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渣重熔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电动(直流)钻机绞车操作方法及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和要求。
2 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3 操作内容
医用消毒灭菌
3.1.1 检查绞车的安装质量。
上海化科1)检查绞车正、固定情况。
2)检查气路、水路、油路、电路连接情况。
3)检查数显防碰情况。
3.1.2 对绞车各系统进行检查
包括:油质油量;储能器充气压力是否在4MPa;电路、气路、液路连接是否有误;是否漏油漏气,供油泵转向是否正确,工作是否正常;各仪表是否完好,反应是否灵敏,指示是否准确,停机是否正常。
(2) 检查各工作钳、安全钳刹车块及制动摩擦情况,确保间隙0.5mm左右,刹车块与刹车盘接触面积占全面积75%以上;检查各钳工作是否正常,制动盘工作面是否有油污。
(3) 检查正常状态下(待命状态下)系统压力是否调至7.5MPa。
(4) 检查各项控制是否控制有效、可靠。
(5) 检查各维护保养点。
2) 能耗制动刹车状况
(1) 风机冷却是否可靠。
(2) 控制系统是否相符可靠。
3) 电机
(1) 是否正,固定牢靠。
(2) 控制是否相符可靠。
(3) 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4) 润滑保养是否到位。
(5) 启动电机时,一定要卸掉搬运时固定转子的两条螺栓。
4) 换档、锁紧系统
鸡笼的做法(1) 操作是否自如。
(2) 动作是否与控制相符,是否到位。
(3) 保养是否到位。
5) 液压猫头
(1) 工作压力是否在准许范围内。
(2) 钢丝绳是否有断丝、打扭。
(3) 液缸是否漏油。
(4) 润滑保养是否到位。
6) 润滑系统
(1) 齿轮泵、溢流阀油路、喷嘴是否工作可靠。
(2) 机油滤清器清洁情况。
(3) 油质油量是否符合标准。
(4) 各处黄油嘴是否齐全及注油情况。
7) 检查防碰系统
(1) 过卷防碰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2) 数显防碰装置是否准确、清晰、可靠。
(3)重锤式防碰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8) 检查各轴承
(1) 声响是否正常。彩油泥
(2) 温度是否正常。
(3) 润滑是否到位。
(4) 固定是否良好。
9) 检查钢丝绳情况智能热量表
(1) 大绳磨损、断丝是否在准许范围内。
(2) 排绳是否整齐。
(3) 活绳头、死绳头固定是否可靠。
10) 检查控制系统
(1) 检查各电控通讯口控制是否正常。
(2) 检查气源压力是否在0.8~1Mpa之间,气控元件是否完好,控制是否正常。
3.2 绞车操作
3.2.1.换档操作
1) 操作“换档开关”阀手柄至“换档”位,锁档压力显示为0MPa(0psi);
2) 操作“档位选择”阀至“I 档”位,此时可微动电机,以方便齿式离合
器的挂合;
3) 操作“换档开关”阀手柄至“锁档”位,观察锁档压力显示与气源压
力一致,表明锁档成功,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 如锁档压力显示与气源压力不一致,表明齿式离合器未挂合到位,需重
新进行换档操作,直至锁档成功为止。
注意:在进行本项操作时,绞车应处于停机状态!
3.2.2. 绞车提升操作
1) 操作“滚筒高低速”阀手柄至“低速”位或“高速”位(滚筒离合器开始充气)约1 秒后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释放”位(盘刹工作钳松开),滚筒开始旋转缠绳,游动系统提升;。
2) 提升到所需高度时,松开“滚筒高低速”阀手柄(手柄自动回复中位,滚筒离合器放气脱开),同时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刹车”位(盘刹工作钳刹车),刹住绞车滚筒。
注:以上操作仅供参考。操作人员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取得最佳的操作效果。
3.2.3. 绞车下放操作
1)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释放”位,盘刹工作钳松开,同时将“辅
助刹车”手柄拉向“刹车”位,通过控制“辅助刹车”手柄的角度来
控制游动系统下放速度。
2)司钻观察游动系统下放至接近钻台面时,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刹车”位(盘刹工作钳刹车),刹住绞车滚筒,同时松开“辅助刹车”手柄(手柄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
注:以上操作仅供参考。操作人员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取得最佳的操作效果。
3.2.4 绞车防碰过卷操作
1)当游动系统超过防碰设限高度后,绞车防碰过卷阀的拨杆被滚筒上缠绕的钢丝绳拨动,防碰过卷阀
换向,通过气控系统控制液压盘式刹车,实现紧急刹车。
2)确认绞车各部件工作正常,液源压力、气源压力正常。
3)按下司钻操作台“防碰释放”阀,盘刹装置的工作钳、安全钳应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