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乙酸乙酯的制备

阅读: 评论:0

专题十一 乙酸乙酯的制备
作者:李春燕
来源:《广东教育电子台历·高中》2015年第11
        高考动向
        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方法。
        考点分析
        乙酸乙酯的制备。
        1)原理: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操作步骤:
        ①按图1所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药品: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
        ③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 min-5 min电镀光亮剂配方,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这时可看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④停止实验,撤装置,并分离提纯产物乙酸乙酯。
        3)注意事项:
        ①加药品的先后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②加热时先小火再大火的目的:小火是缓慢加热,既可加快反应速率,又可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并防止副反应发生生成醚;大火加热的目的是蒸出乙酸乙酯。
        ③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吸水剂(使可逆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船舶导航>人造石板长导管的作用: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⑤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气调门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导管。
        ⑥防暴沸的方法:盛反应液的试管要与桌面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
        ⑦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析出。
        ⑧全息打印乙酸乙酯中乙酸的除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不能用乙醇和浓硫酸,会引入新的杂质;也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⑨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加入浓硫酸吸水、加入过量的乙酸或乙醇、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03:0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6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乙醇   方法   加入   装置   乙酸   产生   浓硫酸   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