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一、大黄茶
配方:生大黄15克。
制法:将生大黄用清水洗净后,切片,放入瓷杯中,冲入沸水,焖盖5分钟。 功效:急性黄疸型肝炎。
曼越橘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对因发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适当补液,症状缓解后即停止补液。大便溏者,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米汤。凡服此茶症状基本消失,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时,仍需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但生大黄用量应改为每天3~5克。 偏方二、大黄麦芽汤
配方:酒蒸大黄40克,生麦芽30克。
制法:将酒蒸大黄、生麦芽加适量水煎汤,滤渣取汁。
功效:急性黄疸型肝炎。
精准灌溉系统海棠用法:1日2次,每日1剂,儿童剂量酌减。一般服药后当天尿量即增加,黄疸在6~8天内消退,肝功能在3周内恢复正常。
偏方三、红木香散
配方:红木香适量。
制法:将红木香研成细末备用。
功效: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服药后,血清转氨酶多数在3周内恢复正常。但对麝浊度明显升高者,降浊效果不显。
用法:每天9~18克,分3~4次口服。
偏方四、芜菁散
配方:芜菁散适量。
制法:将芜菁子洗净,晾干,研成细末。
功效:清热、祛湿、润肠,用治黄疸型肝炎、便秘。
用法:每次取10~15克,用开水调服。
偏方五、鸭跖草汤
配方:鸭跖草30~60克。
制法:将鸭跖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滤渣取汁。
功效: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分2次服,每日1剂,15~20天为1疗程,不加其他药品。食欲差者,可静滴葡萄糖液。
偏方六、三草煎剂
配方:白花蛇舌草30克,金钱草20克,益母草10克。
制法:将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益母草一起加水600毫升,浓煎去渣取汁400毫升,加适量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散结消肿,急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每天3次,每次服100毫升,连服2周为1疗程。儿童剂量减半。
偏方七、大青叶合剂
配方:大青叶20克,茵陈30克,板蓝根、龙胆草各12克,车前子9克。
制法:将上述五味药加适量水煎至300毫升,滤取药汁。
功效: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成人2次分服,儿童酌减。
偏方八、清肝煎
配方:茵陈45~60克,连翘、蒲公英各30~40克,郁金,丹参各10~25克,青黛6~10克。
制法:将上述六味药材加适量清水煎汤取汁,连煎2次,将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分2次饮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品;动静结合,忌绝对卧床休息。
云海os偏方九、茵苓柴金汤
保健内衣配方:茵陈、白花蛇舌草30克,云茯苓、猪苓、郁金、厚朴各12克,柴胡9克。桩基泥浆比重
制法:将上述七味药材加适量清水煎汤取汁,连煎2次,将所得药汁混匀。
功效: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不满12岁者,剂量减半,进食不足250克者,输10%葡萄糖500~1000毫升,不使其他任何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
偏方十、紫茄大米粥
电弧发生器配方;紫茄子500千克,大米80克。
制法:将茄子洗净,切碎,同大米一起加适量水煮粥。
功效:清热、祛湿,用治黄疸型肝炎。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连服数日。
偏方十一、珍珠草猪肝汤
配方:猪肝60克,珍珠草30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猪肝洗净、切薄片,将珍珠草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烧煮至沸后,下入猪肝继续煮至猪肝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尿、可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
用法:饮食吃猪肚,日服2次。
偏方十二、南瓜粉
配方:南瓜适量。
制法:将南瓜去蒂洗净,将南瓜切成小块,用榨汁机粉碎成浆,用100目的网过滤,待滤液自然沉淀后,次日倒掉清水,取出晒干,并压碎成粉备用。
功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有惊人的疗效。
用法:每日冲食数次,可经久食用。
偏方十三、甜瓜蒂粉
配方:甜瓜蒂适量。
制法:将瓜蒂置于烘干箱内烘干,研成细末。
功效:保肝退黄,用于黄疸或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用法:取0.1克分成6份、先以2份从两个鼻孔深深吸入,约40分钟后,清洁鼻腔再吸2份,再隔40分钟又吸2份,前后共吸3次,将0.1克吸完。间隔7日后再用同样方法吸0.1克,吸完0.4克为1疗程、慢性肝炎一般2个疗程即可,肝硬化则需3~5各疗程。吸药后会从鼻腔流出大量黄水,患者须向前俯,使黄水滴入出,切勿吞咽,以免引起腹泻。有时会出现头痛、
畏寒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或肝脾区疼痛增加,约1天左右即可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