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建筑电气配管预埋施工技术要点

阅读: 评论:0

PC建筑电气配管预埋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在蓬勃发展,各项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其中,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建筑PC构件装配率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构件不但安装方便、快捷,缩短了工期,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装配式建筑使现场作业量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响应了国家整治环境的要求。安装工程在预留预埋配管阶段出现的一些定位偏差、与PC厂家配合不畅、管线预埋不到位的现象,都会影响后续施工穿线及安装阶段的功能和美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装;预留预埋;电气配管
         
         
        一、PC构件中电气配管的施工
        1、施工技术准备:
        1.1、施工大样图纸确定:
        (1)确定施工大样图:
        在确定PC结构施工图纸后,根据机电图纸及业主要求,确定电气回路及点位、预留套管及预埋件、电气预留孔洞等定位尺寸。主要是确定二结构及PC墙内电气插座,开关位置及标高、坐标,叠合板内各专业线盒位置、管线走向,预埋套管及位置、点位空间距离,预制梁内电气套管位置坐标。
        (2)大样图确定后,采用彩打印并塑封装裱,然后交付施工班组。确保工人施工时能清晰看清管线及点位走向和尺寸位置,并方便长期使用。
        (3)对机电安装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让班组明确点位及施工误差范围,水平坐标误差范围不能大于30mm,垂直标高误差范围不能大于10mm,并满足建设单位及第三方实测实量检查标准;板面预留点位误差不能超过PC内墙点位设计手孔宽度(约120mm)。
        1.2、材料的准备:桥梁钢模
        电气导管,原则上按设计图纸及合同约定的品牌、壁厚要求选用合格管材。接线盒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施工要求。叠合板内采用100mm高、后盖可拆卸式金属线盒,线盒孔径根据导管直径确定;普通钢筋混泥土墙、柱内一次性预埋到位的接线盒原则上选用70mm高为宜。线盒建议采用金属穿筋盒或PVC穿筋盒,应保证线盒预埋标高及平整度,线盒壁厚达到国标,尽量减少浇筑混凝土使线盒变形影响线盒最终标高尺寸。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同规格、同材质的加长加厚型直接及锁母,保证线盒、线管接管处质量,减少断裂、开裂风险。
        1.3、劳动力组织准备:
        PC装配式施工与传统现浇式混凝土施工存在一定的施工差异性。施工时尽可能选择具有PC施工经验的施工班组,若选择的施工班组没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和经历,应在施工前组织PC装配式施工观摩,了解相关施工工艺。根据考察及调研,PC构件的生产到吊装及PC施工期间,预埋人员相对一般工程的人员要配备多一些。
        2、PC构件内电气管线施工:
        2.1、PC构件验收吊装应注意:
        当PC构件进场时,机电技术人员要同其它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参与验收,机电技术员重点检查、核对的有:预留点位位置是否准确、缺失;预埋件的完好情况;叠合板上桁架钢筋距板面的净高度应是否小于3cm。若发现PC构件上机电的预埋件不合格,应立即告知厂家和甲方,并要求对构件进行二次处理或更换构件,保证现场施工进度不受影响。PC吊装阶段,机电专业要全过程参与其中。参照PC施工图纸,对吊装作业面PC构件上的点位位置进行复核,防止吊装位置错误,若有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院沟通解决。
        2.2、电气导管预埋施工:
数据采集板        (1)叠合板上的电气导管布置
        叠合板上的电气导管尽量单层布置,减少管线交叉,交叉的部位选择在PC叠合板内两个桁架钢筋之间。施工时,应先布置线路数量多的插座回路的导管,后布置照明回路的导管。PC叠合板内预制桁架钢筋,不仅便于构件吊装,加强楼板整体结构性,而且有助于构件成品保护作用。除非不得以,尽量不要剪短桁架钢筋。
        (2)电气导管穿梁施工
mppt算法
        对于穿梁的电气导管,利用套筒原理,使用大一个规格的配管短材、剩材并将其合理利用,把短材焊接在梁上,下口封闭后置于梁底板上,穿梁的电气导管加上束节后插入套筒。
        (3)电气线管敷设依据规范施工完毕后,根据最终点位图复核管线、线盒、套管的定位,并注意做好点位的固定及成品保护工作。
        (4)如果项目采用铝模板,要考虑到传统木模与铝模板预埋存在一定差异,因为铝模背楞突出60mm将对机电安装楼板内预埋电气套管的水平坐标位置尺寸产生影响,所以现场只能通过深化铝模或预留木盒来进行预留。
        (5)叠合板内线盒形式的选用,应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需要。PC叠合楼板内机电各专业间,预埋线盒距离的排布及各专业管线走向、交叉,需要在二次优化时充分考虑。
        (6)叠合板内桁架钢筋的高度控制不能过低,因为这会影响机电配管,人工工效降效问题。
防爆恒温恒湿
        3、对构件的验收及对PC厂家的质量、技术管理:
元器件清单
