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前言】
【注释】
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绝对值角度编码器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假设大梦,胡为劳其生。〞
⑶新凉:一作“秋凉〞。
⑷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算牌器
⑸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⑹贱:质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同“盏〞,酒杯。
一个度导航
【翻译】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鉴赏】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玻璃防指纹油>车载数字电视水调歌头
起重安装·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