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核热工院阀门部分复习题

阅读: 评论:0

台山阀门复习题
一、判断题:
1.阀门是一种管路附件,可以用来调节介质的温度    错)
2.断流阀是一种能阻止管路中介质倒流的阀门。        对)
3.阀门的工作压力是指阀门在工作状态下的压力。        (对)
4.阀门型号表示方法中,第一单元代号J表示的是减压阀 ()
5.阀门的密封试验压力是检验阀杆与阀盖密封付密封性能的试验压力。()
6.阀门型号编制方法中,第二单元代号表示连接形式代号。(错)
7.全启式安全阀,阀瓣开启高度约为喉径的1/4。(对)
8.微启式安全阀,阀瓣开启高度约为喉径的1/4。(错)
9.阀门控制系统通常是按控制系统中驱动装置的动力源来进行分类的。(对)
10.阀门驱动装置中,执行机构一般分为电动、气动、液动三种类型。  (对)
11.核级阀门的安全分级中,安全四级的要求是核电站部件的最高要求。(错)
12.核级阀门的抗震分类中,抗震一类要求在发生安全停堆地震时,仍能保持其安全功能的设备。      (对)
13.核级阀门,阀杆密封一般采用双层填料中间引漏的结构型式。(错)参考P98倒数二段,我理解的应该是有两种方式)
14.暗杆闸阀的阀杆在阀门开启或关闭时,是不向外移动。(对)
15.弹簧微启式安全阀,一般仅在阀座上装配调节圈。(对)
16.核电站稳压器上一般只需装设一个安全阀就可以了。(错)
17.阀门内部泄漏的主要原因是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封被损坏。 (错) 仅参考:百度解释:阀门的内泄漏是指启闭件与阀座两密封面间的接触处有泄漏,也就是熟话说的关不严。
18.通过阀盖与阀杆之间间隙的介质泄漏称为内漏。    (错) 仅参考上条解释
19.带有电磁装置的脉冲安全阀,当电源中断时,安全阀将不能正常动作。(错)
20.扭矩限制器的作用在于当阀门开启或关闭行程结束时,切断电机电源,停止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动作。  (错)
二、单选:
1.阀门种类很多,按用途分(    C  )是错误的。
A.关断阀类B.调节阀类C.取样阀类D.保护阀类
2.高压阀门的公称压力为(    C  )。
A.PN2.56.4MPaB.PN1.6MPaC.PN1080MPa油门拉线D.PN100MPa
3.太阳能沼气用于防止超压保护的阀门有(  C    )。
A.减压阀B.断流阀C.安全阀D.止回阀
4.阀门按其(  B    )的不同分为球形阀、闸板阀、针形阀和蝶形阀。
A.结构型式B.用途C.温度D.压力
5.下列哪一种蝶阀门的密封面最易擦伤?   A    )。
A.中心对称板蝶阀B.单偏心密封蝶阀C.双偏心密封蝶阀D.三偏心密封蝶阀
6.下列哪一种阀门不具有接通和截断介质的能力?(  D    )。
A.闸阀B.旋塞阀C.球阀D.安全阀虹膜识别芯片
7.下列哪一种阀门是双向阀(即介质可以从任一端流入)?(  A    )。
A.中心对称的蝶阀B.截止阀C.调节阀D.安全阀
8.下列哪一种阀门可以自动防止介质倒流?(  C    )。
A.截止阀B.单闭合效应的断流阀C.止回阀D.安全阀
9.下列哪一种阀门具有过流量保护能力?(  D    )。
A.断流阀B.减压阀C.调节阀D.安全阀
10.下列哪一种阀门可以有排水阻汽的作用?(  D    )。
A.断流阀B.减压阀C.安全阀D.疏水阀
11.阀门电动装置中的行程控制机构的作用是(  C    )。
A.保证阀门开到要求的位置B.保证阀门关到要求的位置C.保证阀门开、关到要求的位D.都不是
12.全启式安全阀阀瓣的开启高度为阀座喉径的(  C    )。
A.1/2B.1/3C.1/4D.1/5
13.高温阀门的工作温度为( D      )。
A.-100℃≤t-40B.-40℃≤t120C.120℃≤t450D.t540
14.阀门型号表示方法中,第一单元代号J表示为(  B    )。
A.闸阀B.截止阀C.减压阀D.球阀
15.卧式升降式止回阀只能安装在(  A    )。
A.水平管路上B.垂直管路上C.向上倾斜管路上D.sb4向下倾斜管路上
16.对于介质为液体的安全阀,一般排入(  A    )。
A.密闭系B.大气C.专用密闭收集系统D.都可以
17.安装在一回路稳压器上的每组先导安全阀由保护安全阀和隔离安全阀串联组成,正常运行时(  D    )。
A.保护安全阀开启,隔离安全阀关闭B.保护安全阀关闭,隔离安全阀关闭C.保护安全阀开启,隔离安全阀开启
D.保护安全阀关闭,隔离安全阀开启
18.双效应蒸汽自动断流阀的功能是(  C    )。
树脂抛光轮A.只有断流功能B.只有止回功能C.断流和止回功能都有D.只有节流功能
19.下列不属于驱动阀的是   E    )。
A.蝶阀B.球阀C.闸阀D.截止阀E.减压阀
20.电厂中常见的闸阀按照闸板的结构形式可分为(  C    )闸阀、平行式闸阀两大类。
A.直角式B.升降式C.楔式D.明杆式
三、问答题:
1、试说明密封面损伤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答:原因:1、启闭阀门时过猛,使密封面擦伤。2、由于机械或水力冲击的原因,引起启闭件的敲击现象。3、不适合作调节的阀门用作节流。4流体含有悬浮物质。5、进出口压差过大。6、流体汽蚀、化学腐蚀、冲蚀等。
  防止措施:1、不要用截断阀来调节流量。2、启闭时尽可能的缓启缓闭。3、对止回阀等
当流体推力不足时,需现场监听。4、保证阀门传动机械的润滑。5、控制水质。6、避免温差、压差过大。
2、说明什么是水弹?
