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

阅读: 评论:0

 
1  范围    4
2  施工准备    4
2.1  材料要求    4
2.2  主要机具    4
2.3  作业条件    4
3  操作工艺    5
3.1  工艺流程    5
3.2  接地安装工艺    5
3.3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    6
3.4  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    7
3.5  接地干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8
3.6  接地干线安装    8
3.7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    9
3.8  支架安装    10
3.9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11
3.10  防雷引下线明敷设    12
3.11  避雷网安装    13
3.12  均压环(或避雷带)安装    13
4  质量标准    14
4.1  保证项目    14
4.2  基本项目    14
4.3  允许偏差项目    15
5(空)    15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5
6.1  接地体    15
6.2  支架安装    16
6.3  防雷引下线暗(明)敷设    16
6.4  避雷网敷设    16
6.5  避雷带与均压环    16
6.6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    16
6.7  接地干线安装    17
6.8  漏刷防锈漆处,应及时补刷    17
7  质量记录    17
热转印墨水配方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镀锌钢材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应意采用冷镀锌还是采用热镀锌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镀锌辅料有铅丝(即镀锌铁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型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2.1.3  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漆,混凝土支架,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红油漆、白油漆、防腐漆、银粉,黑油漆等。
焊条烘干炉    2.2  主要机具
    2.2.1  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钢锯、锯条、压力案子、铁锹、铁镐、大锤、夯桶。
    2.2.2  线坠、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接地体作业条件:
    2.3.1.1  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2.3.1.2  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3.1.3  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3.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2.3.2.1  支架安装完毕。
    2.3.2.2  保护管已预埋。
    2.3.2.3  土建抹灰完毕。
    2.3.3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
    2.3.3.1  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3.3.2  结构工程已经完成。
    2.3.3.3  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2.3.4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
    2.3.4.1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3.4.2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2.3.5  防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
    2.3.5.1  支架安装完毕。
    2.3.5.2  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3.5.3  土建外装修完毕。
    2.3.6  避雷带与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
    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作此项工作。
    2.3.7  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
    2.3.7.1  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2.3.7.2  人脸识别巡更系统支架安装完毕。
    2.3.7.3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2.3.8  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
    2.3.8.1  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2.3.8.2  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2.3.8.3  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接地体        接地干线                  引下线明敷压脉带           
                                       
                                    避雷带或   
                    引下线暗敷               
  3.2  接地体安装工艺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  人工接地体(极)的最小尺寸见表3-48所示。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3-48
                   
                交流电流回路    直流电流回路双立柱卧式带锯床   
圆钢直径 (mm)    6    8    10    12   
    截面 (mm2) 厚度 (mm)    60 3    100 4    100 4    100 6   
角钢厚度 (mm) 钢管管壁厚度 (mm)    2 2.5    2.5 2.5    4 3.5    6 4.5   
    3.2.2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预部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3.2.3  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m
    3.2.4  接地体理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3.2.5  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3.2.6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3.2.7  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3.2.7.1  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3.2.7.2  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3.2.7.3  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3.2.7.4  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2.8  当接地线遇有白灰焦渣层而无法避开时,应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
    3.2.9  采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3.2.9.1  对金属腐蚀性弱;
    3.2.9.2  水溶性成分含量低。
    3.2.10  所有金属部件应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法。
    3.3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雪莲生发液:
    3.3.1  接地体的加工:
    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土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锥形详见图3-80所示。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mm×40mm×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详见图3-81所示。
             
3-80    3-81   
    3.3.2  挖沟:
    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沟上部稍宽,底部如有石子应清除见图3-82所示。
    3.3.3  安装接地体(极):
    沟挖好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坍塌。先将接地体放在沟的中心线上,打入地中,一般采用手锤打入,一人扶着接地体,一人用大锤敲打接地体顶部。为了防止将接钢管或角钢打劈,可加一护管帽套入接地管端,角钢接地可采用短角钢(约10cm)焊在接地角钢一即可,见图3-83所示。使用手锤敲打接地体时要平稳,锤击接地体正中,不得打偏,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当接地体顶端距离地600mm时停止打入。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1:4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4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接地   安装   镀锌   采用   角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