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果巷文化旅游

阅读: 评论:0

36
EXPERIENCE 区域治理
作者简介:杨慧仪,生于2000年,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般项目“青果巷名人文化传承与弘扬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90100021934-3
论青果巷文化旅游
*
江苏理工学院  杨慧仪
摘要:2020年突发事件不仅重塑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也促进了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的加速到来。历经了2020年的冲击就当前旅游业而言,创新、融合、升级,已经逐渐成为共识。然而,在创新求变的新氛围当中,如何到新方向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难题。结合2020年的市场变化,以及内循环为主的经济环境,站在文旅产品开发和运营的角度,对于青果巷这一常州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如何立足于常州特资源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品质、增强创新动力、实现文化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关键词:青果巷;文旅;文创;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1-0036-0003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旅游和乡村旅游。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2020年疫情的黑天鹅不仅重塑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也促进了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的加速到来。历经了2020年的冲击,就当前旅游业而言,创新、融合、升级,已经逐渐成为共识。然而,在创新求变的新氛围当中,如何到新方向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难题。结合2020年的市场变化,以及内循环为主的经济环境,站在文旅产品开发和运营的角度,对于青果巷这一常州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如何立足于常州特资源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品质、增强创新动力、实现文化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一、文化与旅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一)文化概况
“一条青果巷,半街知名人。”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极具历史文化积淀与名士文化风采。始建
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乃人文荟萃,卧虎藏龙之地,这里留下了历代英雄的足迹和名流儒雅之士的书声琅琅,是历史名城常州的几百年古街名巷。从中走出的名人数不胜数:宋末
抗元名将刘师勇、明代文豪唐荆川、清代书画家钱维诚、恽鸿仪、汤贻汾、洋务运动先驱盛宣怀……
(二)开发情况
自2017年7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85号)以来,常州市政府持续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提升旅游品质与综合竞争力。2015年,常州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455万人次,紧随江苏旅游发展第一方阵,且旅游业实现总收入731亿元,年均增长16%。但常州的旅游游乐设施比较单一,打出名气的恐龙园、嬉戏谷、淹城春秋乐园等存在大量交叉业务,收益分摊下来利润降低,且这些景点缺少不可替代性。故要使常州跻身江苏旅游发展第一方阵必须拥有极具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城市地标。
青果巷凭借相当一部分保存完好的古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铸成了它联结名人文化与旅游商业化的独特性。其游览路线极为单一,只有一条主巷石板路自东向西的旅游道。且沿线大都是一些古古香化的现代商铺伪装其中,这与现今各大旅游城市的知名旅游街区如出一辙。如南京的老门东,苏州的观前街,成都的锦里……都是在历史文化遗址上进行商业活动。且这些商店售卖的物品是走出这个旅游场景也能手到擒来的,与景点本身并无半分关
联与新意。于是旅游就与人们茶余饭后的家门口逛街散步无异了,实在没有达到旅游放松身心并伴随陶冶情操的期待。
(三)文化结合策略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是放大景区IP 的最好手段。
2017年7月,厦门鼓浪屿成功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以“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是业界现象级的IP 案例。这与其成立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这个全平台开展历史、建筑、器物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为申遗提供重要学术支持密不可分。
1.博物馆建设
青果巷的历史遗存众多,街区规划范围内有1处全国重点、4处省级、6处市级文保单位建筑,17处历史建筑及大量传统民居。多处历史文化遗存各具特,且有不同的分属种类。青果巷建设可依据此些历史遗存的布局开发游览线路,将同属类型进行联系,在整体上将青果巷建设为一个大型游览型博物馆;或直接开阔大区域建设一个集各遗存大成的青果巷文化博物馆。
2.文创设计
经过多年的翻新,青果巷品牌形象较弱,影响力低。街区内旅游商品店稀少,且作品关联性差。文创产品是打造文化IP 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方特的文创产品开发得到重视,但仍存在雷同
EXPERIENCE 区域治理
或单一的问题。青果巷的开发可以向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一些知名博物院开发小组学习,成立文创产品设计小组,定期完成一定产品开发指标,实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青果巷小桥流水的风貌格局与国内许多地方风格是极为相似的,为了区别自身与提升竞争力,就必须设计具有自身个性的产品。青果巷自身的文化财富便是它开发的独特优势,特手工艺品;风味小吃;方言口语;地域性建筑;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其优秀品质、奇特故事、各异形象,为青果巷文化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不仅可在政府领导下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也可通过有奖征集来收集社会人对青果巷的文创设计,一来以这种活动的形式引起人们对青果巷的关注度,二来也缓解文创设计压力,保证文创产品的创新量。
