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t/d回转窑中控(窑头)工
操作手册
回转窑中控操作和窑头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这一重点来开展,在确保质量稳定和窑长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回转窑操作原则和操作细节要求,加强系统工艺操作及调整管理,稳步提高产量。 一、回转窑操作原则
1、系统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化学成分稳定;B、生料投料量稳定;C、煤粉化学成分稳定;D、煤粉喂料量稳定;E、机械设备运行稳定;确保烧成系统工况稳定。
2、操作中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投料量稳定;B、头煤喂料量稳定;C、尾煤喂料量稳定; D、系统用风稳定;E、窑速稳定;确保热工制度稳定。
3、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A、处理好窑与分解炉用风的关系(三次风阀的调节);
B、处理好窑与煤磨的关系;
C、处理好窑与生料磨的关系;
D、处理好余热发电与窑用风的关系(篦冷机用风);
E、处理好生料入库与回灰入库的关系;
乙酰正丙醇4、稳定窑温,前后兼顾,先动风煤,后动窑速。
5、风煤需合理配合,合理使用,控制火焰长度、力度、位置。
6、均匀喂料,稳定窑速,保持物料负荷稳定。
7、注意维护窑皮,实现长期安全运行。
8、先提窑速后提产量
9、禁止漏风现象。
8、三个班操作统一,也就是三班保一窑。
二、中控操作注意重点
2、窑电流。
3、生料喂料量及输料系统。
4、头、尾煤喂料量及输送系统。
5、窑前温度,熟料结粒。
6、C1出口压力、温度、O2、CO、NOx含量。
8、胴体温度及变化情况。
9、篦冷机冷却情况、料层厚度、篦板温度等。
10、窑头、窑尾收尘器入口温度、压力参数等。
11、各台套设备电机电流情况。
12、各处温度、压力情况。
三、窑头岗位工作重点
1、看窑前火焰形状、力度、温度;
2、看窑前熟料温度、带料高度、结粒情况,窑皮温度、平整度情况;
3、看窑头罩内飞砂情况(篦冷机一段用风);
4、看链斗机内熟料结粒、煅烧结晶、温度情况,窑皮掉落情况;
5、看烟室缩口温度,结皮颜。
6、检查窑胴体温度(窑此及耐火砖)、预热器下料和温度情况;
7、检查各岗位工作情况和各台套设备运行情况。
四、回转窑各系统操作细节要求
1、回灰系统
A、回灰系统在点火后即将投料前开启,并入库。
B、增湿塔喷水系统的开停根据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而定,1#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0℃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启动,到200℃时中控自动给定50HZ(要注意使喷水系统处于备妥自动控制状态),2#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5℃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启动,到195℃时中控自动给定40HZ,200℃中控自动给定50HZ,若温度不降可适当开启窑尾收尘入口冷风阀,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220℃。喷水系统一般只在投、止料时,或正常投料生料磨一台未开时才开启。
C、为避免因喷水系统运行导致增湿塔底部湿底,造成回灰螺旋堵塞,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超高开始喷水时,要保证54.11阀门开度大于30%以上。
2、生料均化及入窑系统
A、止料操作:先将入窑提升机下52.18旁路阀门打开、52.17阀门关闭即可,然后利用空余时间停止均化库底及入窑设备。
B、当预热器出口无负压时,入窑分格轮和气动插板必须关闭,保护空气斜槽滤布和提升机钢丝胶带。
C、注意仓重变化,保持仓重在75吨左右。
D、生料均化库PLC工作顺序
工作顺序
gtem小室
PLC启动
(120S、180S、300S) (10S)
(120S、180S、300S) (10S) (120S、180S、300S)
(10S) (120S、180S、300S)
电解水制氢机
(重新开始)
(10S) (120S、180S、300S)
在PLC外部,工作时间分别为120秒、180秒或300秒;两个区的过渡时间为10秒。
3、窑设备
A、转窑或连续转窑,并适时开启液压挡轮系统。
1)升温投料期间:
转速 | 1/4r/4h(辅传) | 1/4r/h (辅传) | 1/4r/0.5h(辅传) | 1/4r/10min(辅传) | 辅传连转 | 转主传 |
窑尾温度 | <100℃ | 100-250℃ | 250-450℃ | 450-650℃ | 650-800℃ | >800℃ |
| | | | | | |
当接中控通知脱辅传后,现场停辅传电机,脱辅传连轴器并及时通知中控工。
2)正常停窑操作:接中控通知挂辅传,在主传完全停止后,合上辅传连轴器,开启辅传电机,连续转窑。
