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乙酸乙酯的制备作者:李春燕来源:《广东教育电子台历·高中》2015年第11期 高考动向
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方法。 考点分析
乙酸乙酯的制备。
(1)原理: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操作步骤:
②加药品: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 ③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 min-5 min电镀光亮剂配方,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这时可看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④停止实验,撤装置,并分离提纯产物乙酸乙酯。
(3)注意事项:
①加药品的先后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②加热时先小火再大火的目的:小火是缓慢加热,既可加快反应速率,又可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并防止副反应发生生成醚;大火加热的目的是蒸出乙酸乙酯。
③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吸水剂(使可逆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船舶导航>人造石板④长导管的作用: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⑤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气调门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导管。
⑥防暴沸的方法:盛反应液的试管要与桌面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
⑦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析出。
⑧全息打印乙酸乙酯中乙酸的除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不能用乙醇和浓硫酸,会引入新的杂质;也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⑨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加入浓硫酸吸水、加入过量的乙酸或乙醇、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