3.戏剧表演
不少景区还会组织戏剧表演来作为游览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开封的大多数景点都有戏剧表演,大宋武侠城更是多达60多场。各具特的戏剧表演融合地方景点彩,将名人故事活灵活现地穿越时空呈现在游客面前,这无疑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也加强了景区的特彩。青果巷常州三杰是现代颇具声
名的历史人物,在常各大高校及社会活动的文艺汇演上也能经常看到他们的故事。青果巷景区可以着手策划有关历史人物的戏剧表演,或是邀请各大高校学子或社会团体献演,这无疑拉近了人们与青果巷的距离,也能形成景区竞争壁垒的无形优势。
4.科旅结合
实景体验也是一个重要项目。参考迪士尼乐园,甚至常州本地淹城春秋乐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几大体验项目,常常门庭若市。将历史文化与科技、旅游结合建设青果巷实景体验项目,更为青果巷旅游提升科技彩,不落人下。
现在都在谈全域旅游,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无景点化。也就是,一个景区看上去不像一个景区,而是一个地域特很强的设计。所以,青果巷应坚持发扬地域特,将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
二、缩短消费距离,提升消费舒适度
(一)缩短消费距离
隔离防控的几个月,足不出户安守混合3ph古代
于家,让大多数人切实感受到旅游已经不
只是生活的调剂而是成为我们的生活的日
常,而当旅游变成我们出游日常的时候,
出游频次就会大大提升。怎么满足大众
的高频出游就是需要——把景区送到家门
口。“近”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
这里说到的把景区送到家门口,一是
指发展周围的房地产业,对其进行调控,
使更多的人有房可住,更多的房有人可买。
只有景区周围的人口数量增加了,景区的
消费量才能上去。除了外来的游客,普遍
的消费人次来源就是景区周边的人。二
是发展好交通,使景区便捷可达。旅游本
身就是放松身心的事情,而困难的交通正
是与之相悖的。但青果巷在这一点上还是
有很大的优势的。常州的公共交通系统发
达,多条公交线路途经青果巷且价格便宜,
且地铁线路也正在加快建设,已经运行的
1号线也能十分便捷地经过青果巷。这是
属于市内的便捷,若想打开国内乃至国际
的市场就要政府出力提供旅游便捷。
立云购物商城(二)提升消费舒适度
当前旅游的主体已经变成了互联网原
住民的“90后”及“00后”,她们更关
注的是自身的体验,要的是深度,而不再
是满足于走马观花。缩短消费距离是提升
消费舒适度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便是完
善景区管理制度。青果巷是一个免费旅游
景点,但是仍然不能对管理掉以轻心。这
几个方面可以以乌镇为学习对象。
1.安全方面
青果巷平时游览几乎看不见安保人
员,只有在几个故居前的安保人员。建议
青果巷专门设置一个安保值班亭,并安排
人员按时巡视街区,保证街区内不起冲突
并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乌镇的醉酒客人
处理,会有专门的巡视员将人免费抬回住
宿处。国内旅游事故频发,游客被商贩暴
打、财物转眼就丢失、游客之间起冲突……
这些都需要安全防控。
且青果巷游览街道基本限制在主巷,
人流量大的情况下发生紧急状况是难以疏
通的,应加强青果巷的道路建设,开发多
条游览线路。沿河路线应建设防坠落设施,
保护游客安全。
2.物价管控
很多游客并不敢在景区就餐和住宿,
提起景区的物品就是刻板的一个字——
贵,从而自己大包小包带上必备用品,加
重了旅游负担。这方面可以参照乌镇的营
销制度,乌镇景区内的物价并不像国内大
部分景区一样是景区外的3倍甚至5倍,
它是经过严格管控的,有些物品甚至和景
区外的价格并无二致。乌镇民宿的一个土
鸡汤,这个土鸡至少多少分量都要规定。
如果说土鸡变成了半只鸟一样大小,你可
以投诉。所有的商品价格都要报备。严格
管控了景区的经营行为才能给游客带来舒
适的体验,想吃就吃、想休息就休息。赢
气压顶杆
得了口碑才能迎来持久的盈利。
3.基础设施建设
最舒适的体验就是不具盈利性的体
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关怀
度。乌镇景区厕所具备冲凉设备,在炎热
天游客大汗淋漓的时候可以进去冲凉换一
身衣物,这种设计是十分人性化的。青果
巷由于开发时间较短,现今的基础设施仍
不完善,街道上基本没有座椅可以休息进
餐,雨天没有躲雨处,白天游览也难免会
有日晒问题,故需要在完善的过程中注重
游客关怀度,进行设施的安置及更新。
三、重视历史传承,保护创新协调
(一)建筑遗存现状
青果巷有八处大宅与唐氏有关,分别
为八桂堂、贞和堂、易书堂、筠星堂、四
并堂、复始堂、松健堂、礼和堂。这八个
堂面积大得惊人,随便拎出一个宅子,面
积就能达到上千平方米。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是青果巷
走出的一位大家。在钱老印象中,青果巷
既繁华又清幽,即是江南市井,“青千果
之巷,桃梅杏李俱全”;又是人文聚落,
名人辈出。桨声与书声相融,果香与墨香
交汇,“出为闹市,入可隐逸”,甚是奇妙。
这青果巷,青砖、黛瓦、粉墙、条石垒砌,
不仅仅是一条静态的、固化的、苍老的巷
(下转第40页)
37
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
电气石陶瓷球
府行为进行监督,这也是善治的内在要求。第三,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可过多干预,要培养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最重要的是强化社会组织的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消除对政府的依附思维,着力在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培育功能优势和提升素质能力与社会信誉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知识、技术等优势为社会服务,不断增强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积累培育社会资本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
