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口、雨水支管施工工艺标准

阅读: 评论:0

雨水口、雨水支管施工工艺标准
雨水口、雨水支管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排水工程的雨水口、雨水支管,其它排水工程的雨水口、雨水支管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CJJ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术语
3.1雨水口
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分为偏沟式、平痹式和联合式。3.2雨水口支管of inlet
指的是将雨水口汇集的水输入到排水管道的引水支管。
4、 施工准备
Ⅰ 技术准备
4.1认真研读施工图纸,熟悉施工现场,同时熟读雨水口、雨水支管各种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掌握雨水口、雨水支管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
4.2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员对班组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各环节应注意的施工要点。
4.3做好现场搅拌砂浆的施工配合比,准备好砂浆及混凝土试模。
4.4对预制件厂家、铸铁件生产厂家进行考察并订购。
Ⅱ 物资准备
13.4.5 砌筑用砖:品种、规格、外观、强度、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烧结普通砖》GB/T5101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砌筑用砖采用强度不低于MU10,须具有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进场后应送样复试合格
4.6 水泥:一般采用强度等级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要求。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的。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7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硬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
4.8 砂:宜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且洁净的中粗砂,砂的含泥量不超过3%,其质量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要求,进场后应取样复验合格。
4.5 铸铁箅子及铸铁井圈:符合标准图集要求,有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
4.9 过梁及混凝土井圈:采用成品或现场预制。对成品构件应有出厂合格证,现场预制过梁和混凝土井圈的原材料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
Ⅲ 施工设施准备
4.10 施工机械及工具
小挖掘机、砂浆搅拌机、瓦刀、大铲等。
4.11测量、实验设备
测量设备: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
实验、检测设备:钢卷尺、水平尺、小线等。
Ⅱ 作业条件准备
雨水口位于新建道路上时,路面基层已施工完成
车头时距
5、施工工艺
Ⅰ 施工工艺流程
13.5.1 施工工艺流程应符合图5-1的规定
图5-1施工工艺流程图
Ⅱ 操作工艺
5.2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按照道路设计边线及支管位置确定雨水口位置,定出雨水口中心线桩,使雨水口长边必须重合道路边线(弯道部分除外),并放出雨水口开挖边线。
5.3挖槽:开挖雨水口槽及雨水管支管槽,每侧宜留出300~500mm的施工宽度。开挖时,应核对雨水口位置,有误差时以支管为准,平行于路边修正位置,并挖至设计深度。5.4 混凝土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浇注基础混凝土前,应对槽底仔细夯实,遇水要排除,槽底松软时应夯筑3:7灰土基础。
2一般采用标号不低于10MPa的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00mm,根据设计要求及标准图集,确定基础尺寸。
3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人工振捣密实,表面用木抹子抹毛面。浇筑完成后,宜采用覆盖洒水养护的方法。
13.5.5 雨水口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水口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5MPa以后,方可进行雨水口的砌筑。
2选择数量合适、质量合格的砖,运送至砌筑现场,砌筑井墙前一天砖应充分浇水湿润(冬季除外)。
3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配合比,现场搅拌水泥砂浆。
4砂浆搅拌: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90s,稠度应控制在50-70mm。
5砂浆应随拌随用,若有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重新拌合。
6测放雨水口墙体的内外边线、角桩,据此进行墙体砌筑。
7按井墙位置挂线,先砌筑井墙一层,根据长宽尺寸,核对对角线尺寸,核对方正。
8砌筑井墙,应灰浆饱满,随砌随勾缝,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12mm。每砌高300mm应将墙体肥槽及时回填夯实。回填材料应采用二灰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
9砖墙体砌筑,砖块应上、下错缝,互相搭接。
10雨水支管与井墙间应砂浆饱满,管顶应发125mm砖券,管口应与井墙面齐平,管端面应完整无破损。
11雨水口砌筑完成后,井底用10MPa豆石混凝土抹出向雨水支管集水的泛水坡。豆石混凝土厚度最大50mm,最小30mm。雨水口三箅以上时,设置1%的坡度向支管,具体参照雨水口通用图集。
12砌筑完成的雨水口应保持清洁,及时加盖,保证安全。
13为了保证雨水口与路面顶面平顺性,应按照设计高程,在路面沥青上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成雨水口井圈及井盖。
5.6 过梁、井圈及井箅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水口预制过梁安装时要求位置准确,顶面高程符合要求;安装牢固、平稳。
2铸铁井圈和混凝土井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混凝土井圈安装时,底部铺20mm厚1:3水泥砂浆,位置要求准确,与雨水口墙内壁一致,井圈顶与路面齐平或稍低15-25mm,不得凸出。
2)现浇井圈时,模板应支立牢固,尺寸准确,浇筑后应立即养生。
5.7雨水支管与雨水口四周回填应密实。处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应做360°混凝土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达至设计强度75%前不得放行交通。
5.雨水支管、雨水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且满足路面排水要求。当设计规定位置不能满足路面排水要求时,应在施工前办理变更设计。
Ⅲ 季节性施工
5.9雨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期砌筑应有防雨措施,下雨时必须停止砌筑,未用完的砂浆进行覆盖,并对已新砌筑的墙体采取遮雨措施。
2下雨时,若雨水口已具有泄水能力,应临时安装雨水箅子,将雨水导入到雨水主干线;若
雨水口尚未具有泄水能力,应覆盖好在施的雨水口,防止雨水进入雨水口内。
5.10 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冬期砖砌雨水口施工不得采用冻结法。砌筑前应清除冰、雪的冻结物,不得使用水浸砖。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内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宜采用抗冻砂浆。砂浆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增加0.5-1倍。
电阻线2冬期当日最低气温高于或等于-3℃时,可采用抗冻砂浆和覆盖保温措施;气温低于-3℃时,不宜进行砌筑施工。
6、质量标准
6.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 11836泵头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每检验批。通水电缆
检验方法:查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基础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100m31组(3块)。(不足100m3车库门开门机1组)
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
3砌筑用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砖的抽检数量:按照检验批抽检试验。
2)砌筑用砂浆:由实验室出具试验配合比报告单。雨水口砌筑,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一组的试块。同一验收批试块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的强度等级。
4各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铸铁箅子、井圈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选择有资质的生产厂家,进场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5井周回填满足路基要求。
检查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6.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水口外观墙角方正,没有通缝,灰缝饱满,灰缝平整。内壁勾缝直顺、坚实,无漏勾、脱落。井框、井箅完整、配套,安装平稳、牢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日盲紫外探测器检验方法:观察。
2雨水支管安装应直顺,无错口、反坡、存水,管内清洁,接口处内壁无砂浆外露及破损现象。管端面应完整无破损,支管不得与过梁重叠。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3:3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雨水   混凝土   支管   砌筑   施工   符合   砂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