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化建设摘要: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和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方面也有了更多的 进步。许多的数据库在不断的更新,信息来源也得到不断地扩展,尤其是在检索方面也有了多样化发展, 钢水净化剂
让客户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感到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图书馆的各种文献参考资料资源比较庞大,不同的
人有不同的信息资源需求,所以在检索方面还需要更加简便化,让庞大的数字文献数据库得到更加规范的抗石击涂料
统一。因此,图书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构建更加庞大的统一检索方式,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论文就围绕着高校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图书馆的数据信息的相关概念,能够实
现结合平台统一的关键技术以及提出相应的平台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统
一检索平台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一检索平台;信息化发展;研究
一、前言
现代信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各种信息数据库、数字图书以及数据库的建立,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然而在这些信息获取的过程当中,都有着各自的解锁特征,在检索系统内的差别很大[1]。用户为了能够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减弱了检索体验效果,降低了在搜索信息资源方面的工作效率。
统一检索平台,是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另一种新型技术,它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户检索的过程更加简洁[2]。从我国现在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对于这方面的技术发展还没有形成规范,并且我国的数据库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我们要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发展,并且对此进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二、统一检索平台实现关键技术
(一)检索语法分析与转换。一般情况下对于数字资源信息库有三种检索方法:简单检索方式、高级
检索方式和专业检索方式。用户可以在搜索栏当中输入关键词,然后发送检索请求就能够出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这就是简单的检索方法[3]。更加高级的检索方法就是将简单的检索进行逻辑组合,需要应用到专业的检索语法进行灵活处理。然而,用户对于数字信息资源不够了解,同时对检索语法的分析不够准确,因此许多用户无法有效地通过检索引擎来搜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在关键字搜索方面也有不足,比如说,比如题名、作者、关键词很有可能出现重复,那就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排查,这也为用户在操作上带来一定的麻烦。
(二)高效的检索信息。实现高效检索的方法有两个:1.多线程并发执行;2.缓存数据。用户在统一发送检索请求之后,平台可以自动连接到感应信号,然后再散发到各个接口进行搜索,相应的数字信息在资源库内进行排查,这样也极大地提高了检索的工作效率。目前,为了增强用户的体验效果和改进检索功能,可以采用更加高级的显示检索结果[4]。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帮助用户在检索访问。但这样的模型比较简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到高效的替换算法。
(三)页面分析,结果去重、排序。对于数字资源信息库的检索结果,大部分都是通过显示来呈现的。数据在抽取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有效数据进行提取,然后再按照检索平台的要求存入到临时列表当中,再通过窗口反馈给用户[5]。如果说用户需要二次更改,就可以在临时列表当中进行添加或者重新排序。在平台的检索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主题、作者姓名以及期刊目录进行判定,如果存在重复情况,可以选择剔除保留其中一个即可。这就显示出排序的重要性。而排序主要考虑到的是时间和期刊
两个影响因素。时间主要是资料文献的发布时间有正叙也有倒叙。
(四)编码实现。大部分的解锁平台主要采用的是NET技术,将各个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在一起,模拟用户在检索过程当中的主要行为。简便快捷地利用模拟情况来反映用户的搜索效果。在通用性能方面也比较好,工作效率也较高。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检索行为,都能够保证每个数字信息资源库的检索过程会更加考虑到用户的实际所需。这也是未来我国在检索平台需要改善的另一个技术。
三、统一检索平台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检索平台上面有了不少创新,比如说把单一的检索工具能够整合在一起,再重点开发其他的学术搜索工具来进行辅助,还有的就是将一些公共的检索平台整合起来使用。这样的改进使得我国的统一检索平台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校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研究
张 昕
◆
12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化建设
(一)自主开发的统一检索平台。有的高校在学术搜索方面大部分是综合性兼开放性的统一检索平台。“求是学术搜索”就是基于对海量的学术资源,通过搜索发现来获取信息的系统,它主要是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搜索引擎,轻松地能够将图书馆内的所有学术资源进行整合[6]。这主要包括来自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电子期刊数据库以及图书馆数字资源等等,再细分就是图书、期刊、电子书、学术文章、学位论文、多媒体信息资源等等类型。目前该系统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搜索记录超过2亿条,不仅包括图书馆全部的藏书目录,在80%以上的电子期刊都有搜索记录,这就表明大部分的同学都是通过检索平台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7]。