        根据图纸、规范、合同技术要求对生产构件进行厂内验收工作,检查点位的准确性,验收合格后批量生产。对进场每一批材料组织监理、甲方、班组进行构件验收工作,检查点位预留是否遗漏、错位、偏差,桁架钢筋高度、成品保护、防腐等问题,对严重不合格问题构件进行返厂处理,小问题厂家现场处理,以达到使用要求。过程中做好与甲方、设计、厂家等之间的桥梁及纽带作用,及时的反馈问题与解决问题并及时下达于厂家。对于设计更改留好生产资料、影像资料,对于厂家质量、进度等问题以工作函件、整改单等形式进行沟通约束。
        二、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施工图纸优化:
        设计有PC预制构件的图纸,有常规设计院及PC设计院,应仔细核对两个设计院的图纸差异。核对图纸要专人负责,针对图纸差异,提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PC施工图纸深化设计。
盾构机过站
        构件加工前,协同各专业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PC设计单位、PC构件预制厂家及监理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机电安装专业对照PC构件技术要求,对管线走向及点位优化。结合PC结构特点应对以下技术环节进行着重优化调整:
        1.1、PC墙体内线盒安装及手孔高度、宽度:
        PC墙体内300mm高的线盒,手孔高度直接预留到线盒底部,单个线盒手孔的宽度为120mm。也可以让厂家把这部分线盒提供给机电单位,后期进行安装,这时的手孔高度为线盒顶高度+50mm,宽度为120mm。对于空调、厨房插座的线盒,电气导管从线盒上部引入,超过PC墙板50mm即可,不需要预留手孔。PC内墙内线盒,还应重点关注与灌浆套筒的位置冲突问题,为避免冲突,应提前进行位置避让。
        1.2、PC叠合板内烟感和照明预埋线盒的距离:
        认真对照PC设计图纸中各灯、探测器等预埋线盒的点位,其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的距离,并避免后期管线的冲突。对于其它位置,例如客厅和卧室等位置,可将线盒预埋于PC叠合板后浇带间,减少PC叠合板板上线管重叠问题,利于线管敷设,保证后浇空间。
        1.3、PC设计图纸叠合楼板上预埋线盒:
        叠合楼板上预埋线盒采用86型方形铁质及后盖可开启的高深线盒,线盒的摆设方位,根据图纸管路管径和走向确定。PC叠合板结构形式是根据楼板厚度确定的,PC叠合板下层多数为60mm,上部为后浇。PC叠合板的电气线管要从桁架钢筋下穿过,后浇部分,充分考虑桁架钢筋、面筋、管线之间的绑扎间隙等因素,现场应浇筑至少达70mm厚混凝土结构,即:至少采用60+70方案,才能保证混凝浇筑后不出现露筋情况。
        1.4、严格控制PC构件内预留套管误差:
        PC梁内电气线管穿梁套管,其偏差要求小于5mm,在图纸会审核时确定好位置,生产时对厂家提出要求,验收时复核,预留点位位置是否准确。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对于PC手孔高度的问题,如果未考虑到班组施工预埋误差,就会导致预埋管后期接管困难,应当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更改;对于叠合板内线盒的位置定位和孔位方向、大小及预制内墙内插座位置坐标定位与灌浆套筒的位置重叠等问题,要考虑各专业间的综合
排布,各专业图纸的叠图与管线的碰撞;还要考虑外架悬挑槽钢对管线的影响,因为这会导致部分预埋管线后期钻孔多处堵塞现象发生;电气穿梁套管要考虑到PC构件厂家、构件预埋人为操作因素,大部分点位预留偏差及错误较多,会出现由于构件厂家距离较远,过程质量把控不及,到场构件急需,从而导致对构件的把控不到位的情况;还有包括桁架钢筋高度控制、叠合板内拉毛质量、叠合板内线盒处凹陷对于配管接管的难度增加问题,这些质量把控不合格会直接导致人工、材料的浪费。
        四、质量保证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质量保证措施,分区分段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详细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并作有书面记录,有交接人签字,且落实到每个工人身上。实行“三检制”,施工班组组长进行自检,合格后施工工长进行互检,达到合格标准后由专职质检员进行专业检,质量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做好记录。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气配管虽然只是安装工程里一项比较细小的工作,但做好电气管线的预留预埋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对PC构件的剔槽打洞时间,搞好土建安装的配合,更
能够提高后面安装的效率和美观度,提高实测实量的观感和质量,提升整个项目的质量层次,进而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郑东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9(02):245-246。
        (2)郭浩,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24。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5:5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构件   进行   电气   预埋   位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