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体倍增时间:细胞指数增长期时,细胞倍增所需的时间。是由于表示体细胞指数生长期内细胞分裂活动的程度,是判断细胞生长是否旺盛的重要指标。 2.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细胞相互接触后失去运动的现象。
3.密度抑制(density inhibition
):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培养液营养耗尽,代谢产物过多和生存空间消失所引起的细胞增殖的抑制现象。 4.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表现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备高度增殖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也具备多向分化的潜能。TSC增殖过程中,通过不均一分裂,一个TSC分裂形成一个新的TSC和另一个可最终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的子细胞,其结果是维持TSC数目稳定并产生肿瘤。
5.细胞汇合(Confluent):指细胞增殖生长相互连接成片占据所有底物面积现象。
6.饱和密度(Saturation density):在特殊培养条件下,每平方厘米(单层培养)或每毫升细胞悬液内可达到的最大细胞数。
地区搜索
7.二倍体细胞系或株(Diploid cell line or strain):具有二倍体染体数的细胞系或株。
8.二倍体(Diploid):指双倍数的染体数或具有此数的细胞系。
9.组织工程: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则及方法,在正确认识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10.细胞融合(Cell fusion):指两个独立的细胞借媒介物(PEG等)融合成细胞的过程。
11.细胞富集:当细胞分离纯化并不完全彻底,培养物中能达到以某种细胞为主(占绝大多
数)的程度。
12.三维培养:把细胞悬液接种在一定立体形态的支架上,使细胞生长在三维环境中的培养方法。
13.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简称盐溶液,集缓冲液的缓冲能力、生量盐水的等渗性以及培养液的营养供应特点于一体。 兼具缓冲和调节溶液的酸碱度、维持渗
透压、同时供给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和无机离子成分的作用 。
14.生长基质(growth substratum):培养器皿表面包被的一层能改善生长表面的特性,促进细胞粘附和贴壁的物质。
15.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已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幼稚的状态。
16.消化液:在原代细胞培养和细胞传代时,都要用消化液,最常用的是胰蛋白酶和二乙烯四乙酸二钠(EDTA),其次是一些特殊的组织细胞培养用的各型胶原酶。在原代细胞培养中,使用消化液从组织块中分离(散)出单个的细胞;在进行细胞传代时,消化液使细胞脱离生长表面并离散成单个细胞。
17.消毒 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18.转化细胞系:指细胞发生了不可逆转的遗传改变而引起恒定的表型改变的细胞系。
19.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是指建立杂交瘤细胞系的技术,通常指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即将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以建立可以分泌单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的技术。
20. 指由一个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均质抗体。
21.干细胞:是指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多种分化潜能和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
22.全能干细胞,如ES细胞。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人体的各种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高压瓶
23. 成体干细胞:在胎儿、儿童和成人组织中存在的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增殖特性的多能干细胞,统称为“成体干细胞”。
24.融合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过程中,能促使细胞融合并使细胞融合的频率显著增大的物质,如仙台病毒,PEG等。
25.克隆化:专指一般DNA在与载体DNA分子重组后,重组DNA分子由载体导入宿主细胞内,依赖载体的复制能力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一个无性繁殖系的过程。
26.细菌污染:包括所有混入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真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化学物质及细胞。培养的细胞被细菌污染均会造成细胞受损和死亡,是细胞培养工作的大敌。 细胞发生污染时,常有培养液变浑浊和PH发生改变等现象,镜下观察细胞变形、生长缓慢或分裂相消失,以及细胞圆缩脱落等现象。常有抗生素预防该污染。 不倒翁沙袋
拉紧装置27. iPS: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即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指体细胞经过基因“重新编排”,回归到胚胎细胞的状态,从而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能力。这种方法可以不需要用人胚胎或卵母细胞,就能制造干细胞。
28. 克隆:指通过一定方法获得由单个细胞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集落。
简答题:
