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工品与烟火安全技术(知识要点)

阅读: 评论:0

1.火工品:装有火药或,受外界能量刺激后产生燃烧爆炸,用引燃药、做机械功或产生特种效应,一次性使用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作用:点火(引爆)、传火(传爆)、延期、解除保险、做功、特种效应。质粒拯救特点:体积小、刺激能量小、反应速度快、足够威力。
2.火冒是一种比较小的激发后产生爆燃、起点燃作用的圆柱形爆炸元件,性能参数:适量的感度,火焰长度,点火距离组成:,氧化剂,可燃剂,激发药。
3.是接受某种形式激发能量而发火,并转化为爆轰输出的火工品。
4.烟火药的分类:发光剂,发火剂,发烟剂,燃烧剂;工艺工程:粉碎→筛选→烘干→钝化→混合→造粒→压药。
5.安全技术的研究对象:防止爆炸及燃烧灾害的产生;防止构筑物,机械装置的破坏;防止人机伤亡事故的发生;防止工业中毒及职业病;防止环境污染。
玻璃冷凝器
6.物质燃烧过程:可燃气体受热后,开始氧化分解,当反应放出热量和外界供给热量使可燃气体的温度达到燃点时,就开始着火、燃烧。可燃液体的燃烧一般不是液体与空气直接发生
反应而燃烧,而是先受热蒸发为蒸汽,蒸汽再与空气混合发生氧化分解反映,着火和燃烧。可燃固体的燃烧过程有如下情况:一种情况时可燃固体物质的燃烧是先受热熔化,再蒸发为蒸汽,蒸汽再与空气混合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着火、燃烧。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可燃固体是先受热分解放出可燃气体产物,然后与空气混合而燃烧,并留下一些固残渣;或微气态产物的灼热燃烧,如焦炭、金属的燃烧。
7.火焰感度用定量燃烧的火焰作为热冲能使烟火药发火的最大距离来表示;使烟火药100%发火的最大距离称为感度上限,它表征烟火药的发火性能;使烟火药100%不发火的最小距离称为感度下限,它表征烟火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实验测定:小型烤燃弹试验、热可爆炸试验;防止形成燃爆介质的措施:用不然或阻燃材料代替可燃或易燃材料,提高耐火极限;加强通风,使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浓度降低到爆炸下限;防止跑冒漏滴;在清洗、置换盛装易燃物时,防止空气与易燃物形成燃爆性混合物;对空气、水或受热自燃物质,必须隔里空气贮存;用惰性介质保护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生产过程;隔离贮存混触危险的物质。
8.常用灭火剂:(1)水,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隔离作用;稀释可燃气体的浓度;把尚未燃
烧的着火部分浸湿使之难于燃烧;灭火器材:消火栓,消防车,喷水雨淋等;(2)泡沫灭火,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隔离空气,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进入燃烧区,阻止热量向液面传导,冷却表面,是燃烧停止;灭火器材: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等;(3)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因气化吸收大量热,温度下降,凝结成雪花状的干冰,包围在燃烧处周围,隔离和稀释氧浓度的作用,灭火器材:手提式和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4)四氯化碳,隔离空气,用于带电设备的灭火;(5)干粉,冷却和稀释燃烧区内氧的作用,与活性基团H ·/OH·接触,形成不活跃的水,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灭火器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消防车;(6)卤族灭火剂,卤族灭火剂受高温作用产生游离卤基,与燃烧物反应成卤化氢,与活性游离基反应成水,于是切断了连锁反应,燃烧停止;灭火器材:手提式和推车式卤族灭火器(手提式1211灭火器)
9.灭火中防烟防毒基本措施:一般不要站在下风口;扑救时要先打开门窗,最好佩戴防毒面具,避免中毒;若火灾发生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灭火时没有以上设备,可用于5%小苏打溶液浸泡的口罩,毛巾等替代;过滤式防毒面具应根据化学毒剂及有害气体种类加以选用;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必须戴防护面具。
10.自爆事故类型:物质本身的结构因应力、应变而造成的自爆;或烟火药剂在贮存过程中因含有不的物质,自行放热,蓄热自爆。能量分散法:在生产过程中,限制贮量及周转量,实行工序定员定量的操作方法。
11.防爆电器的类型及代码珠光膜:隔爆型电器设备(d);增安型电器设备(e);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i);正压型电器设备(p);充油型电器设备(o);充砂型电器设备(q);无火花型电器设备(n);防爆特殊型设备(s)
12.火工及其爆炸后产生的主要因素热升华转印纸: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空气冲击波的作用;固体抛射物向周围的飞散如壳体碎片、设备碎片、建筑物砖石等;地震破的传播;对目标破坏作用与离爆炸中心距离关系:当目标离爆炸中心的距离r≤10~15r0时,目标直接受爆炸产物和空气冲击波作用;当r﹥10~15r0时,空气冲击波已与爆炸产物分离开,目标直受到冲击波的作用。
13.殉爆:有两个相邻装药A和B,当装药A爆炸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B装药爆炸,这一现象称为殉爆;殉爆能力:爆炸通过介质的传递能力;殉爆距离:引起殉爆时两装药的最大距离;决定因素:性质;装药量大小,装药密度及装药方式;主发装药外壳被包复
状况;主发装药爆轰传递方向及起爆状态;中间气质性质;主发装药爆炸引起被发装药爆炸的三个主要因素:主发装药爆轰产物直接作用;主发装药爆轰的飞散侮辱碎片、射流等;在介质中形成的冲击波作用;管理农场
13.殉爆设防安全距离:指防止(或火工品)互相殉爆的最小距离;公式:RS=KS×m1/3-2/3(RS:殉爆设防安全距离(m) ;KS:殉爆设防安全系数;m:主发装药量(㎏))
14.火工品烟火药的存药量计算原则:A.工房内已装药的产品,可按其装药量的100%计算;装填系数小于0.2的厚壁弹药,在计算药量时,只按其装药的50%计算。在计算库房的存药量时,不管其装填系数大小,均应计算装药量的总和。B.工房内同时有、烟火药、发射药、及其制品时,应分别计算与烟火药之和,发射药量之和及致贺。并分别计算最小允许距离等安全系数,取其中最小值。C.凡在抗暴小室内及装甲防护装置内的药量均不计入工房计算药量时;最小允许距离确定原则:A.危险品生产区内,不同计算药量的两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英分别按各自的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计算后取其中大值。B.危险品生产区内,不同性质产品的生产线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宜分别按危险性建筑物内计算药量计算距离后再增加50%。C, 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均