第一,塑造良好的信任关系,信任是社会资本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信任是多元主体在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时的合作基础。在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及居民要想对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的治理,首要前提是进行合作共治。实现合作共治的基础是彼此取得信任,否则协同共治就无法达成,难以实现善治。其次,信任能够降低协同成本。信任在协同共治中能够避免治理主体因猜忌造成的成本增加,从而形成良性的合作,实现合
作效益最大化。
第二,形成互惠的规范体系。互惠的
社区规范是居民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一
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资本的重要部
分。它是建立在治理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的
基础上,尤其是居民参与过程中。制度既
包括正式制度,例如法律、行政法规等,
凝结水系统
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制度能够为社区内各
利益主体的良性互动和平等博弈提供约束
性的规则和机制,是健康推进城市社区治
理的重要保障。“设计良好的制度可以使
社区、国家、市场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取
代。”因此,明晰协同共治主体的权责边
界,推行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以实现更
为有效的协同共治。
第三,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
网络的建立,是以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为
前提条件,社区参与可以培养居民的参与
意识和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兴趣。因而,社
区治理需要创建各种平台,以供居民之间
沟通交流,从而形成关系紧密、互动频繁
的社区关系网络。此外,社会组织是构建
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社
会组织可以动员居民,整合社区现有资源,
为居民表达利益诉求提供渠道。因此,培
育社会组织和鼓励居民参与是形成社会关
系网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
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而奋斗[DB/OL].www.xj.xin-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
时强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
设,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N].
人民日报,2014-03-06.
[4]王浦劬.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
深化改革的总目标[J].中国高校社会科
学,2014(1):4-18.
[5]韩保中.全惯性治理之研究[J].
公共行政学报,2009(31):1-48.
[6][英]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
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纹眉机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7]夏志强,毕荣.论公共服务多
元化供给的协调机制[J].四川大学学
报,2009(4):87-91.
[8][德]哈贝马斯·曹卫东译.包
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上接第37页)
陌,依旧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延绵着文化血脉。这里凝聚江南风韵,孕育中吴人物,荟萃龙城品格,传承人文传统。
(二)保护开发方案
在2018年青果巷即将开放之时,常州市便启动实施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开展保护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延续整体格局。做到维持街区格局不变,持续沿河形态不变;二是制定导则,保持历史风貌;三是规范修缮,确保遗存完好。严格按照“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要求,从严把握修缮
工艺、修缮材料,做到尽可能少更换、多修补,开展精细化修缮保护,保证遗存总体格局和风貌完好。
(三)开发创新
在丰富历史遗存的基础上,修缮后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将整合深宅名园和人
文荟萃两大主题。以“唐氏八宅”为重点,
将修缮后的“唐氏八宅”中的贞和堂、筠
星堂等为基础规划为常州名人博物馆;在
雪洞巷与青果巷西入口之间设置广场,直
显“唐氏八宅”风貌;在原址上恢复半园,
在园内设置青果巷非物质文化展示画廊。
晋陵文旅的“1+7+N”的“大青果”
博物馆落模式,以“地域+传统+记忆
+民居”的“活态”模式改变传统的“建
筑+收藏+专家+观众”的展馆组织模式
也是值得借鉴的。
除了对物质文化遗存的修缮保护,也
不能忘记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传承。传统习
俗:庙会、打春、送社、舞龙灯、高跷、
花担等;民间曲艺:道清、唱春、滩簧、
小热昏、评弹等;传统工艺:宫篦名梳、
留青竹刻、乱针绣、剪纸等;风味特产:
梨膏糖、糕、银丝面、芝麻糖、萝卜
干等……这些凝结在常州历史中人类智慧
的结晶,更应该在青果巷中再现。
参考文献
[1]敖雷,郑炘.传统与现代:历史
街区的建筑空间创新与景观空间整合研
究——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为
例[J].中国园林,2018,34(6):54-59.
[2]苏刚.文化IP:引领文旅产业高
水平发展——以常州青果巷为例[J].江
南论坛.2019(10):13-15.
[3]李璇,何佳.历史街区的文创
产品设计——以常州青果巷为例[J].艺
海,2020(4):84-85.
[4]庄东方.地方政府在旅游资源开
发中的智能转变分析——以常州市青果巷
为例[J].西部旅游.2020(6):38-41.
[5]魏航,薛垲.青果巷保护
与更新状况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
报,2020,38(4):7-12.
40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2:5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5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青果巷   文化   旅游   社会   景区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