答:对高压蒸汽管路当符合下列条件时:阀门出口管道上斜;阀门急开。高压蒸汽流出阀门后,将使阀门下游迅速积聚形成“海浪”,并推动积水象子弹一样飞射,击伤(破)下游管线和设备。这种现象叫做水弹,其破坏具有方向性。(水锤现象包括水弹和爆炸,知道即可)
3、简述先导式安全阀的工作原理。
答:结合课本P42页图进行分析理解。
1)、被保护设备压力低于中间开启压力P1时,控制板推压R1,使之开启,这样主活塞上端面与保护设备相连通。主阀关闭。
2) 、压力增加达到中间开启压力P1时,R1关闭,R2也关闭。由于主阀活塞上端面仍受压力p1作用,因此主阀保持关闭状态。
3) 、当压力等于整定压力PT时,R2开启,使得阀门活塞上端面向大气排放,因此在被保持设备的流体作用下阀瓣被提升。主阀立即打开。导阀排水量与主阀活塞位移量密切相关。
4) 当压力下降,达到中间关闭压力P2时,R2重新关闭。主阀保持开启状态。
5) 当压力下降达到关闭压力PF时,r1开启,将主活塞上端面与被保护设备相连通,主阀关闭。
4粉底原料、简述先导活塞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答:结合课本P55页图进行分析理解。
      先导活塞式减压阀在管路系统中工作时,首先由进入阀内的高压流体,从进口导压管经过先导阀进入活塞环上端,活塞受到一个压力下降,通过传动杆推开阀瓣,使减压阀打开某一个开度,此时已经进入阀内的高压流体便从打开的缝隙中流过,流体受阻降低压力后进入阀的出口腔,这时一股减压后的流体通过出口导压管回到先导阀受控装置调压弹簧座的下端。如果出口压力高于调节值(即要求值),则上面的弹簧被托起,带动传动杆从
而关小先导阀,使进入活塞上端的流体压力降低些,活塞相应上升,主阀的阀瓣相应的关小了些,使进口的高压流体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降低压力,来满足出口压力的要求。如果出口压力低于要求值,则进行相反的动作,加大主阀的开度。从而来满足设定的减压要求。 (书上没到,纯属个人理解,你们可以再结合图理解看看,有不同理解的可以交流哈)
5、行程结束控制器及扭矩限制器具体作用是什么?(这里个人认为应该是限止器)
  答:行程结束控制器的作用是当阀门开启或关闭行程结束时,切断电机电源,停止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动作。扭矩限止器的作用是保证电机故障过载时或者在需要获得持续负载的情况下,在操纵完成时停止转动。
6、闸阀可分为哪几种型式?请简述闸阀的特性和使用范围。
  答:闸阀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斜座楔式单板闸阀、斜座楔式双板闸阀、平行双板膨胀式闸阀、平行双板楔止式闸阀。
    闸阀的特性是流体阻力小,具有一定的调节性,密封性能较截止阀好,便于安装,明杆
式尚可根据阀杆升降高度调节启闭程度。缺点是结构较截止阀复杂,密封面容易磨损,不易修理。闸阀适于制成大口径的阀门,除用于蒸汽、油品等介质外,还是用于含有颗粒固体及粘度较大的介质,并适用于作放空阀和低真空系统阀门。
7、简述稳压器脉冲式安全阀的工作原理。
答:结合课本P45图进行分析、理解。
1)初始状态:脉冲阀和主安全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2)稳压器压力超过整定值时,脉冲阀打开,使主安全阀控制腔内排放介质,将主安全阀打开,卸压。
3)当压力将到整定值以下时,脉冲阀关闭,主安全阀关闭,停止卸压。
4)当电磁铁停电时,依靠弹簧可以正常工作。
(这个解释相对简单,大家可以结合书上的说明进行理解)
8、简述调节阀的功能?调节阀采用双阀瓣结构有何好处?
答:调节阀的功能是根据收到的外部指令(手动的或电动的或气动控制的指令),通过改变通道截面来调节流体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调节阀采用双阀瓣可以减小流体对阀瓣的推力,因此可以简便、灵活和准确的操纵阀杆进行调节。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3:4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1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阀门   压力   开启   流体   闸阀   关闭   介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