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移动互联时代的经济新模式

阅读: 评论:0

分享经济—移动互联时代的经济新模式异丙醇钛
一、分享经济的内涵及起源
利用互联网将你拥有的资源提供给别人使用,你也可以使用别人的资源,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方便快捷又省时省钱省力,这就是最简
单的分享经济原型。
从定义上看,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
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基本内涵:其一,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如果没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基于位置的服务、网络支付、现代物流等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分享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分享经济也具备了网络经济的基
本特征。其二,分享经济是整合各类分散的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
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无数多个资源提供者和无
数多个需求者,通过网络实现智能匹配,其速度、精准度都是传统经济模
式无法做到的。其三,分享经济是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下强调以人为本和可
持续发展、崇尚最佳体验与物尽其用的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以前我们要比重瓶法
苍蝇拍使用某种商品需要先买下来,现在你需要时别人会马上递给你用,你交点
租金就可以了。“不求拥有,但求所用”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可
以应用到几乎所有的经济发展领域
经常有人问起分享经济(SharingEconomy)和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有何不一样,其实是一回事,是国内翻译时的不同叫
法而已。为了不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产生混淆,分享经济被
更多地使用了。
压缩胶囊
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分享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了萌芽;2022年后分享型平台企业大量涌现,从最初的汽车分享、房屋分享迅速蔓延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2022年后风险资本的大量涌入最终使得分享经济真正成为风潮。
二、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特点
分享经济在2022年那场金融危机后开始风靡全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精彩。中国分享经济在早期更多的是借鉴美国的经验模式,但时间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很快,中国的创新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
感应游戏机1.快速成长。从市场规模扩张速度看,近几年中国分享经济基本上以连年翻番的速度在成长。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等重点领域的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共计达到1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96%;资金分享领域交易额约为20860亿元(其中,P2P网贷市场规模20640亿元,网络众筹市场规模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中国分享经济之所以快速增长,除了用户认同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外,资本市场的热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22年分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
2.广泛渗透。分享经济的理念与模式一旦被接受和传播,各个领域的分享新业态便被纷纷创造出来。在产品、空间、资金、劳务、知识技能、生产能力等六大领域内,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业态诞生,都有大量的分享经济平台上线。从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到餐饮住宿、交通出行,从资金、设
备到物流、劳务,从美容美甲、医疗保健到知识技能、生产能力,分享经济的触角已延伸到众多领域。分享型平台数量持续上升,一些领域在短短数年里就涌现出数百家企业,并迅速形成一批初具规模、各具特、有一定竞争力的代表性企业。仅以2022年为例,就有知识付费、网络直播、单车分享被称为迎来了“发展元年”。
3.政策明朗。在面对新常态积极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大背景下,分享经济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是有道理的。近年来,高层领导在多个场合讲话中对分享经济寄予厚望,鼓励分享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分享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政策红利。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都强调要发展分享经济。2022年,分享经济再次成为“两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消费、物流、交通、制造业等相关领域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鼓励分享经济发展的政策,一些地方开始率先出台鼓励分享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4.竞争激烈。由于市场潜力大、进入门槛低,在市场格局不定的情况下,很多创新者蜂拥而入,是分享经济领域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又因为分享经济具有典型的网络经济和双边市场特征,赢家通吃效
一次性浴缸套应明显,竞争之残酷也是可想而知。在一些先行领域,近年来相继出现了大的并购,这是竞争格局趋向稳定的前奏,标志着市场结构从过度分散走向适度集中、竞合关系从恶性竞争走向良性竞争、竞争手段从价格补贴走向体验改善,为研判分享经济竞争格局的演变规律提供了重要启示。
5.带动就业。分享经济创造工作机会,提供就业岗位的事实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大量证明,这一点对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中国而言显得更加重要。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额完成既定规划目标,
分享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
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
上年增加1000万人,其中平台员工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endprint
6.引领创新。从实践发展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表现最活跃的
领域大都带有分享经济的基因。近年来出现的科技创新“独角兽”企业中,分享型企业往往都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作为引领“双创”的天然载体,各
种类型的众创空间也是知识分享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了突飞
猛进的發展。初步估计,全国各类众创空间超过4000家。在形式多样的
众创空间里,也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分享经济创新创业体。
三、分享经济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随着技术创新应用加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政策环境日
益完善,中国分享经济将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分享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
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2年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攀升到20%左右,未来十
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企
业与个人将成为分享经济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2.分享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和智能制造
2025的深入实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将不断加快。从广度看,分享经
济新业态新模式将在各个领域迅速普及应用。预计未来几年,在产品、空间、资金、知识技能、劳务、生产能力等领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平台
企业。从深度看,分享经济与实体企业的融合将体现在技术融合、产业融
合、数据融合、产消融合、虚实融合等诸多层面。分享的基因将越来越多的注入到实体企业的创立、用工、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制造能力的分享将成为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未来几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3.分享经济将重塑就业形态。分享经济将进一步提升就业岗位的创造能力和就业市场的匹配能力,增加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缓解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预计到2022年分享经济领域的提供服务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分享经济的发展将有效对冲经济增速放缓、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挤压效应。在分享经济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将从劳动雇佣关系走向劳务合同关系,从雇佣式就业走向创业式就业,从全职全时工作走向兼职分时工作。
4.平台企业加快全球化、生态化布局。分享经济是天然的开放经济,一些企业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全球化,率先探索国际化道路,如Wi-Fi、住百家等。越来越多的分享经济企业开始加速全球化
布局,如滴滴出行、硬蛋科技、猪八戒、小猪短租、名医主刀等。面对新一轮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大国市场优势、网民红利、转型机遇的三重利好叠加,将大大加快中国分享经济企业从模仿到创新、从跟随到引领、从本土到全球的进程。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平台企业将利用已经掌握的客户资源、用户数据、技术能力推进生态化扩张。
5.强化信用保障体系建设。分享经济具有典型的点对点经济特征,资源拥有者和资源使用者通过网络完成整个交易,如何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为最大难点,基于平台的信用保障体系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从实践层面看,多数平台企业的探索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平台自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22:3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52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分享   发展   领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