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艺

阅读: 评论:0

水幕系统处理工艺
处理是电解槽稳定操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从电解槽出来的湿温度较高(约90℃),并伴有大量的水蒸气及夹带盐雾等杂质。湿对钢材及大多数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生产及输送极不方便,但干燥对钢材等常用材料的腐蚀在通常条件下是较小的。处理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高温湿进行冷却、干燥和加压输送。
1 处理的基本原理
饱和湿中水蒸气含量与温度有密切联系,温度每下降10℃,湿含水蒸气量降低近一半,例如90℃时水蒸气含量为571g/kg 湿,80℃时则为219g/kg,10℃时水蒸气含量仅为3.1g/kg,只相当为90℃时的1/184。由此可见,湿首先需进行冷却,这不仅可除去湿中99.5%左右的水蒸气,而且可大大降低后面硫酸干燥的负荷,减少硫酸与水反应生成的热量,大幅降低硫酸的单耗。干燥的干燥剂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较高的脱水效率、不与反应、在其中的溶解度低、对钢铁设备和管道腐蚀小、稀硫酸可回收利用及硫酸价廉、易得等优点。
动力钳
的干燥是以硫酸与湿接触后,中的水分被硫酸吸收而实现的。吸收过程是水分以扩散作用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硫酸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动力决定于气膜扩散的速率,而被处理气体—中的水含量决定于硫酸水溶液面上方的水蒸气分压。当温度一定时,硫酸浓度愈高,水蒸气分压愈低,而硫酸浓度一定时,温度降低,则水蒸气分压随之降低,从而加大了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所以,在操作中选择适当的硫酸浓度和操作温度,会提高干燥效果,并可降低硫酸的消耗。
2 湿的冷却工艺过程
湿经氯水洗涤塔以氯水喷洗后,再进入第2钛冷却器以冷冻盐水或冷冻水冷却至12~15℃,然后,经除雾器去除水雾后进入干燥塔。氯水洗涤塔底的氯水经氯水泵输送至氯水热交换器以工业水冷却后,进入氯水洗涤塔顶循环喷洗冷却进塔湿,洗涤塔底部分氯水(氯中冷凝液)送去真空脱氯回收部分。直接间接冷却流程既能洗涤,又不增加废液(除氯中冷凝液外),不多消耗,湿直接间接冷却流程见图1。
图1 冷却工艺
3 湿的干燥工艺过程
由于湿中含有大量水汽,容易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使得湿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必须设法尽量将中水分除去,一般氯中含水率在0.040%以下,方能满足要求。干燥工艺比较常见的有:①三段填料塔串联工艺;②一段填料塔加一段填料泡罩塔工艺。
1)三段填料塔串联工艺
在Ⅰ、Ⅱ、Ⅲ级填料塔内逆流接触不同浓度的硫酸,使得水体积分数降至0.010%。
图2 三段填料塔串联工艺
如图2所示,湿冷却后进入Ⅰ填料塔与塔顶喷淋的75%~78%的硫酸逆流接触,除去部分水分后进入Ⅱ填料塔,与比Ⅰ填料塔中浓度略高的硫酸逆流接触,再除去部分水分后进入
Ⅲ填料塔塔底,与浓硫酸逆流接触,再除去部分水分,经酸雾捕集器后去压缩机。96%~98%的浓硫酸进入Ⅲ填料塔塔底,塔底部分的硫酸溢流到Ⅱ填料塔塔底,再用硫酸循环泵输送经冷却器进入塔顶喷淋,吸水后回至塔底,部分的硫酸溢流到Ⅰ填料塔,Ⅰ填料塔内硫酸循环方式与Ⅱ、Ⅲ填料塔相同,Ⅰ填料塔多余的硫酸则溢流到废硫酸贮槽。
此流程塔结构简单,设备多,但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干燥质量稳定,阻力小,并受填料影响。
2)一段填料塔加一段填料泡罩塔串联工艺
一段填料塔加一段填料泡罩塔串联工艺如图3所示,湿冷却后进入填料塔与塔顶喷淋的72%~78%的硫酸逆流接触,除去部分水分后进入填料泡罩组合塔底部,至下而上经过填料段和泡罩段的塔板,与硫酸接触除去水分,经除雾和压缩机送往冷冻岗位。在最上层的泡罩段加入98%浓硫酸,浓硫酸逐级溢流到各泡罩层和填料段,并至塔底,塔底硫酸部分经硫酸循环泵对塔内填料段进行循环喷淋,部分溢流到与填料泡罩塔串联的填料塔。用硫酸循环泵对填料塔进行循环喷淋,待浓度小于72%时,排至废硫酸贮槽。
一段填料塔加一段填料泡罩塔串联工艺流程处理湿,投资少,操作弹性大,占地面积少,干燥质量稳定。缺点:塔结构复杂,系统阻力大。其投资相比三段填料塔流程而言要节约65%左右,运行成本节约15%左右。
图3 填料塔+泡罩塔串联工艺
4 的压缩输送
氯碱厂常用的是纳氏泵和透平压缩机2种。
1)纳氏泵系统
六六六滴滴涕
