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
3、所谓平衡力指的是作用在机械上的生产阻力。( )
4. 机构自锁表明该机构的自由度为零。 ( )
5. 机械产生自锁和死点的原因相同。( )
6. 自锁机构是不能运动的,因此其自由度一定等于零。( ) 7. 楔形滑块的摩擦力比平面滑块的摩擦力小。( )
二.填空题
1.移动副中的总反力FR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成_________的角度, 转动副中的总反力FR总是_________摩擦圆。
2.两台效率为0.9的机器,并联,总效率为 ;串联,总效率为 。
3. 通常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联接; 和 螺纹用于传动。
4. 螺旋升角为便携式示波器的螺旋副,若接触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则机构的自锁条件是————。
5. 在移动副中,若合外力作用在___________内,将发生自锁;在转动副中,若合外力作用在____________之内,则将发生自锁;在螺旋副中,如果
也将自锁。
6.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与静力分析的差别在于:动态静力分析考虑了 ,静力分析只适用于 情况。
三.选择题
1.克服相同生产阻力时,机械系统实际驱动力F与理想驱动力F0的关系是:F F0。
① 小于 ② 等于 ③ 大于 ④ 大于等于
2.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许多刚性构件通过 联接而成的。
(①降温剂 转动副 ② 低副 ③ 高副 ④ 运动副)
3. 在机构中,若某些构件所产生的局部运动并不影响其它构件的运动,则称这种局部运动的自由度为( )。
①复合铰链 ②局部自由度 ③虚约束 ④机构自由度
4. 当运动链中的原动件数目小于其自由度时,该运动链将会( )。
A、成为机构 B、不能运动 C、运动不确定 D、具有确定运动
内嵌模组5. 两构件组成平面转动副时,则运动副使构件间丧失了 的独立运动。
( ① 二个移动 ② 二个转动 ③ 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 )
四.简答题(5分)
自锁机械根本不能运动,对吗?试举2个利用自锁的实例。
从机械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什么?自锁机械是否就是不能运动的机械?
1. 何谓平衡力?当需要加于原动件上的平衡力与原动件运动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时平衡力的性质各如何?
13.什么是摩擦角?移动副中总反力是如何定的?
14.何谓当量摩擦系数及当量摩擦角?引入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15.矩形螺纹和三角形螺纹螺旋副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16.何谓摩擦圆?摩擦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7.为什么实际设计中采用空心的轴端?
18.何谓机械效率?效率高低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9.何谓实际机械、理想机械?两者有何区别?
20.什么叫自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副、转动副会发生自锁?
21.机械效率小于零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2.工作阻力小于零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从受力的观点来看,机械自锁的条件是什么?
23.机械系统正行程、反行程的机械效率是否相等?为什么?
1、 作用在机械系统上的内力和外力各有哪些?
2、 何谓机构的静力计算和机构的动态静力计算?
3、 何谓摩擦圆?怎样确定径向轴颈转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位置及方向?
4、 何谓摩擦角?如何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
5、当一径向轴颈以相同方向按等速、加速或减速转动时,在载荷不变的情况下,其上作用的摩擦力矩是否一样?为什么?
6、何谓自锁?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在什么条件下自锁?
7、何谓自锁?从受力观点分析,径向轴颈转动副在什么条件下自锁?
五.作图题(5分)
图示为简化了的叶片泵结构图,转子1为主动件,绕B点作定轴转动,叶片3绕A点定轴转动,圆柱套折叠浴巾架2相对构件1,3可相对运动,试绘制机构示意图。
六.计算题
1.重量2-氯-5-氯甲基噻唑G=40N的滑块1,在倾角的驱动力P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等速运动。接触面间摩擦系数f=0.286,试用图解法求力P。
1. 图示为凸轮-杠杆机构的运动简图。凸轮1为原动件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杠杆2提起重物Q=150N,设摩擦角ψ=15°,摩擦圆半径ρ=5㎜,试作:
1) 直接在图上画出各运动副处总反力的方向(符号、下标要写清楚,如);
2) 写出杠杆2浴帘挂钩的力平衡矢量方程式,并画出力多边形
(不考虑构件的重量和惯性力,高副接触处的摩擦角约为15度,两个转动副处的摩擦圆已绘出,如图示)
2.试画出机构中各运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注明下标)
3. 图示双滑块机构的运动简图,滑块1在驱动力P的作用下等速移动,转动副A、B处的圆为摩擦圆,移动副的摩擦系数f=0.18,各构件的重量不计,试求:
1. 不计摩擦时所能克服的生产阻力Q0;
2. 考虑摩擦时所能克服的生产阻力Q;
3. 机构在图示位置的瞬时机械效率η。
建议取力比例尺。 (15分)
4.图示四杆机构中,P为驱动力,Q为阻力。虚线所画之圆是摩擦圆,摩擦角为φ,试在图中画出各运动副中的总反力的作用线和方向,并标明力的代号。(如:R41,R21等)
5. 已知图a)所示凸轮机构,虚线小圆为摩擦圆、摩擦角φ=10°(图旁已给出),凸轮1上作用有驱动力矩Md使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摆杆2上作用有阻力Pr。画出全部运动副中约束反力的作用方向线(必须标注力的脚标)。
6. 图示楔块机构,已知:P为驱动力,Q为生产阻力,f为各接触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试作:
(1) 摩擦角的计算公式φ= ;
(2) 在图中画出楔块2的两个摩擦面上所受到的全反力R12, R3两个矢量。
7.图示为摆动从动件偏心圆盘凸轮机构的运动简图,已知凸轮逆时针转动,Q罚生产阻力,转动副A,C的摩擦圆及B点处的摩擦角φ画于图上.试作:
1.在图上画出运动副反力R32, R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