自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算起。D.危险生产区内,A及建筑物距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根据设置防护屏障的情况按规定确定;工(库)区外部距离确定原则:A.确定外部距离时,主要考虑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未考虑少数飞散物质的偶然影响。所以计算时主要应用空气冲击波设防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B.计算时,爆炸源按有防护土围考虑。 C.破坏等级视被保护物的不同而不同。 D.B级建筑物根据其贮存和使用药的性质及其存药量分别按A级和C级建筑物来确定其外部距离。C1级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主要按爆炸破坏作用考虑,允许破坏等级与A级同C2级建筑物对周围建筑物的威胁主要是火焰和辐射热,。外部距离的确定主要根据爆炸事故资料经分析后提出。F.贮存、生产、使用氧化剂及的D级建筑物对城镇规定不小于200m的固定距离,对其他被保护物规定了不小于100m的固定距离。
15.火工烟火药废品的清理程序通脉汤:废品鉴定、对销毁品的处理、确定销毁方案、销毁场地的选择与建设、销毁组织工作。销毁方法:爆炸销毁法、燃烧销毁法、沉浸法及溶解法、化学销毁法。
16.一般毒物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毒物、有机毒物;按毒性作用分:窒息性毒物、刺激性毒物、麻醉性毒物、全身性毒物
17.毒性:毒物剂量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18.评价指标: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19.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1)化学结构对毒物的影响;(2)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毒物的影响:溶解度、粒度、挥发性;(3)毒物的联合作用;(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的影响;(5)毒物对人体的选择作用
20.空气中被测物质浓度表体积换算法:Vo=Vt* 273/(273+T)*P/100(Vo: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t:采样时所采集的空气体积l;T:采样时的环境温度℃;P: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21.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表示方法:体积表示法、重量体积混合表示法、多种毒物共存时最高容许浓度的评价:C1/M1+C2/M2+ KCn/Mn≤1(C1,C2,KCn为各物质的实际浓度;M1,KM2为各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当计算结果等于1时,为共存物质容许达到的浓度;大于1时,为超过最高容许浓度,须采取措施降低生产场所毒物的浓度;小于1时,低于最高容许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2.火的安全性:火在制造、加工、储存、使用等过程中,按照人们的意志所希望的稳定特性。
23.火相关特征:易热分解;易燃烧;易爆炸;易殉爆;易发生从热分解到爆炸的链式反应
24.烟火药摩擦感度的表示方法:在仪器中,15S而使药剂产生火花,发火或破裂声时的最小负荷。分类:高副擦感度烟火药,在0.25-2kg负荷下出现火花或破裂声;中摩擦感度烟火药,2-10kg;低摩擦感度烟火药,大于10kg
25影响固体机械感度的三个要素:性质及状态;约束状态;外界激发能量的大小及负荷加载的速度。
26汤姆逊撞击游离理论:游离因子与中子碰撞;(1)运动离子的动能大于中性分子游离能,电子迅速增加,形成碰撞游离;(2)当运动离子的动能小于中性分子游离能,形成分级游离;(3)足够能量的正离子撞击金属表面,把能量传给金属晶格中的电子,使电子从金属中游离出来,形成金属游离,表面游离。
27.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铺设导电橡胶或喷射导电涂料,正负相消法,电离空气法以及外加直流电场法。28消除人体静电危害措施:再有静电危险的工房里,工作人员和操作速度,要根据操作对象,工装和温湿度条件,通过试验,规定其安全界限,此外,需尽可能降低人体对地电阻,即在人体活动地面和台面铺设导电胶板,增加地面或环境相对湿度,穿着抗静电衣服,穿导电胶鞋,戴导静电手环,对工艺设备中不可避免的小块介质表面,如胶指套,有机玻璃小窗等涂敷抗静电剂,减少人体带电电位,防止局部集中带电。
29.减小轨道电流的措施:当工作电压由250V上升到500V时,在一定电能下电流可以减少一半;采用三线供电方式,当采用双轨电车运输时,一条架线接负极,另一条架线接正极,而轨道接在中性点上;减小轨道电阻,轨道电阻Rg=K·7.8ρ/m·p(ρ-钢轨电阻系数,K-轨道接缝处电阻增加系数;m-钢轨道系数;p-钢轨单位长度质量);缩短供电距离,当供电距离超过10km,杂散电流可达负荷电流的50%-60%,及适当增加牵引变电所,也可采用回归电缆发;减小轨道电阻辅助方法,平行于轨道每50m联一铜线,截面不小于50mm2。
30.毒性的评价指标:A.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用LD100或LC100表示;B.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用LD50或LC50表示;C.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MLD或MLC表示;D.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用LDo或LCo表示。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4:4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48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燃烧   距离   爆炸   浓度   作用   空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