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营养土的配制

阅读: 评论:0

防伪打印机
种植营养土的配制
1.1  一般营养土的配制流程及种植方法
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它涉及了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的多个过程,与之植物的栽培等也是有着系统性的技术关联,从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的完整体系理论上来说它的各个流程并不是孤立的部分,为此以下为相关植物的营养土的配制与方法,供大家参考实践:
营养土是为了满足幼苗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无病虫害的床土。营养上一般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而成。由于各地肥源不同,营养土的配制有较大差异。
液压静力压桩机
1.1.1 基质:
1.1.1.1        园土:
园土又称菜园土、田园土,这是普通的栽培土,因经常施肥耕作,肥力较高,团粒结构好,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原料之一。缺点是干时表层易板结,湿时通气透水性差,不能单独使用。种过蔬菜或豆类作物的表层沙壤土最好。
1.1.1.2        腐叶土:
腐叶土又称腐殖质土,是利用各种植物的叶子、杂草等掺入园土,加水和人粪尿,经过堆积、发酵腐熟而成的培养土。pH值呈酸性。需经暴晒过筛后使用。
1.1.1.3中渔网        山泥:商场柜台制作
这是一种天然的含腐殖质土,土质疏松,酸性。黄山泥和黑山泥相比,前者质地较粘重,含腐殖质也少。山泥常用作山茶、兰花、杜鹃等喜酸性花卉的主要培养土原料。
1.1.1.4        河沙:
河沙排水透气好,掺入粘重土中,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排水通气性。缺点是毫无肥力。可作为配制培养土的材料,也可单独用作扦插或播种基质。海沙用作培养土时,必须用淡水冲洗,否则含盐量过高,影响花卉生长。
1.1.1.5        砻糠灰和草木灰:
砻糠灰是稻壳烧成后的灰,草木灰是稻草或其他杂草烧成后的灰。二者都含丰富的钾肥。加入培养土中,使之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并增加了钾肥含量,pH值偏碱性。
钾霞石
1.1.1.6        瑞利衰落信道 骨粉:
骨粉是把动物杂骨磨碎,发酵制成的肥粉,含有大量的磷肥。每次加入量不得超过总量的1%。
1.1.1.7        木屑:
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培养材料,疏松而通气,保水、透水性能好,保温性强,重量轻又干净卫生。pH值呈中性和微酸性。可单独用作培养土,但木屑来源不广,单独使用时不能固定植株。因此,多和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增加培养土的排水透气性。
1.1.1.8        用松叶配制培养土:
在落叶松树下,每年秋冬都会积有一层落叶,落叶松的叶细小、质轻、柔软、易粉碎,这种落叶堆积一段时间后,可作配制培养土的材料,用其栽培杜鹃尤为理想。落叶松还可作为配制酸性、微酸性,及提高疏松、通透性的培养土材料。
1.1.2  营养土的常用配方有两种:
一种是草炭50%,腐熟马粪20%,大粪干10%,大田土20%;另一种是肥沃大田土60%,充分腐熟的厩肥40%。
在没有草炭和马粪的地方可选第二种配方,若土质黏重,可适当增加厩肥或加入少量细沙,否则土质过于黏重,早春升温慢,营养土浇水后易板结,影响根系伸展和定植后的缓苗。但营养土土质也不可过于疏松,否则保水性差,起苗时容易散坨伤根,定植后不易缓苗,进而造成病害发生。如营养土过于疏松,可适当增加厩肥或黏土来调整。
1.1.3 配制营养土所用的有机肥
如马粪、牛粪、猪粪、鸡粪、大粪干等,应在夏季准备,经高温堆制发酵、充分腐熟后捣细过筛。切勿用未腐熟好的新鲜有机肥,否则易发生烧苗,或造成根部病害严重发生。若用肥沃的田园土配制营养上,则必须是4~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的园土。大田上一般指玉米、小麦等为前茬的土壤。
用上述方法将营养土配好后,每立方米营养土再加复合肥1.5千克、草木灰5千克、50%敌克松(或75%甲基托布津)80克、多菌灵80克、(或辛硫磷)60克。注意杀菌剂、杀虫剂用量不可过大,以免发生药害。可先用少量土与药混匀,再掺入营养土中,最后将全部营养土充分拌匀,堆放7~10天后,装入营养钵中或制成营养土块。
在培育甜瓜幼苗中,有些瓜农习惯在营养土中加入尿素或磷酸二铵,这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用量一定要严格掌握,以防烧苗,一般尿素用量每立方米不多于0.25千克,
磷酸二铵用量每立方米不多于0.5千克。且多种化肥混施时,其总量不可超标,以防烧苗。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1:4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5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营养   配制   培养   增加   通气   植物   酸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