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同时给予优质全价饲料,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合理应用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适量添加矿物质和保持含量均衡,提供充足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四)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切 断疾病传播路径该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暂未发现经种蛋垂直传播。因此,养鸡场要坚持全进全出制度,严格卫生消毒措施,选择传支阴性的雏鸡,进雏前全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进雏后定期带鸡消毒,及时做好传支免疫工作,切断鸡与鸡、人与鸡、物品与鸡、空气与鸡、动物与鸡五大传播路径,阻断本
病传播。该病是一种复杂的免疫类条件控制性疾病,发病常与外界环境和饲养管理相关,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确保鸡对传支有有效免疫力;提供鸡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避免冷热、人为因素造成应激反应;严格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支的传染途径,减少本病发生,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鸡场经济效益。
一、品种特性
芦笋,学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食用和药用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绿芦笋有着“蔬菜之王”的美誉。据测定,每1公斤鲜芦笋中含有蛋白质25克,高于普通蔬菜3~8倍,并含有大量氨基酸。芦笋中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蔬菜的6~18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偏低,这种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特点,恰恰符合现代营养学对保健食品的要求。并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硒元素等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芦笋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芦丁、槲皮素、山柰素、香橼素等,具有对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的功能。芦笋叶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极佳,可用来制作芦笋饮料、芦笋茶,还可以提取其营养成分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
26号”“芦笋王子F1”“冠军”“硕丰”“井冈山701”等等。国外有“泽西骑士”“”“泽西巨人”等。汽车空气干燥器
电子元器件样品二、栽培技术 绿芦笋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与栽培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握息息相关。良好的品种是优产的基本保障,精细的田间管理是高产的基本措施,合理的采收加工是高效益的基本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栽培和管理方法,利用保护地栽培技术,以实现芦笋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大的综合目标。 (一)育苗选择好品种,将种子通过浸泡法、机械法和酸碱腐蚀法软化,并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后开始育苗。在郓城一般采用大田直播育苗,苗龄长达150天,起苗易伤根,而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可以节省20%以上的种子,且苗龄仅需60天。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幼苗。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及年降水量少的地区,采用营养钵育苗,冬季寒冷时播种于温室,然后再定植大田,可提高定植成活率。(二)定植定植前首先要选择土地,芦笋属于多年生宿根植物,根系发达,养物质含量高。郓城地区由于小苗的耐寒性差,一般选择在春季定植。南方温暖地区可选择春植或秋植。栽培田深翻20~25厘米起垄,垄宽1.2~1.4米,株距30~40厘米,每亩栽植1200株左右。定植时需要把握土地、季节和密度这三个关键因素,也可采用三角形定植方法,使芦笋的地上部分生长范围和根系伸展范围最大化。
印染在线(三)管理1.促成栽培。为了提高绿芦笋的产量,促进绿芦笋的生长发育,可选择采用促成栽培技术。一个是日光温室假植促成栽培,一个是覆盖促发技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促进芦笋嫩茎提前抽生,同样在大棚下栽培,通过地膜覆盖的芦笋比不覆盖的对照可以提前15天左右出笋,始收期提前,嫩茎产量,尤其是前期产量可以提高26.6%,栽培效益可以提高23.2%。通过谷糠覆盖和地膜覆盖都可不同程度提高芦笋中可溶性糖、芦丁和类黄酮的含量,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有所下降。2.病虫害防控。芦笋中常见病害有茎枯病、褐腐病等,病害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含氯的化肥不仅可以提高芦笋的产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治茎枯病。对
27
分闸脱扣器
于芦笋的虫害问题,可采用灯光诱杀、喷药等方式防控。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控可结合滴灌技术,实现水、肥、药一体化。3.采收。绿芦笋的采收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而定,华北地区在4~6月采笋。郓城县采笋时间一般在4月5日到10日开始,定植后第一年采笋天数为40~50天,第二年60~70天,三年以上可采2~3季笋。采笋时要注意留茬高度,过高会腐烂,一般在地表下2~3厘米。
江苏省连云港市蔬菜办公室在岗埠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推广了早春茄子、秋延后黄瓜高效种植模式,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每亩大棚年收入1.3万元左右。其中,早春茄子8000元,秋延后黄瓜5000元。
1.茬口安排早春茄子提前育苗,于2月上中旬移栽定植,6月份根据市场价格决定清园时间。茄子清园后及时耕整园田,同时通过灌水淋溶降低盐渍化,利用废旧棚膜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覆盖畦面,处理1周可以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及害虫。秋延后黄瓜在8月20~25日播种,9月中旬上架,12月初清园。
2.早春茄子栽培(1)设施:早春茄子栽培主体设施为钢管大棚,长、宽、高为50米×8米×2.8米。采用“三棚四膜”方式,即全地膜覆盖(配套软管滴灌设施),每畦1个用竹片制成的小拱棚,低温期在钢管大棚与小拱棚之间配套1个用竹片制成的中棚。苗田中棚在12月中下旬搭建,移栽田中棚即栽即搭建为好,第一批茄子上市前(约3月中旬)撤掉。(2)播种育苗:早春茄子可选择8820、黑崎长茄等
品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待水温降到30℃时,用清水搓洗种子表面黏液,再放到清水中浸种8~12小时。营养土选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土与腐熟优静压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