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
1.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明显的分选现象。( ) 2.突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
3.突出的煤破碎程较度高,含有大量的块煤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
4.压出空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
5.突出可能无孔洞或呈口大腔小的楔形孔洞。(× )
6.突出矿井 ,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 7.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突出矿井的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
8.经评估认为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应当对开采煤层及其他可能对采掘活动造成威胁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 )
9.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掘进时,地质测量部门提前进行地质预测,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及时验证提供的地质资料,并定期通报给煤矿通风队和采掘区(队);遇有较大变化时,随时通报。( ×)
10.突出煤层内进行采掘作业时,可以采用水力采煤法采煤。(× )
11.采煤工作面尽可能采用刨煤机或浅截深采煤机采煤。( ) 12. 突出煤层的任何区域的任何工作面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13. 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
14. 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应当避开邻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 )
15. 瓦斯喷出区域和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可以不采用压人式。(× )
16. 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回风侧不得设置调节风量的设施。( )
17.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可以布置2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 )应急调度
18.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安装、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必须采取预防煤体垮落而引起突出的措施。( )
19.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中。( )
20.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
21.井巷揭穿突出煤层的地点应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 )
2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无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时,可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2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应留煤(岩)柱。(× )
24.采取金属骨架措施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时,揭穿煤层后,应拆除或回收骨架。(× )
25.发生瓦斯突出事故时,应及时佩戴过滤式自救器。( ×)
26.在有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可采用松动爆破作为防突措施。( )
27.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用下行通风。( )
28.煤层突出的危险性随煤层含
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
29.断层等地质构造带附近易发生突出,特别是构造应力集中的部位突出的危险性大。( )
30.煤层顶底板与煤层的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煤与瓦斯突出没有关系。(× )
31.开采保护层之前,一般应首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 )
32.地质构造应力集中是突出的必要条件。( )
33.随开采深度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加。( )
34.煤与瓦斯突出分布不受地质构造限制。(× )
35.在突出矿井开采煤层时,必须首先开采保护层。( )
36.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必须安设防突反向风门。( )
37.防突措施分为区域性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两类。( )
38.开采深度增加,突出危险性减小。(× )
39.开采保护层时,应同时抽采被保护层的瓦斯。( )
40.在突出煤层的无突出危险区内进行采掘作业时,可以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
41.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可以使用架线式电机车。(× )
42.清理突出的煤炭时,应当制定防煤尘、防片帮、防冒顶、防瓦斯超限、防火源的安全技术措施。( )
生铁冶炼
43.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 )
44.突出矿井应当编制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
45. 在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可以不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
46. 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47. 在突出煤层中,未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
48. 开拓前区域预测结果仅用于指导新水平、新采区的设计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工程的揭煤作业。( )
49. 开拓后区域预测结果用于指导工作面的设计和采掘生产作业。( )
50. 区域预测结果应当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确认。( )
51. 所有区域防突措施均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批准。(× )
52. 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结果应当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
53. 煤层瓦斯风化带为无突出危险区域。( )
54. 开采保护层时,应优先选择下保护层。(× )
55. 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均应当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 )
5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的条件下进行采掘作业。( )
57. 在揭煤工作面用远距离爆破揭开突出煤层后,若未能一次揭穿至煤层顶(底)板,则仍应当按照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执行,直至完成揭煤作业
全过程。( )
58. 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不能按照石门揭煤工作面的各项要求和方法执行。(× )
59. 判定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各指标临界值应根据试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参照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临界值。( )
60. 工作面防突措施是针对经工作面预测尚有突出危险的局部煤层实施的防突措施。其有效作用范围一般仅限于当前工作面周围的较小区域。( )
61. 立井揭煤工作面可以采用水力冲孔防突措施。(× )
62. 斜井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应当参考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进行。( )
63. 水力冲孔措施一般适用于打钻时具有自喷(喷煤、喷瓦斯)现象的煤层。( )
珍珠岩助滤剂64. 揭煤工作面施工的钻孔,不能穿透煤层全厚。(× )
65. 开采突出煤层时,工作面回风侧可以设置调节风窗。(× )