窑尾温度 | >800℃ | <800℃ | 止头煤<1h | 止头煤<0-2h | 止头煤<2-6h | 止头煤<6-24h | 24-28h |
转速 | 主传慢转 | 辅传连转 | 辅传连转 | 1/4r/10min(辅传) | 1/4r/0.5h(辅传)点火加热装置 | 1/4r/h(辅传) | 1/4r/2h |
| | | | | | | |
B、窑胴体温度在≥350℃时开启冷却风机,≤300℃时停止冷却风机,并随窑的开停而开停(注意指挥现场岗位工)。窑轮带与胴体垫块和挡块之间,每五天(定为每个班组第一个早班)加注一次润滑油,每次3㎏左右,三个轮挡均分。
金属包覆垫片C、窑头出现正压时,应立即退出看火电视。
D、窑头燃烧器的调整,一般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特殊情况需调整时必须向管理人员汇报。止煤后,可将燃烧器尽量退出(-200㎜),并用一次风机或冷却风机进行冷却,保护煤管头部。
E、窑头负压控制在-50~-80Pa之间。
4、冷却及输送设备
A、篦冷机的操作首先要注意产量与篦速、篦速与料层厚度、料层厚度与用风量之间的关系。
B、为较好地冷却熟料,防止“红河”现象的出现,篦冷机的操作宜采取厚料层、大风量方式
(注意篦下压力和篦床推压,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风量以不长时间吹穿为准。相应的各段篦速应根据料层厚度来进行调整,因此要求窑中控与窑中岗位加强联系,及时对应现场进行调整。各段料层厚度:一段600~700㎜,二段500~600㎜,三段400~500㎜。2室风压4500~5000Pa,5室风压3500~4000Pa,8室风压3000~3500Pa。
C、余热发电投入后,在尽量稳定二次风温(1100℃)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一段篦速(10~13次/每分),让熟料在二段冷却,提高余热发电中温区温度。
D、窑产量与篦速要匹配。因窑有出料不稳定的因素,在篦速控制上应保有适当富余能力,特别是在窑有冲料预兆时(如投料初期)和推篦冷机前部雪人时,应提前加快篦速,增加篦冷机用风量,加大窑头排风机风量。
E、为保证熟料急冷和二次风温,一般一段各室风机应开至70~90%。
F、篦冷机前部的推雪人装置,一般每班应动作一次,防止堆雪人,在窑内结粒较差或掉窑皮时应增加频次。督促窑中岗位加强篦冷机灰斗放料工作,杜绝灰斗积料过多造成篦冷机设备事故,或放料时因料过多造成链斗机负荷过大(也易造成设备事故)。在链斗机负荷过大时,应及时调整篦冷机二、三段篦速进行控制。
G、注意破碎机电流,防止大块物料过多卡死。
H、窑头收尘要注意入口温度的控制,在收尘入口温度达150℃时按进风顺续启动2~3台冷却风机,并根据温度逐步增加风机数量(要注意使各风机处于备妥状态),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180℃。
5、窑系统操作
A 、点火的操作
①长时间停窑后,在点火之前整个烧成系统都应联动试车,以免在投料时出现设备小故障而推迟投料,造成预热器系统温度偏高、旋风筒和下料管堵塞等不良工况的出现。
②冷窑点火,先准备好几个火把,再喷柴油点火。此时煤管操作:一次风机先不开,直接喷油点燃后,煤管轴流风阀、中心风阀全开,旋流风阀关小(50%),适当放风,再开一次风机(电流控制在155A左右)。待火焰稳定后,适当、逐步加煤(以窑内尽量不出现暴燃现象,温度逐渐升高为准),并根据窑内温度,逐步关小轴流风、中心风,开大旋流风,稳定火焰。至投料前头煤应在9~12T/H,料入窑时头煤加至13~14T/H。
点火前全开三次风阀,点火后启动尾排风机、窑尾收尘系统等设备,使窑头呈微负压状态,并防止预热器冒灰。在喷入煤粉时应尽量保证煤粉的燃尽率,不能喷入过多,同时控制拉风,避免拉风过大而不易点燃。根据烟室温度间隔转窑,每次转窑l/4,以免筒体弯曲变形。当烟室温度达到400℃时,启动入窑提升机生料均化系统设备,让生料循环。当烟室温度达到750℃时,应用辅传连续转窑(如窑内物料过多,可采取转窑5分钟、停止5分钟的办法)。如采用快速升温,头煤在5T/H以上,火焰燃烧稳定时,窑内10米左右的火焰泛白,可采用辅传连转,加快升温。当分解炉温度达到750~800℃,尾煤可点燃时,就可以用主传转窑,并根据温度逐步提高窑速(如新窑点火则不宜提得过高)。如用柴油点火应不忙全部关闭油泵,但可适当调小阀门开度,待投料后基本正常才可停止供油(约0.5小时二次风温800℃)。
③热窑点火时,如窑内温度较高(辅传转窑,熟料红中带白),可直接喷煤点火;如窑内温度较低(熟料暗红以下),直接喷煤点火燃烧不好,可少量喷油促进燃烧。此时煤管可不调整或适当把旋流风开大,轴流风适当关小,待窑前温度升起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阀位。
B、投料操作
柱层析
投料应根据窑尾温度(950~1050℃)和分解炉温度(800~850℃)窑皮发白来确定,注意炉温在投料前不得超过900℃。在窑尾和分解炉达到要求,并且窑前窑皮(或耐火砖)有一点泛白、温度较高时,启动高温风机(应提前检查好)准备投料。其它应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①各台设备已开启并运行良好(包括预热器顶设备);②预热器已检查清吹完毕;③生料喂料系统已按计划投料量带料运行(回库);④各岗位人员已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