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承力索架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阅读: 评论:0

普速铁路承力索架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新菠萝灰粉蚧
1.人员:15~30人。
2.工具:
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接触网作业车台 2-3
浸涂
2 架线车台 1
3 开口放线滑轮套 30-40
4 S钩个 15-20
5 卡线器适用于所架线型个每组2个
6 大绳滑轮组 1:3 套每组1套
7 手板(链条)葫芦 2-3T 台每组1台
8 工具包个每人1个
9 钢卷尺把每组1把
10 力矩扳手套每组2套
11 断线钳 900
把每组1把
根每组1-2根
12 钢丝套 800-1000mm
13 铁榔头把每组1把
14 木手锤(橡胶锤)把每组1把
15 测量工具测量仪或测杆套 1
16 安全工具
17 防护工具
3.材料:
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承力索需要线型 m
锚段所需长度配盘完整
2 承力索楔形或其他形
式的终端锚固线夹
与线型匹配套 4
电梯制动器
3 预铰丝保护条与线型匹配根适量
4 接续条与线型匹配根适量
5 钩头鞍子与线型匹配个适量或承力索座
6 悬吊滑轮与线型匹配个适量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7 承力索电连接夹线与线型匹配个适量
8 电连接线与线型匹配 m 适量
9 整体吊弦与线型匹配根适量
碳化稻壳
10 中锚夹板与线型匹配套 7 或钢线卡子
11 超拉肩架套 2
12 铁坠砣块每处12块
13 镀锌铁线 4.0
m
适量
14 绑扎线与承力索材质相同 m 适量
15 下锚绝缘子瓷质悬瓶或硅橡胶串/只  2
4.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换线锚段施工方案、网络图、派工
单等技术资料。
二、安装技术标准
1.接触网载流能力能满足运能需求,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
定张力的±10%。
2.V≥200Km/h区段正线承力索宜采用恒张力放线,并按规定进行
张力超拉,架线张力应根据线材材质、额定张力等因素选取,且不应
小于绕线张力,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
3.新架承力索正线采用截面积为95-150mm²的镁铜合金载流承力
索,且单丝不得有焊接头,额定工作张力15KN。
4.侧线承力索一般采用镁铜合金绞线或镀铝锌钢绞线。160Km/h
及以上采用截面积为70mm²的镁铜合金载流承力索,额定张力
12.75KN;120Km/h及以下采用截面积不低于79mm²的镀铝锌钢绞线,
额定张力15KN。
5.载流承力索在悬吊滑轮处应安装预型保护条,在钩头鞍子、承力索座、钢线卡子等处所应加装铜衬垫。
6.新架承力完毕无交叉、松散、硬弯、折叠等永久变形有轻微松散但受力后能复原的可不作处理。
7.铜、钢承力索19股中断一股,可用同材质线扎紧使用;断2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接。
8.新架承力索在锚段内正线不允许接头,站线接头不超过2个(不含锚支上的接头)。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 m ,两接头之间的距离
铜垫块
图1-2-1
不得小于80m(不包括锚支线上的接头)。
9.承力索位置符合以下要求:
(1)对于设计为半斜链型悬挂的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2)对于设计为直链型悬挂的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00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10.承力索终端下锚线夹宜采用双耳楔形线夹,采用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线夹楔子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2次,其它部件可以多次使用。承力索的端头应与楔子的大端面平齐。开口销的折弯角度在120°~130°。
三、安装流程
1.架线前调查、起落锚方案和放线方向的选择:根据平面布置图结合现场施工调查, 对换线锚段两端关节或岔线索交叉情况确定起落锚穿线或翻线方式。一般情况下,穿线较复杂一端或作业车辆不能到达锚柱的处所,为便于线头穿越应确定为放线起锚端。
2.检查线盘状态,起锚线头制作:根据所采用承力索终端锚线夹,在线盘上制作好起锚线头,为防止线头窜线,造成打绞。线头用吊弦线夹和铁线在线盘上临时固定。
3.作业车到达现场后,办理停电手续,封锚(两端导线、承力索坠砣均用¢
4.0铁线向上提升封住。(目的是减小旧线线索张力,减少断线失张时的线索弹跳以及坠砣坠落),提升方式同补偿调整B值方
式。提升值:根据放线张力、下锚点距中锚距离长短以及放线过程中悬挂点密度来综合寻经验值确定(0.0003L—新线延伸量)。
4.起锚新线挂锚:起锚位置用拉链葫芦将旧线从下锚绝缘子摘脱,挂上新线。检查无误后,进行放线。
图1-2-2
5.放线车组放线:为便于行车安全控制和工艺控制,轨道牵引车、放线平车和第一位作业车应联挂运行放线。放线过程中,采用张力放线的线盘张力应始终恒定在2.5-3KN 。放线速度应均匀控制在5KM/H 左右。放线过程中,新线应采用放线滑轮悬挂于固定点上。放线滑轮尾子线的长度应适中。带张力放线过程中,后续跟进作业车主要负责补挂放线滑轮。
6.封中锚:放线过中锚后,要确认线索弛度,必要时可由作业车用紧线器带一定张力后再安装,以确保定偏合理和处理绝缘错位的问题,安装完毕后可恢复前半锚段张力,进行调整参数。
7.落锚:
(1)放线到锚柱时,放线结束,进行落锚,如是开口侧下锚,不翻线,交叉时则须翻线。放线车组到达落锚支柱位置(以作业车平台可以刚好转至下锚动滑轮)后,放线车组进行分离(放线盘车与作业车接列),作业车用S 钩或作业车立柱在作业台前端悬挂住线索,降台(不防碍作业台转台时挂线),转台至落锚点。注:翻线落锚时,
炒茶机架线车起锚
人工架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9:0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7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放线   作业   采用   线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