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是什么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的红外线,科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益无害的是占太阳能量60%的不可见红外光,其中波长5.6-15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的生长极为重要。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他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体所吸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加人速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加速供给养分和酵素,促进身体健康。
远红外线的特点
(1)远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线,具有光线的直进性、穿透性和反射性,辐射力强,具有选择性,可以对被辐射体直接加热,而周边的其它物体则不受影响。所以它的加热目标高度集中,加热效果良好。在这一点上与微波加热相似。ir油墨
(2)当物体的吸收波长位于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内时,远红外线照射物体,可产生共振效应与温热效应,使物体升温。
(3)远红外线具有很强的渗透性(穿透性),能使对象物的各个层次(表层、浅层、深层视频显示器)同时受热升温。当被用采硫化橡胶时,则硫化反应进行得既迅速(因为无需由表及里的传热)又均匀,效果胜过传统的介质(蒸气或空气)传热。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原理及作用
远红外光除了由太阳发出外,也可以由烧热的砂土或石放射出来,所以用瓦煲煮饭特别香软,以砂土烤熟栗子也特别香甜可口。
远红外线对身体有什麽好处?
A.令水份子活性化,提高身体的含氧量
    人体约70%是水分,血液的水分比率更高达80%。若血气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子便集结成惰性水(即四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不能通过细胞膜。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产生
共振,变成独立水分子(即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提高身体的含氧量,细胞因而能恢复活力,精神更畅旺、头脑更灵活,进而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B.改善微循环系统
    独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细胞之间,再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令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微丝血管开放愈多,心脏的压力便可减少,微丝血管的功能是向人体60兆个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若微循环系统出现毛病,会导致多种毛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关节炎、四肢冰冷麻痹等。成年人微丝血管的总长度可围绕地球三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可见其重要。
C.促进新陈代谢
    微循环系统若得到改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便可迅速排出体外,减轻肝脏及肾脏的负胆。这些废物包括引致癌症的重金属;引致疲劳及老化的乳酸、游离脂肪酸和皮下脂肪;引致高血压的铀离子,以及引致疼痛的尿酸。
D.平衡身体的酸碱度
    远红外线能净化血液,改善皮肤质素、预防因尿酸过高而引致骨络关节疼痛。远红外线的产品包括内衣裤、护腰、护膝、床垫、枕垫和被等。主要的功能是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的血液循环,预防酸痛不适,消除疲劳,以及预防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炎、腰痛、手脚麻痹等。消费提醒:由于室内的有害气体是一个缓慢的释放过程,即使有再好的空气净化产品,人在封闭的室内时间过长,也易导致一些病症。消费者在选择上述产品的时候,尤其对于新装修的用户来说,要时常注意开窗通风,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这才是我们的健康之本。
远红外线的作用
1、远红外线在人体内的吸收
人体皮肤可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包括棘细胞层和基层细胞层),真皮又有乳头层和网状层,皮肤总厚度为锚杆挡墙0.5—4毫米,平均为2毫米。
利用光电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带血管的皮肤的基本构造。表皮不含血管,真皮包含了许
水过滤板多小动脉、毛细管和小静脉网络。毛细管是类似发针一样的环路,它们把营养物质带到真皮和表层的接合处,从而在该处更新细胞。毛细血管壁实际上是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的场地。远红外线进入人体前,要受到皮肤的反射,反射率平均为0.34
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取决于远红外线的波长和皮肤的状态。人体皮肤含70%的水。水是远红外线的良好吸收体。因此,人体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光谱近似于水,即2.5—4微米和5.6—10微米两个吸收峰。根据匹配吸收理论,当远红外线的波长和被辐照物体的吸收波长相对应时,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3微米以上的远红外线恰与皮肤的吸收相匹配,形成最佳吸收。
远红外线在人体中的穿透深度,是指进入人体的红外线的强度下降到起始强度50%时深度。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穿透深度约为1厘米,而远红外线则仅为0.05—1毫米。远红外线的波长愈长则穿透性愈差。由此可见,远红外线的绝大部分能量均被浅层皮肤吸收(角质层和透明层吸收了约60%以上),所以远红外适用于浅表性疾病。但这并不妨碍深部的疾病,因为可以通过介质传导,细胞共振和血液循环使疗效到达组织深部。
近红外线穿透深度较深,可直接到达10毫米左右。此处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末梢,
又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极广的经穴所在地,这就给中西医结合领域里应用红外技术开辟了新天地。例如红外经穴疗法、红外光针、红外信息仪都是很好的实例。
2、远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当远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是红外的热效应。
由于远红外的热效应,遂引起了一系列生理效应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这里应特别指出的,红外区域光子能量(1.6—0.001电子伏特)不能激活分子的电子能级,所以不能象紫外线那样使物质发生电离。红外辐射只能激活分子的振动能级。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电子伏特以下。也就是说,由于远红外能量形成分子的原子键能量小,因此不能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尽管如此,在远红外光子,特别使2—6微米远红外光子的作用下,使生物体的分子能级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能级,这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促进和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远红外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降低,浅小动脉、浅毛细血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3)增强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引起了体内外物质的交换失常,那么,各种疾病将不约而至。诸如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严重将会危及生命;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痛风等。通过远红外的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节神经体液机制,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4)提高免疫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保护反应,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对人体抵抗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临床观察,远红外确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5)消炎、镇痛作用机理如下:
a) 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回答反应,消除了炎症的病理过程,使原来遭到破坏的生理平衡状态加速恢复正常,提高了局部和全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能激活了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
b)红外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增加,交感神经感受能力减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病灶区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部化,加速了病灶的修复。
c) 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建立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了离子的浓度,改善了渗透压,加快了有毒物质的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了渗出物的吸收,导致炎症水肿的消退。
6)镇痛作用。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远红外的热作用,提高了痛阈,以上种种,均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远红外的生物效应,除上述的热效应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的生物效应,如远红外线与生命的关系,红外线改善微循环,活化水分子、具活化组织细胞等重要功能。
远红外线的发现
公元1800德国科学家"赫歇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外侧所围绕着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源,波长介于5.6-1000UM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究报告指出,在红外线内,对人体有帮助4-14微米的远红外线,能渗透人体内部15CM,从内部发热,从体内作用促进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
    但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长波长的远红外线出来。
自然界中的远红外线
太阳光中就含有远红外线,可是你无法在日光浴时单独的享受远红外线,但自然界中却有
某些特殊物质,本身能够吸收人体或周围能量再自行转换为远红外线放射出去。
归类有以下三种:
1.陶瓷奈米粉末 ( Ceramic Powder )
2.备长炭奈米粉末 ( Long Carbon Powder )
3.电气石奈米粉末 ( Tourmaline Powder )
远红外线的功效
1.改善微细循环
远程升级2.提升免疫系统功能
3.增加皮肤活性
4.改善关节疼痛
5.可信的密封黏胶条提高身体含氧量
6.促进新陈代谢
远红外线的实际运用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远红外线普遍被用在许多疾病的辅助上,主要是利用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而达到辅助的目的。
列举如下:
1.医疗:酸痛贴布、陶瓷健康仪。
2.工业:远红外线省油加速器。
3.纺织:远红外线织品,香港大亚洲远红外能量蚕丝被
4.美容:远红外线烤箱、远红外线瘦身舱、远红外线面膜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7:0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19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体   吸收   血管   细胞   改善   皮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