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第27卷第12期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 107
经验交流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
张 庆,李革臣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池充放电曲线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锂离子电池充电后期恒压充电阶段所充入的容量所占总容量 的比例很小,而且所用时间相对较长,充电效率很低的结论,所以应在编程表中对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间进行限制;通过对电池不同SOC(电池荷电状态)所对应的交流内阻的测量可知,电池的交流内阻随电池荷电状态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SOC(电池荷电状态);容量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241(2008)12-0107-03
The 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ion Battery
ZHANG Qing, LI Ge-chen
(Automation Colleg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ge/discharge cur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ata,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harged capacity during the
last stage of the charging process is very limited, and the time is much longer, therefore, the operator should limit the time of constant voltage charging process in the programming table.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AC impedance i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attery’s state of charge.
Keywords: Li-ion battery; 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state of charge; capacity
1 引言
脱毛机胶棒锂离子电池因其端电压高、比能量大、充放电寿命长、放电性能稳定、自放电率低和无污染等优点[1-2],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特性,一般是指锂离子单体电池的特性,如不同电流下的充放电特性、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特性等[3-4]。本文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阻的变化以及充放电容量也作为考虑因素,对锂离子电池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2 锂离子电池特性
试验选用的电池为SONY NP-510锂离子单体电池,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LiCoO2负极主要为C,正极系统反应方程式如式1所示;负极系统反应方程式如式2所示[5]。
−+−++ ← → xe xLi C Li LiC x
1充电
放电 (1)2
2
1LiCoO xe
xLi
CoO
Li x ← → +−
+
−充电
放电
(2)
收稿日期:2008-07-18
整个电池系统的反应方程式如下式3所示。
工业氯化钙
2121LiCoO C Li CoO Li LiC x
x + ← → +−−充电
放电 (3)单体电池电压为4.2V,容量为1.25Ah,工作电压范围为3.0-4.2V。在ZM-7103电池测试系统上对电池进行充放电。
废液处理
2.1 充电实脸设计
大电流恒流充电条件描述:1.室温;2.新的电池;
3.将电池放电至开路电压为3.0V;
4.以550mA大电流进行恒流充电,充电至电池电压为4.20V,然后转为恒压充电,到充电电流小于50mA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恒压充电的实际意义。
2.2 放电试验设计
大电流恒流放电条件描述:1.室温;2.新的电池;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第27卷第12期
108 | T 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经验交流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
3.完全充饱以后进行550mA的恒流放电;
4.测量电池电压时,不关断放电回路,测量电池实
际工作电压.携带放电电流对电压的影响。
当单体电池的最低端电压低于3.0V时,停止放电。
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3 结果与讨论
3.1 充电性能
单体电池以550mA充电的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单体电池的电压在充电初期有较大上
升,之后趋向平缓。在充电后期恒压充电阶段,电池电
压保持不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按照编程表,550mA
恒流充电,在电池电压达到4.20V以后转换成恒压充电。
3.2 放电性能
单体电池以550mA放电的曲线,如图2所示。
从图2可见:电池在恒流放电条件下的工作电压变
化可分为3个阶段:①放电初期,电压下降较快;②之
后放电曲线逐渐趋于平缓,进人“平台区”。这一阶段持
续的时间与电压值、环境温度、放电倍率、电池的质量
和寿命等有关;③放电末期,曲线有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在常温下550mA恒流放电实验中,六只单体电池
的端电压随电池SOC(荷电状态)变化的数据。以10%的
容量间隔进行划分。如下表1所示。
锂离子电池的OCV(开路电压)在4.20V到3.90V
之间下降斜率较快,在3.8V前后有一个相对平缓的
放电平台,在低于3.7V以后,电压随容量下降急剧降
图1 单体电池550mA充电曲线
低到3.0V。通常情况下电池容量小于40%即认为应该
重新充电。
图2 单体电池550mA放电曲线
表1 单体电池开路电压与SOC的关系
表2 单体电池的充放电容量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第27卷第12期
桩基泥浆比重
盐酸环丙沙星凝胶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 109
经验交流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
综合考虑六只单体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如下表2所示:通过对ZM-7103电池测试系统的测试曲线的分析可以得知,恒流充电阶段充入的容量为主要部分,而恒压充电阶段充入的容量为次要部分,计算恒压充电充入的容量的平均值,大约占充入总容量的13.6%,并且,综合考虑,恒压充电阶段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在本实验中恒压充电充入的总容量小于200mAh,平均用时1小时,而恒压充电充入100 mAh平均所用只用大约17分钟,剩下的时间所充入的容量不到100mAh,而且所用时间过长。
3.3 内阻与容量的关系
锂离子电池交流内阻使用ZM-3000E电池内阻测试仪测得。将电池不同SOC所对应的开路电压值所对图3 电池内阻与SOC 的关系
应的交流内阻测得,并绘制如图3所示。
从图3可见:通过使用电池ZM-3000E电池内阻测试仪测得的电池的交流内阻随电池荷电状态的增大而增大。
4 结束语
通过对电池充放电曲线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锂离子电池充电后期恒压充电阶段充入的容量所占总容量的比例很小,而且所用时间相对较长,充电效率很低的结论,所以应在编程表中对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时间进行限制;通过对电池不同SOC所对应的交流内阻的测量可知,电池交流内阻随电池荷电状态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郭炳焜,李新海,杨松青.化学电源-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郭炳焜,徐徽,王先友,et al.理离子电池[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陈清泉,孙逢春,朱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 胡广侠.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
[5] 王志福,彭连云,孙逢春,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J].电池,2003,33(3):167-168.
作者简介:张庆(1982-),男,硕士生,研究方向:电池检测与智能控制技术。
(上接第116页)
驱动机制并简化WinSock 网络编程,网关与二级的通信系统使用了Microsoft 的基本类库(MFC) 提供的异步套接字类CasyncSocket。该CasyncSocket 类在很低程度上对WinSock API 进行了封装,它提供的低级接口几乎和WinSock API 的函数调用直接对应,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而且,它提供了事件处理函数,通过对事件处理函数进行重载,应用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对套接字发送、接收数据等事件进行处理。需注意的是,CasyncSocket只支持异步操作,不支持阻塞。
5 结束语
炼钢厂转炉二级网络控制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炼钢自动化的水平,提高了炼钢效率,本控制系统
投运以来,以其安全,方便,快捷赢得了客户的满意和支持,
提高了钢水的产量和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鸿斌等编著.西门子PLC与工业控制网络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新址,2006.
[2] 蒋东兴,林鄂华,陈棋德,等.Windows Sockets 网络程序设计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汪翔,袁辉.Visual C ++ 实践与提高———网络编程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 ]廖常初.S72300/ 400 PLC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陈建明主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新址,2006.
作者简介:袁作林(1983-),男,硕士生,主研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