自主开发的统一检索平台,优势一就在于有更加全面的资源覆盖率,即采用本馆的数据进行采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信息来储存这些资源。优势二就是有更加简便快捷的检索引擎,能够在海量的学术信息资源当中,快速又准确的获取读者所需的资源就是主要目的。该平台就是以三秒内可以获取所需的学术资源作为亮点,才能够保持如此之高的知名度。优势三是更加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功能,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在之后平台可以根据用户之前的浏览记录,来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术资料,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的资源排序。除此之外,用户可以在注册个人信息时,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学历和专业进行筛选,使得搜索结果更贴近用户的实际所需。
(二)CALIS 等区域性或全国性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统一检索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统一检索平台当中,也融入了本地区内的特以及全国性共享资料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使用能够大范围内的拥有更加庞大的信息资源,许多高校并用这也使得传统的图书和电子图书资源高达几百万种,所建立的国内外网络数据库有500多个,在电子期刊和网络资源方面已经超过几万种甚至是达到几十万以上[8]。这些庞大的数字所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全国性的资源共建共享,能够让更多的高校学生感受到资源整合的优势,能够为学生在学术领域上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在基于有海量的数字信息上,我们还需要更高级的统一检索系统,而E读是由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发布的一个学术搜索引擎,它能够实现在海量信息当中拥有高质量的搜索能力,它将各个高校的所有资源整合起来按照图书报纸、电子信息和相关网络进行分类整理,使读者拥有一体式的检索效果,查询到各式各样类型的资料文献[9]。未来,该平台还需要融入更多的中外资料以及珍贵书籍,这样才能够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文献,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10]。
物料周转箱
(三)国内外公司开发的统一检索平台。近几年来,许多跨国公司在开发信息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时有了更多的合作与创新。就比如说“读秀学术搜索”和 “Google 学术搜索”,它们都是基于对数据库的建立和资料信息整合来实现检索功能。越来越多的图书和资料已经在数据库里,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新媒体,都可以有效地进行搜索。他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深入的内容和文章,保证读者在使用过程当中有更全面的理解,提高读者检索过程的体验感[10]。在高校搜索
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一站式的检索功能,能够将各类的学术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根据用户的实际所需,为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搜索引擎服务平台。还能够提供图书馆内部的目录查询、文献资料或者是有指向性的图书,庞大的网络数字资源消除了传统的检索平台在搜索过程当中的不便,也不需要用户重复搜索关键信息,提高了用户在获取资料上的效率。
四、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改进措施
(一)加强资源共享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融合各种共享平台。在统一检索平台当中,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丰富的信息资源当中,快速地搜索用户所需的资料。与此同时,图书馆收藏的资源更应该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所蕴含的内容更加有深度和广度。而且这些支援的类型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有传统媒介,期刊、图书、报纸等等,还要有新型媒介电子书刊、视频、音频等。除此之外,资源所覆盖的范围不应该仅限于高校和该地区,更应该向全国性、国际性资源共享。高校的图书馆在统一检索平台方面还需要融合国内外的先进搜索工具,就比如说E读搜索和 CALIS外文期刊,要充分地对资源进行整合,向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更加方便地搜索引擎,能够享受到图书馆内部的文献资料。近几年出现了图书馆线上服务之类的搜索平台,提供免费的资源以及检索功能,这也成为了我国未来图书馆建立统一检索平台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构建统一检索平台,强化文献检索功能。统一检索平台对于资源的利用是更加便利的,这也会
极大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与单个数据库检索功能相比,统一检索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统一规范的入口,也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资源的获取。构建统一检索平台,就是能够从用户的实际角度出发,进一步改良和优化检索平台的便利和资源获取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统一检索平台,还需要用更加完善的功能。对读者来说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少,并且收集方式单一,做不到个性化需求。未来在统一检索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过程当中,更应该从用户的利益出发,提供更加多种多样的检索链接或者功能。我们都知道检索方式是检索平台的一项基础内容,只有相应的强化检索方式的多样化,才可以进一步增强检索
(下转第129页)
12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化建设
平台的功能,不仅有直接搜索而且要有强大的高级检索。既要处理好直接检索过程当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又要解决高级检索功能对弱化数据的限制问题。
五、结语
本篇文章基于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针对于高校的图书馆在统一检测平台方面的建设有了更多的研究情况。这也成为我国解锁现代化图书馆的另一种新思路新途径。总而言之,未来我国会有更多的新型检索平台出现,无论是二次检索功能还是高级检索形式等众多的数据处理技术,都会在我国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当中呈现出来,同样也为我国高校在图书馆的线上服务提出了各种可能,这也能够成为我国未来信息技术当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汪艳玲,薛继红.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平台之图书馆智慧门户的建设[J].兰台内外,2019(25):60-62.
