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阅读: 评论:0

SJSX7  交底记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编号:
甲基化分析目
交底单位
交底主持人签名
交底日期
  □公司级      □项目部级        □工地级
  接受交底人签名
  交底作业项目分合闸电磁铁: 电杆基础、焊接、组立技术交底
  主要交底内容
一、电杆焊接
1、必须把水泥杆段垫平垫实对接垂直后方可焊接。
2、电焊缝形成过程中,熔渣能均匀地覆盖于熔化金属表面,熔化金属内部无气孔、夹渣和裂纹;气焊条在熔化时应能均匀稳定地熔化,没有强烈地飞溅,在凝固时要形成紧密、均匀的焊着金属,而没有杂质、气泡等其他缺陷;
3、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密度应符合规程要求;
4、焊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一个焊口宜连焊续焊成,焊缝就呈平滑的细鳞形,其外观缺陷应在允许范围内;钢丝扣
5、电杆钢圈焊接接头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锈处理。设计无规定时,应将钢圈表面铁锈、焊渣及氧化层除净,先涂刷一层红丹,然后涂刷防锈油漆。
二、电杆组立
1、底盘安装
底盘放入基坑后,应立即进行底盘的正,即检查单杆底盘中心点是否位于线路中心线上,双杆底盘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是否符合施工图的要求。
2、卡盘安装
跟据施工图给出的安装尺寸,先将电杆用吊车吊起在基坑外安装下卡盘,将下卡盘安装牢固后,放入基坑正线路中心线(电杆横向位移不得大于50mm)立稳后回填土并夯实到上卡盘位置,然后安装上卡盘,卡盘方向与高度应与设计图纸相符。
3、金具安装
组装杆川时,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以下规定。
3.1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3.2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垂直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3.3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右予以变动。
4、拉线安装
4.1线夹的面板与拉线应紧密接触,受力后不应滑动。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使线股损伤;
4.2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的松股,其断头应用镀锌铁丝扎牢,线夹尾线宜露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采用8#铁线邦扎牢固;
草甘膦母液4.3X型拉线的交叉点处应留足够的空隙,避免相互磨碰;
4.4NUT型线夹带螺母并安装防盗螺母后螺杆应露出3~5cm,以供运行时调整。
5、接地体施工
送电线路带接地体杆川其接地体跟距杆型选择,并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后做好施工记录并测量其接地电阻值经过季节换算后得出结果应符合设计的接地电阻值要求。
6、其它要求
6.1电杆组立后应检查基础回填土夯实是否满足原状土的80%,并按基础坑形状做高出施工基面200~500mm的防沉梯形台。
离心制丸机
6.2电杆组立后应正直并在线路中心线上,横、顺线路歪斜最大不应超过1.5%
三、电杆基础施工
1电杆基础坑深度应以施工图中的施工基面为起算面,而拉线坑的深度则以拉线坑中心的地面为起算面,但对于信于山坡上侧的拉线坑深应以拉线棒出土处为起算面。
2、电杆基础坑深度容许误差为+100mm-50mm,对同一基杆塔的基础坑在容许误差范围内应接最深一坑操平。拉线基础坑不得出现负误差,即不得少于设计埋深,而大于设计埋深不受限制。
3、电杆基础坑超深100mm时,对铁塔基础可以采取铺石灌浆填充超深部分。混凝土基础坑或铁塔预制基础坑超深100~300mm时,其超深部分可填土夯实处理;超深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其中超深部分采用填土夯实处理时,应使用原土回填,每层夯实厚度不得超过100mm,并夯实到与原状土相同的密度,如无法达到时,可用铺石灌浆处理。
4、挖掘基础坑时,双杆及铁塔位中心桩以所有辅助桩不得碰动、挖掉或掩埋,以便复测基础坑是否正确。
5、基础坑底部预留的施工作业宽度(又称操作宽度)预制基础按0.2m、水坑及流沙坑(用挡土板)按0.6m
交底人签名
  1. 本表适用于技术、安全、质量等交底,主要交底内容栏体现具体的交底内容。
2. 本表由交底人填写。
3. 本表涉及被交底单位各留存一份。
SJSX7  交底记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编号:
交底单位
交底主持人签名
交底日期
 
  □公司级      □项目部级        □工地级
  接受交底人签名
  交底作业项目:导、地线架设技术交底
  主要交底内容
1、放线前的准备工作:清理线路通道内树木、做好通道内房屋、电力线路、道路等交叉跨越措施;平整放置线盘和放线架的放线场、紧线作业场;搭设跨越公路、通信线路及电力线路的越线架;挂好悬垂绝缘子串和放线滑车。
2、导线连接的接续管型号与导线的规格应配套,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应符合规定要求,压口位置、操作顺序应按标准进行,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20mm,导线端头绑线应保留,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缝,压接后接续管两端附近的导线不应有灯笼、抽筋现象,出口处、合缝处及外露部分,就涂刷电力复合脂,压后尺寸的允许误差,钢芯铝绞线钳接管±0.5mm
3、紧线前根据紧线施工场地确定紧线施工方案,检查耐张杆及转角杆的拉线安装是否齐全牢固并清除有碍架空线紧线工作的障碍物,对已施放好的架空线进行全面检查,对紧线的挂线的杆川横担进行补强,按设计要求及耐张段长度选好弛度观察档,并绑好驰度观察板,检查通信联络设置是否良好,以保证及时传递信号。导线驰度允许偏差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过+5%-2.5%,相间驰度偏差不应超过200mm
4、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个别情况其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倾斜角不应超过50,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mm。连续上下山坡处杆川上的悬垂线夹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5、引流线应呈近似悬链线状自然下垂,其对杆川及拉线等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使用螺栓式耐张线夹时宜采用连引。应使用汽油清洗连接面及导线表面污垢,并应涂上一层导电脂,用细钢丝刷清洗涂有导电脂的表面氧化膜,保留电力脂并逐个均匀拧紧螺栓。
交底人签名
  1. 本表适用于技术、安全、质量等交底,主要交底内容栏体现具体的交底内容。
空调线束2. 本表由交底人填写。
3. 本表涉及被交底单位各留存一份。

SJSX7  交底记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编号:
交底单位
交底主持人签名
交底日期
 
  □公司级      □项目部级        □工地级
  接受交底人签名
  交底作业项目直埋电缆敷设技术交底
  主要交底内容
直埋电缆敷设
1) 直埋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电缆敷设(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 倍并留有适当余量。电缆的两端均应留有适当余度;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0.6m。穿越农田时应不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2)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3)铺砂盖砖: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9:4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71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缆   交底   基础   方向   线路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