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电视机的额定功率是200W,1kW•h的电能可以使它正常工作( ) A.0.005h B.0.2h C.5h D.200h
2.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四个图中,所作力F的力臂L,正确的是( )
A. B. C. D.
4.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5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 )
A.有用功相等 B.总功相等
C.总功率相等 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5.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
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汽车喷水电机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
6.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相同 B.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C.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D.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7.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竹筏船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10.5月初,小明家中的电能表示数为,电能表的部分参数及6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
B.小明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1200kW•h
C.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总功率不得超过4.4kW
D.若电能表转盘在10min内转过300转,则用电器的总功率为1kW
1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1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 )
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卫生裤头
13.如图是某科技馆的一台“永动机”。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进入热水后因叶片伸展“划水”而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复原。关于该“永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制造出了永动机 B.转动会使水温升得更高
C.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水的内能转化为转轮的机械能
1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A.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D.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15.核能由于其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能源,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等,使各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不得不高度重视。造成核电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核废料不好处理
B.核能发电技术还不成熟
C.只有核裂变可控,核聚变不可控
D.意外发生核泄漏时,会产生放射性污染
16.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的示意图,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丁、乙、丙 D.甲、丙、乙、丁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1、S2,图中左、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S1>S2,η1=η2 溜逸 B.S1>S2,η1>η2
C.S1<S2,η1=η2 D.S1<S2,η1>η2
18.用两只电流表按图示实验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是通过灯泡两端的亮度来判断的
B.将小灯泡并联是为了控制灯泡两端电压相同
C.选用的两只小灯泡规格必须相同
D.将其中一只电流表移接到干路上也可以完成实验
19.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蛋白纯化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