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案

阅读: 评论:0

定位系统
1.系统功能
城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城市综合管廊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作为一种集约化、可持续性的管线敷设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相关建筑物相互干扰,为各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促进城市不断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地下管廊应用后,会安排人员定期去管廊内部巡查及检修,但是地下管廊情况复杂,人员下到井下可能会有危险,基于对管廊检修人员的安全方面考虑,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人员定位系统,避免了人员在管廊里出现危险而上面的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知晓的情况。
闪蒸塔2.系统说明
塑料拖把头
本系统是一套完善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针对地下管廊巡检人员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多个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在下到地下管廊发生危险后无人知晓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3.软件功能设计
人员实时定位:在软件中显示管廊内工人的实时位置,位置信息在平面图纸用圆点表示;
人员信息查看:在软件中,人员所在位置用圆点表示,当鼠标移动至圆点时会显示此圆点对应人员的信息,包括:人员姓名、、所属部门、人员移动轨迹。
散打护具人员快速查:在软件人员查项目中,输入人员的姓名,可以进行人员查,可以快速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
假山的堆叠人员一键报警:人员佩戴的腕带具有报警功能,当发生危险时按下腕带侧面的按键,即可向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人员生命体征监测:可以检测佩戴人员的脉搏及血氧。
人员停留时间过长报警:人员下到管廊检修时,设定每个地点停靠的时间。当查出预设时间,人员还是没有移动,系统会发出报警。
人员进出时间记录:设置在井上和井下的ZIGBEE节点及定向读卡器记录人员的进出时间。
scr-035
轨迹追踪:输入要查询人员的姓名及时间段,系统会以表格的形势表示出该人员的移动轨迹。
工作人员点名:管理员进入实时点名模块可以查看当前时间有多少人员在什么位置进行什么工作。
消失报警:标签消失有多种因素(如电池没电或被破坏、标签越过信号覆盖区域等),可以设置指定标签的消失报警条件和报警级别,如该标签消失了,将会触发相应的报警;
电量低报警:可以在系统中设置电量最低界限,一旦标签电量低于这个界限将会发出报警信息;
报警语音提示:报警触发时,会自动发出语音提示,提醒监控人员及时处理。
报警画面:当报警发出时,监控画面会自动弹出报警画面,画面信息包括人员的名字、照片、报警所在的详细的地图信息等。
4.系统拓扑图
设备部分采用的是2.4G组网技术,整个系统拓扑图如下图系统拓扑图所示。
系统拓扑图
5.设备点位布置
5.1检修井部分
5.1.1在检修井入口出安装一台ZIGBEE节点和定向读卡器,在井下方安装定向读卡器,用于对人员的进出进行记录。
5.1.2在检修口下方安装数据采集器,用于接收检修口以及管廊内的定向读卡器、ZIGBEE节点信息,并实时上传到交换机。
5.2管廊部分
5.2.1在地下管廊的每个方仓内沿途安装ZIGBEE节点,来采集人员的数据。以管廊的37+15到39+15段、37+35到39+35段、39+15到41+40段、39+35到41+55段为例,因为数据采集器在地下管廊内的识别距离大概为0-100米,37+15到39+15段、37+35到39+35段的距离为200米,39+15到41+40段、39+35到41+55段距离为220米。所以在地下管廊的每个方仓内沿途布置2个无线路由节点,每个节点距离对应的数据采集器距离为70米。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7:5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员   管廊   城市   报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