[2]王琳,杨永生.省属高校图书馆联合构建教学科研文献信息支撑平台的策略研究——兼论吉林省的建设对策[J].情报杂志,2017,36(07):162-167+137.
金属刷[3]金志敏.三网融合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平台建立及其特点[J].办公自动化,2017,22(05):11-14.
[4]毛立夏,张喜瑞.数字图书馆中统一检索系统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5(16):209-210.
[5]罗怀凤,郑循刚.论我国高校图书馆跨库检索系统建设的不足和完善[J].图书馆,2015(05):108-110.
[6]程宏利.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4(03):34-37.
[7]谢穗芬.高校教师信息行为变化的图书馆服务对策——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04):47-50.
[8]夏浩,李瑞雪.如何基于元数据仓储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平台[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4):194.
[9]张颖.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一站式服务”系统的比较研究——以“211工程”高校各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09,29(02):164-166.
[10]吴德萍,柳刚.高校信息资源与数字化整合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03):50-51.
(作者单位:海军潜艇学院)
监控管理器在心跳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监控代理的数据,自动等待三个心跳时间,仍然没有接收到新的数据。监控管理器把该监控代理列为异常,在数据库中写入异常事件的时间和标识符,后续系统可读取该数据触发报警。
led照明电路
监控管理器正常,之前失败的监控代理重新上线:这种情况下,监控管理已经把异常事件记录进入了数据库,将会从Kafka中读取之前没有读出的数据,把这段数据写入数据库,可供后续人员和系统进行分析,以便判断为何监控代理出现异常。
七、研究中遗留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监控系统有着比较好的通用性和可靠性,但是也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监控代理的数据缓存是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当地机器上,虽然服务器都有硬件冗余,但是仍然存在硬件失败的可能,这将可能导致当地机器一段时间窗口内数据全部丢失,怎样避免这种数据丢失的情况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当地数据库集,把所有数据缓存放到数据库集上,但是这样带来的复杂度和成本较高,是否值得投入这样高的代价需要权衡。
(二)随着监控代理越来越多,监控管理器会成为性能瓶颈,需要不断升级CPU、内存和网络连接,但是这样的升级的代价会越来越高,而且考虑到需要避免单点失败,还需要硬件冗余,这样的升级代价可能是不能承受的。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利用Hadoop或者Spark集,将计算任务分布到集中进行,这样只要往集中添加机器,理论上计算能力是可以无上限增加的。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要求单独的技术人员和集建设,如果仅仅为了监控系统而进行如此的投入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三)随着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预见我们将部署越来越多的代理,但是这些代理的版本管理如何解决?目前我们还不能自动升级每个代理,这就意味着系统在某些时段处于一部分代理是高版本,一部分代理是低版本的状态,那么管理器就不能有任何接口上的变化,否则老版本的代理将再无法与管理器通信。如何能够自动升级每一个部署的代理,保证每一次系统升级平稳过渡?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
代理中嵌入自动升级的逻辑,但是这样会让代码变得更加复杂,运行效率降低,而且还是没有解决所有代理升级的同步问题。
八、结语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分布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不需要依赖任何特定的供应商技术,不要求特定的虚拟化技术。我们部署了一个小型的验证系统,通过使用各种开源技术和自定义开发,我们的系统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不丢失数据,不产生单点失败,完整保留现场。在后续的开发和研究中,我们将会研究在大型系统中的应用,和增强物理上远距离甚至跨国的系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武志学.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与趋势[J]. 计算机应用,2017(37.4):915-923.
[2] 罗亚东. 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8).
[3] 田锐. 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监控技术应用[J].数码世界,2019(10).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共享运营有限公司成都中心)
kendeji(上接第126页)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