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闸门井
【篇一:阀门井、检查井】
附属构筑物
(1)、井点降水
该地区地下水位在1.05—1.7米潜水类型,本工程阀门井、检查井深度基本在3米以上,施工时需进行降水。降水方法见前节。
(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至设计深度以上0.3米时,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检查基底是否为原状土,地下是否有障碍物,有障碍物时要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基坑坑壁坡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3)、检查井、阀门井基础施工
井体基础垫层按设计要求,砂砾垫层20cm--30cm厚,设计为混凝土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平整夯实,再按要求施工砼垫层。基础标高不超过设计井底,低于设计标高3—5厘米。 (4)现场浇筑井体施工
1)基础模板采用竹胶板外侧备5*7cm木方,支撑主要采用外侧支撑的方式。支撑采用扣件式钢脚手。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疏水二氧化硅 2)井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4)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6)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振捣,层厚控制在30cm以内,防止过振和漏振。
7)砼养护、拆模按施工规范进行。
1)复验井位坐标、井底标高,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砼预制井体进场前进行验收,按设计要求尺寸、强度预留洞口逐一检查。
3)吊装前基础上用素水泥砂浆平,按井体方向将砼井体就位。
4)无管道进出方向可逐层夯实回填。
宠物垫 (6)雨水口施工
雨水口、检查井所用混凝土、砂浆均由集中搅拌站搅拌,翻斗车运至现场。钢筋由加工厂下料制作,拖板车运至现场安装。为保证工期,混凝土、砂将中掺入早强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砂浆早期强度。缩短拆模所需的混凝土养护时间。
雨水井做法见设计图纸以及《排水检查井》02s515
雨水口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8
【篇二:雨水泵房施工方案】
雨水泵站配套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年产200万吨特大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箔项目—雨水泵站配套工程,该工程位于
整个厂区的地势最低处,是厂区内积水的汇集处,该工程包括四排钢筋混凝土雨水管道,碰头后厂区内地表积水将进入雨水泵站内然后泵送排除。
二、主要工程量:
dn2000Ⅱ级钢筋混凝土管132米(,包括了排水公司排水时破坏的四节混凝土管共10米),雨水检查井3.15*3.15两座,3.5*1.5闸门井2座,以及两套闸门、手动启闭机、现场控制箱的安装(闸门、手动启闭机、现场控制箱等的采购由建设单位负责)。
三、施工前准备:
1、人员:管理人员6人,钢筋工6人,木工4人,电工1人,混凝土工4人,电焊工2人、械工2人、起重工2人、瓦工4人,力工10人;
2、机械:50吨履带吊一台,小松360挖掘机3台,推土机sd22s一台,混凝土罐车2台,混凝土泵车一辆,自卸车5辆。
四、工期安排:
2014.3.20-3.25施工前准备;
2014. 3.25-2014.4.1开挖1.5米厚冻土层;
2014.4.2-4.8安装井点管并试运行;
2014.4.9开始井点降水;
2014.4.9-4.12修临时便道;
2014.4.13-4.16开挖中间双排雨水管沟槽土方;
2014.4.17-4.30中间双排雨水管道安装及两座3.15m*3.15m检查井浇筑;
2014.5.1-5.5回填双排雨水管道砂砾及土方;
2014.5.6-5.10拆除中间部分井点管后开挖外侧雨排管沟槽土方;
2014.5.11-5.23外侧两排管道安装及两座闸门井浇筑;
2014.5.24-5.28回填两侧雨水管道砂砾及土方;
2014.5.29-5.31拆除外侧井点管。
五、泵站碰头详细施工方案:
2、施工前降水及施工过程中的降排水方案:我部在充分考虑到施工作业安全及已建的泵站池体的基础结构的安全后,计划采用坑外轻型井点降水、坑内明沟排水相结合的降排水方法:
(1)、降水是深基坑施工作业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
1)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塌方等渗透破坏作用。
2)消除或减少作用在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上的静水压力与渗透力,提高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3)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为施工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2)、轻型井点降水:井点降水应将地下水位降至沟槽地面以下不小于0.5米,系在基坑
外围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
