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钢弹性模量

阅读: 评论:0

if钢弹性模量
IF钢,全称InterstiTiAl-Freesteel,即无间隙原,有时也称超低碳钢,具有极优异的卷绕电池深冲性能,现在伸长率和r值可达50%和2.0以上,在汽车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IF钢中,由于C、N含量低,再加入一定量的(Ti)、(Nb)等强氮化合物形成元素,将超低碳钢中的碳、氮等间隙原子完全固定为碳氮化合物,从而得到的无间隙原子的洁净铁素体钢,即为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InterstitialFreeSteel)。
稀土硅铁合金IF钢在1949年首次被研制成功,其基本原理是在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Ti,使钢中固溶C和N的含量降到0.01%以下,使素体得到深层次的净化,从而得到良好的深冲性能。但由于受到当时冶炼技术的限制,钢中原始的固溶C、N含量较高,所以需要加入的Ti含量也很高,达到了0.25-0.35%,Ti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稀有合金元素,在当时更是如此,因而阻止了其当时的商业化进程。直到1967-1970,由于真空脱气技术在冶金生产neor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需要添加的Ti合元素含量(大约为0.15%左右)才正式出现了商用的IF钢,几乎在同时,人们也发现了Nb具有和Ti几乎相同的作用,但还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制约,其应用也只限于少量特殊的零件。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开始用连退线生产少量的IF钢,70年代末,IF钢成分大致为:
气吸式玉米播种机0.005-0.01%C、0.003%N、0.15%Ti或Nb。到20世纪80年代,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采用改进的RH处理可恒温室经济的生产C≤0.002%的超低碳钢,RH处理时间也缩短到10-20min。现代IF钢的成分大致为:C≤0.005%、N≤0.003%,Ti或Nb一般约0.05%。到1994年全世界IF钢的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归根到底,IF钢的迅速发展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朱晓驰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2:0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4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受到   生产   含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