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特种设备检验、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随着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范围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加强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监督检查,以改进细节,提高检测效率。基于此,本文对特种设备的特殊性能和无损检测人员的重要性以及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反相加法器关键词:无损检测;特种设备;考核质量;实践操作;重要性
半轴套管拉压机
1 特种设备的特殊性能和无损检测人员的重要性
特种设备一般可以归为机电类和承压类两大类型。其中机电类主要包括启动机械、游乐设施、电梯索道、专业机动车等;承压类主要有压力管道、气罐、锅炉压力含气瓶等设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该类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耗费,维护、保养、修复成本较高,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在社会生产使用中万无一失,必须配备专业的无损检测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维护,在设备制造、技术应用、安装质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已经具有三
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为Ⅰ级检测人员考核和Ⅱ级检测人员考核,考核机制逐渐完善,同时也获得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对检测人员进行资格管理、理论考核、技能测验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让特种设备符合相关使用标准,提高生产安全系数。自动翻板机
2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选择恰当的检测时机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选择恰当的检测时机,比如在对高强钢焊接缝的裂缝、裂纹隐患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要在熟悉压力容器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将检测时间控制在焊接作业完成后的24h内,因为焊接完成后24h内,焊接缝的材料性能还不稳定,故而需待其稳定后进行无损检测。同时,在对压力容器工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时,需根据热处理作业的完成时间来确定检测时间,确保检测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这间接性地反映出无损检测对检测时间要求比较高。若选择的检测时机不恰当,所检测的结果一方面无法对压力容器故障问题的原因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无法有效评价被检测设备、元件及装置的质量。
2.2 加强对试验现场的检查和项目部人员配置
无损检测过程中,应在检测现场和项目部配备相应的负责人,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无损检测的有效实施,如项目部负责人、质量总监、技术负责人等,以及相关公司和单位的聘用文件。在配备相关责任人员时,检测技术水平和无损检测资质证书应满足相应要求,并满足“质量体系要求”。项目或技术负责人可批准试验报告,但必须具有高级无损检测资格证书。测试负责人应相应地审查报告。未经公司许可和授权,其他人员无权审查或批准本报告。
2.3 汽轮机检测应用
汽轮机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具有较高应用频率的特种设备。在实际生产运行时,汽轮机的运行条件,具有温度高、压力高、离心力作用强、弯矩作用明显等特点,极易引起汽轮机发生质量问题。与此同时,汽轮机自身外观形状表现出不规律性,在焊缝质量检测中具有一定难度。传统检测方法,难以排查不规律区域的检测干扰问题,引起检测结果不具参考价值的问题。因此,在质量检测时引入超声波相控法,以保障检测结果的零盲区与真实性。在实际检测期间,借助CAD模型导入方法,使用聚焦法则进行检测模拟,同时引入检测仪器,在汽轮机中添加检测探头,采取横波方式、扇形扫描类型,准确获取焊缝质量问题。
对于汽轮机中规格较小的检测区,比如叶片区,使用专用探头进行检测。以汽轮机叶根探测为例,检测时以汽轮机叶片上区锁孔位置为主,查看其裂纹出现情况。探测流程如下:其一,获取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选出最优扫查方案,开展实测。其二,在汽轮机转子第四、第五级位置,叶根外侧形状不规律,存在人为形成的质量缺陷问题。其三,为保障检测的有效性,使用的探头规格为64单元,以此检测叶根全部范围,64个单元含有3个检测分区,便于查看各个方向的质量问题。3个分区中,每个分区含有24个单元,每个单元对应一组相控阵。检测完成时,能够获取120帧影像,反馈出120个聚焦的检测结果。烧结焊剂
2.4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无损检测过程中,需要按照公司质量体系中的标准进行。项目部应有相应的质量手册、程序违规、相关说明和表格卡片样式。无损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和标准记录表格和编制报告。如果合同中要求使用业主提供的表格,必须确保这些表格不违反国家标准和规定。
2.5 检查现场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结合具体的检测项目,检查相关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是否能满足现场检测的相关要求。例如,如果NDT订单中包含超声波探伤,则应在现场准备相应的超声波探伤仪,以及适合检测工件的相关标准石和对比石。在磁粉检测中,需要有相应的灵敏度样品来确定磁粉检测的综合灵敏度。在放射线检查时,需要包含相关黑白密度计,以便确定黑白放射线胶片,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樱桃采摘机>秸杆燃气炉2.6 涡流无损检测技术
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弥补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劣势,主要可以对具有缺陷的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其应用频率和判断效果较佳,同时,也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损坏及损坏的面积有多少,但这项工作并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予以探头辅助的形式,对换热管进行全面检测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可以勘察有无损坏、磨损等缺陷。目前,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仪器和设备大多从国外引进,我国在开展多项研究和调查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独立设计和勘察工作,并未达到应用效果,因此,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使用空间较为局限,使用范围较为狭窄,还需要国家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提供资金和技术保证,才能让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到达新的台阶。
2.7 确保测试过程中所有数据的真实性
在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监督检查过程中,要保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提高射线检测底片的质量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判断检测的真实性。测试报告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原始记录。如果发现测试报告中的信息与原始记录不一致,则可能会伪造测试数据,甚至可能出现未经测试的测试报告的质量问题。
2.8 渗透探伤
该技术主要是借助有渗透液来探测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需先在特种设备缺陷位置渗透相应的液体,然后将多余的液体清除,使用显像剂将被检测对象表面的缺陷呈现出来。同时,在检测技术具体应用中,检测人员需合理选择渗透剂、压力容器试块,且熟练地操作整个工序,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在结构复杂的特种设备检验中多选用该技术。但该技术局限于检测承压类设备的开口缺陷、表面损伤,不适用于输送、多孔设备材料的检测,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考核主要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因此为了突出考核管理的质量性和检测人员的技能性,应该贴近检测人员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套题选择,尽量减少纯理论概念的考试,更加侧重于行业标准、技能应用等方面的技能的提升,根据各专业级别工作实践内容进行针对性考核,制作典型缺陷试件,让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和检测,从而让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更加贴合社会需求,突出考核管理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霍强.特种设备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158-159.
[2]任桂芹.无损检测技术在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探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3):63-65.
[3]杨建文.无损检测技术在特种设备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21(0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