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基础知识课件
1、无线电的发现与发展吸音海绵
无线电的通信起源可以追朔到100多年前的无线电的发现。1831年,英国法拉弟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并于1873年建立了完成的电磁波理论。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利用电磁波成功地进行了莫尔斯电码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发展了无线电,开创了人类开发利用无线电的新纪元。无线电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步被人类所认识,并被广泛运用于国防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购置马可尼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开办了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所属军用无线电报学堂。
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是由无线电专家刘瀚1926年10月1日在哈尔滨创办的。 早期,国际无线电管理机构划分了专门的无线电频率用于海上船舶遇险呼救,呼救信号是SOS。
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的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并试验播出,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2、什么叫无线电
无线电对无线电波使用的通称。是一门专门研究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各种信息的技术学科。
3、什么叫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它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以3×108米/秒(光速) 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向各个方向传播。其频率一般为3KHz-300GHz。 4、什么是无线电波段nhdt-471
无线电波根据波长和频率,可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波段(也称频段)。长波,主要用于导航,引导舰船和飞机按预定线路航行。中波作为大众媒介的信息渠道,我们平时就是在这个波段收听本地广播电台的中波节目。短波作为远距离通信频率。超短波作为电视的信使。此外,还有一部分用于高质量的调频广播。
长波,指波长为1000~10000的无线电波。长波传播时,具有传播稳定优点。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绕地球表面以电离层波的形式传播,作用距离可达几千到上万公里,此外,在近距离(200至300公里以内)也可以由地面波传播,主要用于对潜艇的通信和远洋航行的舰艇通信等。
中波,指波长为100~1000米的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广播、导航和通信等方面。中波传播兼有长波和短波传播的某些特点。它既可以沿地表面绕射传播,也可以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
短波:是指波长在100~10米范围内的无线电波。短波可以沿地面以地波方式传播,也可通过电离层反射以天波方式传播。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依靠电离层来反射传播的。广泛用于远距离通信和广播。
微波,是使用波长在0.1毫米至1米之间的无线电波。微波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超短波,指波长从1米到10米的无线电波。主要依靠空间波传播。用于导航、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电离层散射通信、固定和移动通信业务等。
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损耗越大,反射能力越强,绕射能力越低。
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其波长越短;无线电波的频率越低,其波长越长。
5、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有四种主要传播方式,即地波、天波、空间波和散射波。
地波: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地波,又叫表面波。电波的波长越短,越容易被地面吸收,因此只有长波和中波能在地面传播。
天波:经过空中电离层的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叫天波。短波(即高频)是利
槐木可以做防腐木吗
用电离层反射传播的最佳波段。利用电离层反射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输。
空间波: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统称为空间波,其传播情形主要取决于对流层和地面。超短波通常是利用空间波来传播的。顶网
散射波: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传播的电波,其传播情形主要取决于对流层或电离层。利用散射波可实现超短波中距离和远距离通讯及雷达的远程侦察。
在中波、短波和长波传输过程中,长波最为稳定。
6、无线电频率资源的特性
无线电频率既有一般自然资源属性,又有它自身特殊的固有属性。无线电频谱的属性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无线电频谱是自然资源,属国家所有;从世界范围来讲,无线电频谱又是一项人类共享的自然资源。二是无线电频率还有的它固有特性有6个方面。
有限性。由于较高频率上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业务的不能无限地使用较高频段的无线电频率,目前人类对于3000GHz以上的频率还无法开发和利用,尽管使用无线电频
谱可以根据时间、空间、频率和编码四种方式进行频率的复用,但就某一频段和频率来讲,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使用频率是有限的。
排他性。无线电频谱资源与其他资源具有共同的属性,即排他性,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频域内,一旦被使用,其他设备是不能再用的。
复用性。虽然无线电频谱具有排他性,但在一定的时间、地区、频域和编码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可以重复使用和利用的,即不同无线电业务和设备可以频率复用和共用。
非耗竭性。无线电频谱资源又不同于矿产、森林等资源,它是可以被人类利用,但不会被消耗掉,不使用它是一种浪费,使用不当更是一种浪费,甚至由于使用不当产生干扰而造成危害。
固有传播特性。无线电波是按照一定规律传播,是不受行政地域的限制,是无国界的。
易污染性。如果无线电频率使用不当,就会受到其他无线电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干扰其他无线电台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使之无法准确、有效和迅速地传送信息。
7、无线电的用途
无线电的最早应用于航海中,使用摩尔斯电报在船与陆地间传递信息。现在,无线电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包括无线数据网,各种移动通信以及无线电广播等。
以下是一些无线电技术的主要应用:回生电阻
钢框胶合板模板 广播调幅广播可以传播音乐和声音。调幅广播采用幅度调制技术,即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则电台发射的能量也越大。 这样的信号容易受到诸如闪电或其他干扰源的干扰。调频广播可以比调幅广播更高的保真度传播音乐和声音。对频率调制而言,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对应发射信号的频率越高。调频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频段越高,其所拥有的频率带宽也越大,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台。同时,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的传播也越接近于光波直线传播的特性。调频广播的边带可以用来传播数字信号如,电台标识、节目名称简介、网址、股市信息等。在有些国家,当被移动至一个新的地区后,调频收音机可以自动根据边带信息自动寻原来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