纳氏泵流程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硫酸进行冷却循环,以排除受压时产生的热量。因纳氏泵工作压力不高,压缩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硫酸带走,而硫酸又有冷却器进行冷却,一般出口温度不超过80℃,对碳钢材质的使用是安全的,所以,纳氏泵流程中不设冷却器。纳氏泵压缩流程如图4所示,干燥进入纳氏泵,压缩并依次经过硫酸分离器、硫酸除雾器,将夹带的硫酸及酸雾分离掉,然后送往各需氯部门。98%硫酸经硫酸高位槽在启动泵前由其进口加到纳氏泵中,泵启动后,硫酸随一起压出进入硫酸分离器,在分离器内,硫酸与分离,然后在硫酸冷却器中进行冷却,经冷却的硫酸返回纳氏泵入口。
图4 纳氏泵系统
在纳氏泵中,要求硫酸中的H电机定子测试台2SO4质量分数为92%以上,以减少泵在高温下的腐蚀。由于经干燥塔后尚含少量水,在泵内部分被硫酸吸收,硫酸浓度会降低,需要用98%硫酸取代被稀释了的泵内硫酸。
2)透平压缩机系统
透平压缩机是一种具有蜗轮的离心式压缩机,借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气体压缩,其作用与液体输送所用的离心泵或离心式风机相似。因为气体的压缩消耗机械能并转化为热能,所以,在透平机的每一段压缩比不能过大,并在级间设有中间冷却器以移去热量,使气体体积减小,以利于压缩过程的逐级进行。如图5所示,不含盐雾、硫酸液滴、有机杂质,含氯约95%(体积分数)的干燥,压力不低于0.085MPa(绝压),进入透平压缩机一级入口,经一级叶轮压缩后,进入中间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压缩机二级入口,经二级叶轮压缩后,再由后冷却器冷却,出后冷却器的压力达到0.17MPa(表压)左右,通过分配台至各用氯工段。为防止压缩机发生喘振及倒吸现象,将压缩后的部分回流到压缩机一级入口或干燥塔进口,以保证连续压送,也可以通过调节回
流量来控制干燥塔进口或总管的压力。
定向扬声器
图5 透平压缩机系统
太阳能广告灯箱纳氏泵是中小型氯碱厂最为常用的压缩机,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强度大又实用,但效率不高。另外,它不但压缩还输送浓硫酸,因而,消耗功率高。又由于用硫酸作介质,酸雾较多,会污染液化器和。
透平压缩机是大型氯碱厂最为适宜的输送设备,其能耗低,按每年10万t氢氧化钠规模,
透平压缩机比纳氏泵每年可节电400kW·h以上。它的检修周期长,一般在1a以上,运行费用也低。但因为在压缩过程中温度较高,机械精度也比较高,所以,对含水及其他杂质的含量要求相应提高,一般要求含水量在100×10-6以下,还要有高效的除沫器等装置。
5 处理工艺流程
湿经过水封后进入洗涤塔,与来自氯水冷却器的氯水逆向直接接触冷却、洗涤,中85%~90%的水分得到冷凝,并除去了中夹带的杂质(盐雾等)。出塔经喷水饱和后,由风机加压至100Pa以上。进入前用循环上水将冷却器冷却到约42℃,进入后用冷冻上水将冷却器冷却至12~15℃进入水雾捕集器。在此冷却过程中,中大部分水分又被冷凝下来,这样可节约干燥的硫酸用量;也有一部分冷凝水成雾滴状存在于气流中,因此冷却后的须经水雾分离器过滤后才进入干燥系统。洗涤、冷却冷凝下来的溶解有的氯水在洗涤塔液位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下,由氯水循环泵送至离子膜脱氯装置,脱氯后送一次盐水化盐使用。
经过水雾分离器除雾后的进入填料干燥塔下部,循环酸由硫酸循环泵送出,经循环酸
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填料干燥塔上部,与逆流接触除去中的水分。塔底出酸质量分数控制在75%以上。出填料干燥塔的再进入泡罩干燥塔下部,与由98%硫酸高位槽流入的98%浓硫酸经泡罩接触,进一步得到干燥。
干燥后的进入压缩机。为了保证在电解低负荷运行时,电解和洗涤冷却干燥系统的总管压力稳定,在压缩系统出口引一股回流到压缩机前的总管。当系统压力降低时,回流管的自动调节阀自动开大;反之调节阀自动关小:以达到控制和稳定整个系统压力的目的。压缩系统设有液环冷却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循环硫酸,以保证出压缩机系统的温度不大于50℃。经压缩并冷却的进入酸捕沫器除去99%以上的酸雾后再经分配台送往下游用户。完整的处理工艺如图6所示。
图6 处理工艺流程图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2:5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3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氯气   硫酸   进入   冷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