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乙酸乙酯的制备-思考题附答案

阅读: 评论:0

实验名称: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 一、实验目的
1、 1、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特点。
2、 2、掌握酯的制备方法。
二、 二、实验原理
浓硫酸催化下,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
三、 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
蒸馏、回流、萃取、洗涤、干燥、测折光
 
四、 四、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 1、控制反应温度在120—125℃,控制浓硫酸滴加速度。
2、 2、洗涤时注意放气,有机层用饱和NaCl洗涤后,尽量将水相分干净。
3、 3、干燥后的粗产品进行蒸馏、收集65—71℃馏分。
 触指
五、 五、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
名称
分子量
性状
折光率
比重
熔点℃
沸点℃
溶解度:克/100ml溶剂
冰醋酸
60.05
液体
 
1.049
16.6
118.1
乙醇
46.07
猪食槽液体
1.36
0.780
-114.5
78.4
太阳能电池板制作∞
乙酸乙酯
88.10
液体
1.3727
化学泥浆
0.905
-83.6
77.3
85
有源带通滤波器
 
六、 六、产品性状、外观、物理常数:(与文献值对照)
无液体,n=1.3728
七、 七、产率计算:
八、 八、提问纲要
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本实验如何创造条件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2、本实验有哪些可能副反应
3、如果采用醋酸过量是否可以,为什么?
九、 九、主要试剂用量、规格
冰醋酸2.9ml、乙醇4.6ml、浓硫酸1.5ml
一十、 十、时间分配及控制
计划安排:3.5
思考题和测试题
思考题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题2:加入浓硫酸的量是多少?
思考题3:为什么要加入沸石,加入多少?
思考题4:为什么要使用过量的醇,能否使用过量的酸?
思考题5: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必须浸入液面以下:
思考题6:为什么调节滴加的速率(每分钟30滴左右)?
思考题7:为什么维持反应液温度120℃左右?
思考题8: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题9:实验中,怎样检验酯层不显酸性?
思考题10:酯层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过后,为什么紧跟着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而不用CaCl2溶液直接洗涤?玻璃房
思考题11:为什么使用CaCl2溶液洗涤酯层?
思考题12:使用分液漏斗,怎么区别有机层和水层?
思考题13:本实验乙酸乙酯是否可以使用无水CaCl2干燥?
思考题14:本实验乙酸乙酯为什么必须彻底干燥?
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1答: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其催化和吸水作用。
    思考题2答:硫酸的用量为醇用量的3%时即能起催化作用,当硫酸用量较多时,由于它能够其脱水作用而增加酯的产率。但硫酸用量过多时,由于高温时氧化作用的结果对反应反而不利。
思考题3答: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爆沸,加入1-2粒即可。
思考题4答:使平衡向生成物一方移动,使用过量的酸不好,因为酸不能与酯共沸。
思考题5答:反应过程中,我们控制的是反应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必须浸入液面以下。
    思考题6答:若滴加速率太快则乙醇和乙酸可能来不及反应就随着酯和水一起蒸馏出,从而影响酯的产率。
思考题7答:温度太高,容易发生副反应,影响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思考题8答:使用饱和Na2CO3溶液中和反应液中残余的乙酸。
思考题9答:先将蓝石蕊试纸湿润,再滴上几滴酯。
    思考题10答:当酯层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过后,若紧接着就用饱和CaCl2溶液直接洗涤,有可能产生絮状的CaCO3沉淀,使进一步分离变得困难,故在这步操作之间必须水洗一下。由于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为了尽可能减少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所以
采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
    思考题11答:酯层中含有少量未反应的乙醇,由于乙醇和CaCl2作用生成CaCl2·4H2O结晶化物,所以使用乙醇除去少量未反应的乙醇。
    思考题12答:乙酯的密度d204=0.9003,所以有机层在上层。如果不知道密度,可以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比较上层和下层体积的变化。
思考题13答:不可以,因为乙醇和CaCl2作用生成CaCl2·4H2O结晶化物。
    思考题14答:乙酸乙酯与水和醇分别生成二元共沸物,若三者共存则生成三元共沸物。因此,酯层中的乙醇和水除不净时,回形成低沸点共沸物,而影响酯的产率。
测试题1、 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 实验中如何创造条件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
测试题2、 本实验若采用醋酸过量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测试题3、 蒸出的粗乙酸乙脂中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测试题4、实验中使用浓硫酸的作用?
测试题5、能否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来洗涤蒸馏液?
测试题6、为什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时要小量分批加入,并不断摇动接受器?
测试题7、实验中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是否可用水代替?
测试题答案:
    测试题1答: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进行慢且需要酸催化。为提高产率,本实验中采用增加醇的用量、不断将产物酯和水蒸出、加大浓硫酸用量的措施,使平衡向右移动。
测试题2答:不合适,因为使平衡向生成物一方移动,使用过量的酸不好,因为酸不能与酯共沸。
    测试题3答:主要杂质有乙醚、乙醇、乙酸和水等。由于乙醚沸点低,在多次洗涤中,极易挥发掉;使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紧跟着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然后用饱和CaCl2溶液直接洗涤除去少量的乙醇。
测试题4答:反应中,浓硫酸除了起催化剂作用外,还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酯的生成。
测试题5答:不可以,使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降低产率。
    测试题6答:因为乙酸乙酯粗产品中含有乙酸,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一次加入,反应剧烈,所以必须要小量分批加入,并不断摇动接受器,使乙酸与碳酸钠温和的反应。
    测试题7答:不可以,由于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为了尽可能减少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所以采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3:2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6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洗涤   实验   溶液   使用   浓硫酸   乙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