1.简述细胞培养污染的种类及污染的预防措施
板间种类:(1)物理污染:温度、放射线、震动、辐射等;
(2)化学污染:水、血清、容器、孵箱等的有毒物质的残留; (3)生物污染(支原体污染):外界的动物、微生物如霉菌、细菌、支原体和其它类型的细胞都可能侵入培养环境引起污染。
预防措施:(1)良好的规章制度:只有相关人员才可进入细胞培养区,细胞培养区必须和其他区域分开,细胞培养区应布局合理;
(2)良好的无菌操作:所有玻璃器皿和培养液与试剂的配制应严格无菌,吸入或吸出液体时避免倾倒,不要触碰细胞培养瓶的瓶口,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材料应单独处理;
(3)保持工作区清洁:常规清洗地面和台面,定期清洁水浴箱、CO2孵箱、生物安全柜等,及时清理废弃物;
(4)合理利用抗生素
(5)建立细胞库:消除了隐蔽污染的潜在危害
(6)细胞污染的检测
2.试述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优缺点及实际意义
1)概念:细胞(组织)培养是指从生物体内取出细胞(组织),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在无
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2) 原理及优缺点:细胞培养是将确定所选组织用剪碎的小组织块或分离的单个细胞进行培
养,这种培养失去了原有组织类型及某些生化特征,但它们可以增殖,特性化,获得遗传
背景相同的体,可以保存。
3)实际意义:组织(细胞)培养对医学、生命科学的意义
①培养的组织器官或细胞,能再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反映生命活动规律和机体功能特点。培养的细胞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各种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如药物筛选,疗剂评价,新生物制品研发,研究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发现新的传染因子,组织工程中的支撑技术等。
②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成为商品化生物技术产品的核心。如目前可提供的产品,病毒疫苗:口蹄疫、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非抗体型免疫调节剂:干扰素、白介素和集落刺激因子等;多肽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酶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激素:EPO和促黄体生成素等;杀虫剂:杆状病毒;肿瘤特异抗原;癌胚抗原;通过杂交瘤生产的各种单克隆抗体;细胞本身(如干细胞);皮肤重植等。
4)组织(细胞)培养的局限性:细胞(组织)培养,包括器官培养终归是离体培养,缺少生物整体的严密联系,不能代表整个机体。在进行医学生物实验过程及对结果的评估都必须考虑这些。
3.简述细胞培养过程中如何进行微生物污染防治
1)把好每一个关口,尽可能禁止任何有污染的物品进入培养操作环节;
2)抗生素:一般用常用量的5~10倍作冲击疗法。用药24~48h后, 再换常规培养液。
3)加温处理:根据支原体对热敏感的特点,将受支原体污染的细 胞放置在41℃作用5~10h,最长不超过18h后,以杀灭支原体。
4)动物体内接种:将支原体污染的细胞接种在同种动物的皮下或腹腔,借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消灭支原体。待一定时间后取出细胞,做原代培养再进行繁殖。
4.试述目前体外细胞培养中广泛使用最多的天然培养基类型及其作用
天然培养基(液)的种类很多,包括生物性体液(如血清、血浆)、组织浸液(胚胎浸液)、
水解乳蛋白等。
1)血清:①血清中含有基本的营养物质
②血清中含有激素与生长调节因子
③血清中含有促进细胞粘附和铺展的因子
④血清中含有结合蛋白
⑤血清中含有抗机械损害的非特异性保护物质
⑥血清中含有pH缓冲物质
⑦血清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
2)胚胎浸出液(embryonic extract)是早期动物细胞培养中应用的天然培养基,如鸡胚浸出液、牛胚浸出液等。胚胎浸出液主要成分为大分子蛋白和小分子氨基酸,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3)水解乳蛋白(lactalbumin hydrolysate)为乳白蛋白经蛋白酶水解的产物,含有富
的氨基酸,是常用的天然培养基,可用于许多细胞系和原代细胞的培养。
5.血清的优缺点:
1)优点:①血清中含有基本的营养物质
②血清中含有激素与生长调节因子
③血清中含有促进细胞粘附和铺展的因子
④血清中含有结合蛋白
⑤血清中含有抗机械损害的非特异性保护物质
⑥血清中含有pH缓冲物质
⑦血清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
2)缺点:① 血清中也存在不少有害于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② 血清的成分不明确,影响对结果的分析
③ 对多数动物细胞来讲,血清并不是细胞在体时直接接触的生理性液体,只有
在伤口愈合以及血液凝固过程中才接触血清,因此使用血清有可能改变某种
细胞在体内的正常状态。
氢氧化钙生产④ 血清也具有潜在的细胞毒作用,除了特异性抑制成分、细菌毒素以及脂类成分之外,还含有多胺氧化酶等。
⑤ 不同动物、不同批次的血清成分和活性差别较大,使得培养结果不稳定。需要分批筛选,而且永远不可能保持批次间的一致;
⑥ 在培养液中使用血清会增加成本,尤其是对于动物细 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使用胎牛血清培养的情况更如此;
⑦ 血清中有时所含的生长因子水平不足而需要补充,若补充过量会抑制细胞生长。培养批次与血清批次不同,生长因子水平是难以控制的。
6.简述体外培养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去分化;贴壁铺陈;接触抑制;密度依赖性生长抑制
7.体外培养用液的种类及用途
主要包括:培养液(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基本溶液,是组织细胞培养时最重要的条件。)、缓冲液(中和培养液中的酸性物质)、平衡盐溶液(配抗生素、消化液、洗涤细胞等)、消化液(分离细胞)、血清、pH调整液和抗生素等其它常用液。
8.比较天然和合成培养基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