1)、井点布置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井点管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一侧,由于该碰头基坑的面积较大,且根据现场的实际开挖作业顺序情况,我部中间采用环状封闭布置,外侧采用双排井点布置,位置位于沟槽基坑外坡脚1.5米处,以防止边坡塌土而引起局部漏气,基坑周围共设五排井点:即外侧a、b两排、中间c排、d排、e排、f排呈环状封闭状分布,待中间双排雨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再拆除中间的c、d排井点管。(详见附图1:雨水泵房配套施工井点布置图),井点降水在2014.4.9开始,直至2014.5.29施工结束为止。
2)、井点材料准备
3)、井点施工:
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位水泵——钻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集水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3、基坑开挖方案:我部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先挖除表层冻土1.5厚,再开始进行沟槽开挖。先开挖中间双排雨排管道沟槽,待双排管道安装完毕后在开挖两侧单排雨排管道。
土方开挖土方量及回填土方工程量详细计算如下:
现地面平均高程:143.7,管内底设计标高:137.5,基坑标高:137.5-0.2-0.2-0.3=136.8 高差:143.7-136.8=6.9m,土方开挖总面积1183 m2
清除第一层包括1.5m厚冻土:
1.5m厚*1183m2=1775立方米,开挖雨排管沟:清淤量:1183 m2*(6.9-1.5)m=6388 m3 单排管外边坡处土方量:61m*19 m2/m=1159 m3 ,6388-1159=5229 m3
集水坑土方量:0.5*0.3*122*2=37 m3
总土方量:5229+1775+37=7041m3(挖掘机分三次倒运至堆土区)回填利用后的余土采用
外运处理,运距15km。
由于自2013年11月以来,整个雨水泵站碰头处因泵站施工单位为冬季越冬保护池体而回填了大量的淤泥,而且由于这部分淤泥与坑外原地面的高差达6-7米且沟槽坑外坡脚位置无处堆放,因此挖除及倒运难度极大,需要分三次倒运至坑外。(详见附图3:雨水泵房配套施工平面图)。
4、施工便道:修筑两条临时施工便道,为50吨履带吊及混凝土罐车提供安全的充足的
作业空间:便道从忠旺二街开始至双排dn2000管上坡脚处,便道总面积为636平方米,为防止坡度过大影响履带吊及混凝土运输车移动作业的安全,基坑中心位置的便道需要加厚处理,计划采用外运碎砖头填筑,平均1.2米厚,合计763 m3。 (详见附图4:雨水泵房配套施工便道布置图)。
5、碰头施工作业顺序为:1.5井点降水管安装并降水修临时开挖中间双排管道沟槽土方铺碎石垫层及管基混凝土、安装管道、检查井浇筑回填中间双排雨水管砂砾及土方拆除中间三排井点管开挖外侧管道沟槽土方铺碎石垫层及管基混凝土、安装管道、闸门井浇筑回填雨水管砂砾及土方拆除外侧两排井点管后井座井盖安装
6、雨排管道及雨水井施工步骤:
(1)、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根据已加密的坐标控制点,放出雨排井位及管道中心线。并用水准仪测量清淤后的地面高程推算出开挖深度,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放坡系数及开挖宽度,并洒出白灰线。开挖宽度、深度及开挖土方量须经建设单位现场代表认可签证。
氢键受体>全自动智能吸尘器
光学检测技术 (2)、沟槽开挖及回填碎石垫层
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沟槽开挖,为保证沟槽尺寸满足设计及施工作业要求,应当使
用全站仪及水准仪跟踪测量沟槽中线及槽底标高,开挖完毕复测合格后再进行0.2米厚碎石垫层的铺筑(做法同忠旺二街雨排)。现浇箱梁施工
(3)、平基砼浇筑
首先安装平基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几何尺寸、顶部高程以及纵横方
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并清除模板中的污物。浇筑平基砼,留出管壁厚度和安装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待安装完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4)、管道安装
水泥混凝土基础养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拆模,管道安装采用50吨履带式起重机
及1台单斗量1m3的挖掘机配合下管,安装管道前先复核其坡度,无误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抹带处理, 抹带采用钢丝抹带,即在管道接口处凿毛处理后设置钢丝网,再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注意各抹带应宽窄一致,表面光滑。抹带完成后应进行养护。管座用模板支撑,下砼采用灰溜子投料,振捣棒按操作规范振捣,确保砼振捣密实;
严格按照设计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尺寸规格及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5)、管座砼浇筑
管座混凝土浇筑前,旧混凝土面凿毛处理,保证新旧混凝土接触严密。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浇筑砼,每层振捣厚度不超过30cm,振捣棒插入速度要慢,以免产生气泡或砼不密实的现象。振捣棒垂直插至前一层砼中,插入深度大于5cm,插入点不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