66. 石门和立井揭煤工作面煤体固化措施适用于松软煤层,用以增加工作面周围煤体的强度。( )
67. 若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遇到落差超过煤层厚度的断层,应按石门揭煤的措施执行。( )
68. 排放钻孔的直径越大,有效排放半径越小。(× )
69. 暂停冲孔时,不能退出钻杆,以防止煤、水、瓦斯突然喷出伤人。(× )
70. 水力疏松后的允许推进度,一般不宜超过封孔深度,其孔间距不超过注水有效半径的两倍。( )
71. 采煤工作面松动爆破时,可以不按远距离爆破的要求执行。(× )
72. 检验孔的深度应当大于防突措施钻孔。(× )
73. 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 )
74. 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工作面放炮和无人时,反向风门必须关闭。( )
75.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可以进行采掘活动。(× )
76.充填法管理顶板时,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小。( )
77.矿井瓦斯涌出量与工作面回采速度成反比。(× )
78.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有瓦斯喷出现象,则该区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
79.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供电。( )
80.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时间,可以选在瓦斯涌出量较小的一个月份进行。(× )
81.专用排瓦斯巷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但可以设置电器设备。(× )
82.采煤工作面大面积落煤也会造成大量的瓦斯涌出。( )
83.地面大气压的变化不会影响井下瓦斯的涌出。(× )
84.用局部通风机排放瓦斯应采取“限量排放”措施,严禁“一风吹”。( )
85.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必须严
格执行“一炮三检”的瓦斯检查制度。( )污水止回阀
86.掘进工作面断面小、落煤量小,瓦斯涌出量也相对较小,瓦斯事故的危险性较小。(× )
87.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与工作面采煤工艺无关。(× )
kuse006
88.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进行鉴定工作。( )
89.煤层瓦斯含量越大,瓦斯压力越高,透气性越好,瓦斯涌出量就越高。( )
90.瓦斯是无气体,但人可以通过嗅觉器官感知瓦斯的存在。(× )
91.空气中的瓦斯只能依靠检测仪器来测定。( )
92.在一定温度下,瓦斯压力升高,煤吸附瓦斯量将大幅度增加。( )
93.煤层的围岩致密,瓦斯容易保存。( )
94.瓦斯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瓦斯易在巷道上部积聚。( )
95.邻近煤层瓦斯涌出开始于工作面开采一定距离,老顶初次来压之前。(× )
96.落煤放散的瓦斯量虽然较少,但在一些特殊地点也会形成瓦斯积聚。( )
97.矿井瓦斯涌出量通常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两个参数来表示。( )
98.多煤层开采时,相邻煤层越多,含有的瓦斯量越大,距离开采层越近,则矿井的瓦斯涌出量越大。( )
99. 落煤放散的瓦斯量虽然较少,但在一些特殊地点也会形成瓦斯积聚。( )
100. 抽放钻孔直径越大,其抽放有效半径越大。( )
101. 煤层卸压后透气性明显增大。( )
102. 干式瓦斯泵比湿式瓦斯泵的安全性能更好。(× )
103. 预抽煤层瓦斯后,突出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应小于该煤层始突深度的原始煤层瓦斯含量。( )
104. 煤层透气性系数越小,抽放瓦斯越容易。(× )
105.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可以安设在回风巷道内。(× )
106.干式抽放瓦斯泵吸气侧管路系统中,必须装设有防回火防回气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装置,并不定期检查,保持性能良好。( )
107. 井下临时抽放瓦斯泵站可以不安设计量装置。(× )
108.钻孔封孔越严密,越有利于提高抽放效果。( )
109. 预抽煤层瓦斯可以降低和消除突出危险。( )
110.回采工作面预抽煤层瓦斯时,抽放钻孔应控制整个预抽区域并均匀布孔。( )
111. 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有效性指标,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 )
112. 瓦斯突出与瓦斯喷出都属于矿井瓦斯的普通涌出方式。(× )
113. 矿井开采强度越大,其瓦斯涌出量越大。( )
114.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逐渐变小。( ×)
115. 井下瓦斯泵站排放瓦斯管路出口栅栏设置的位置是上风侧距管路出口5米、下风侧距管路出口30米,两栅栏间禁止任何作业。( )
细水雾喷头116.井下抽放的瓦斯引排到总回风巷后
,必须保证稀释后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75%。( )
117. 一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时,可以不采用抽放瓦斯措施。( ×)
118. 抽放正、负压管路都应安设自动放水器。( )
119. 水力压裂、松动爆破 不属于人工卸压措施。( ×)
120. 金属材质的瓦斯管路应进行防腐处理。( )
121. 抽放计量器具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122. 瓦斯是一种洁净的能源。( )
123.矿井瓦斯抽放是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管道造成的正压将煤层中存在或释放出来的瓦斯抽出来。(× )
124. 抽放瓦斯是防止瓦斯事故的治本措施。( )
125. “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是瓦斯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 )
126. 治理瓦斯要体现“掘、抽、采”平衡的原则。( )
127. 选择瓦斯泵的基本原则是“越大越好”。 (× )
128. 抽放管路系统巡检是抽放瓦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129. 钻孔封孔深度越深、封孔段越长,越不容易漏气。( )
130.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
131. 本煤层顺层交叉布孔可以提高预抽效果。( )
132.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首先开采的煤层瓦斯涌出量小。(× )
133. 矿井瓦斯中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
134. 采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瓦斯涌出量较大。( )
135. 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 )
136. 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 )
137. 煤层突出的危险性随煤层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
138. 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 )
139. 降低封闭区域两端的压差可以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 )
140. 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该区仍按低瓦斯矿井管理。(× )
141.抽放瓦斯的目的之一是开发利用瓦斯资源,变害为宝。( )
142. 一般来说,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可以采用抽出式通风。(× )
143. 抽放瓦斯管路安装完毕后,要进行系统的检漏试验。( )
144. 有其他可燃气体的混人往往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 )
145. 因为粉尘是固体,所以飘浮在空气中的煤尘不会降低瓦斯的爆炸下限。(× )
146. 惰性气体的加人可以升高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其上限。( )
147. 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通常首先发生在上隅角处。( )
148. 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煤层或采空区,在采用通风方法处 理瓦斯不合理时,应采取瓦斯抽放措施。()
149.“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装药后、爆破前均必须检查瓦斯。(× )
150.煤层瓦斯含量是矿井瓦斯涌出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
151.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