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阅读: 评论:0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原理(2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成绩: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王增宝         
同组者:                                                 
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一.实验目的
1.制不同类型的乳状液;
2.了乳状液的一些制备方法;
3.熟乳状液的一些破坏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它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有两种类,即水包油(O/W)和油水型(W/O)只有两种相溶的液是不能形稳定乳状液的要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一般的乳化剂大多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表面能在液珠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使液珠带电来稳 定乳状液。
乳化轻质隔墙条板也分为两类即水包油型乳化剂和油包水型乳化剂通常一价金属的脂肪 酸皂(例如油酸钠由于亲水性大于亲油性所以水包油型乳化剂而两价或三 价脂肪酸皂类(例如油酸镁)由于亲油性大于亲水性,所以是油包水型乳化剂。
两种型的乳状液可用以下三种方法鉴别:
1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法加一滴乳状液于水中如果立即散开即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水, 故乳状液属水包油型;如不立即散开,即为油包水型。
2.电导法:水相中一般都含有离子,故其导电能力比油相大得多。当水(即连续相时乳状液的导电能力大反之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水滴不连续, 乳状液
导电能力小将两个电极插入乳状液接通直流电源并串联电流表则电流表 显著偏转,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若指针几乎不动,为油包水型乳状液。
3.法:选择一种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或仅溶于水不溶于油的染料(Ⅲ 为仅溶于油但不溶于水的红染料加入乳状液若染料溶于分散相则在乳状液中出 现一个个染的小液滴。若染料溶于连续相,则乳状液内呈现均匀的染料颜。因此, 根据染料的分散情况可以判断乳状液的类型。
在工业上常需破坏一些乳状液,常用的破乳方法有:
1.加破乳剂法:破乳剂往往是反型乳化剂。例如,对于由油酸镁做乳化包 水型乳状液加入适量油酸钠可使乳状液破坏因为油酸钠亲水性强它也能在液面上 吸附形成较厚的水化膜与油酸镁相对抗互相降低它们的的乳化作用使乳状液稳 定性降低而被破坏若油酸钠加入过多则其乳化作用占优势油包水型乳化液可能转 化为水包油型乳化液。
2.加电解质法:不同电解质可能产生不同作用。一般来说,在水包油型中 加入电
解质,可改变乳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从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有些解质,能乳化剂发化学反应破坏其乳能力或形新的乳化剂。如 在油酸钠稳定的乳状液中加入盐酸由于油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油酸失去了乳化能力,使乳状液破坏。
C17H33COONa+HClC17H33COOH+NaCl
同样如果乳状液中加入氯化镁则可生成油酸镁乳化剂由一价皂变成二价皂。 当加入适量氯化镁时,生成的反型乳化剂油酸镁与剩余的油酸钠对抗,使乳状液破坏。若加入过量氯化镁则形成的油酸镁乳化作用占优势使水包油型的乳状液转化为油包水型的乳状液。
2C17H33COONa+MgCl2→(C17H33COO)2Mg+2Na喷墨纸Cl
3.加法:升高度可使乳剂在界面的吸附量低;溶剂层减薄;降低了 介质粘度;增强了布朗运动。因此,减少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有助于乳状液的破坏。
4.电法: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液滴变形,彼此连接合作,分散度下破窗锤成乳状液的破坏。
三.仪器和药品
1.仪器
100mL 具塞锥形瓶 2 个,大试管 5 支,25mL 量筒 2 个,100mL 烧杯 3 个,小滴管 3 支,直流电源 1 台,毫安表 1 个,电极 1 对。
2.药品
苯(化学纯),油酸钠(化学纯),3mol/L HCl 溶液 1%、5%油酸钠水溶液,2%油 酸镁苯溶液,0.25mol/LMgCl2 水溶液,饱和 NaCl 水溶液,苏丹Ⅲ溶液。
四.实验步骤
1.乳状液的制备虚拟演播室系统方案
在 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15mL 1%油酸钠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 15mL 苯,(每次 约加 1mL),每次加苯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苯相。这样制得Ⅰ型乳状液。在另一个 10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15mL 2%油酸钠苯溶液,然后分别加入 15mL水,(每次约加1
mL),每次加水后剧烈摇动,直到看不到分层的水相。这样制得Ⅱ型乳状液。
2.乳状液类型鉴别
(1)稀释法:分别用小滴管将一滴Ⅰ型和Ⅱ型乳状液滴入盛入自来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
(2)染法:取两只干净试管,分别加入 1~2mLⅠ型和Ⅱ型乳状液,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滴苏丹Ⅲ溶液,观察现象。
(3)导电法:取两个干燥小烧杯,分别加入少许Ⅰ型和Ⅱ型乳状液,按图 5-1 连接好线路,依次鉴别乳状液的类型。
                            图 5-1 导电法线路图
1.电源;2.变电阻;3.毫安表;4.电极;5.状液
3.乳状液的破坏和转相
(1) 取Ⅰ型和Ⅱ型乳状液 1~2mL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3mol/L HCL 溶液,观察现象。
(2)取Ⅰ型和Ⅱ型乳状液 1~2mL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3)取 2~3mL Ⅰ型乳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0.25mol/L MgCl2 溶液,每加一滴剧烈摇动,注意观察乳状液的破坏和转相(是否转相用稀释法鉴别,下同)。
(4)取 2~3mL Ⅰ型乳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 NaCl 溶液,每加一滴剧烈摇 动,观察乳状液有无破坏和转相。
(5)取 2~3mL Ⅱ型乳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5%油酸钠溶液,每加一滴剧烈摇 动,注意观察乳状液有无破坏和转相。
五.结果处理
用表记录、整理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1.乳状液类型鉴别
方法
类型
I(水包油,O/W)现象
原因分析
Ⅱ(油包水,W/O)现象
原因分析
稀释法
乳状液滴入水中后立即分散。
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水,连续相为水,故遇水立即相溶,为水包油型
乳状液滴入水中后不立即分散,在水面上形成油滴
说明乳状液的分散介质为油,连续相为油,油与水不能立即互溶,故遇水立即分散为油包水型
    染法
出现不均匀的染,说明苏丹Ⅲ溶于分散相,才出现一些不连续的被染的小液滴
苏丹Ⅲ不溶于水,仅溶于油,说明乳状液的连续相为水,为水包油型
出现均匀的染,说明苏丹Ⅲ溶于连续相,才出现均匀的染料颜
苏丹Ⅲ溶于苯,将乳状液中连续的亲油试剂染,故乳状液的连续相为油,为油包水型
    电导法
电流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
水为连续相,其内有盐,可以导电,并具有较大导电性,所以有较大的电流通过。
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油为连续相而有机物的电阻率很大,所以几乎无电流通过。
纤维素纤维
2.破坏和转向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7:0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破乳的方法
下一篇:乳化现象
标签:乳状液   破坏   观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