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中国设备
工程
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4 (下)
的复杂历程。为了对转向架各部件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估,需要将各测点的应力时间历程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编制成应力谱。本研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雨流计数法进行应力状态的循环计数处理,并分别编制了转向架各测点的应力谱,以便按等损伤原则计算其等效应力幅值。3.2 等效应力幅的计算 采用Miner 线性疲劳累计损伤法则和NASA 针对变幅加载条件所推荐的S—N 曲线形式计算等效应力幅,采用这一方法可使各级应力水平产生的损伤均得到合理的考虑,并使评估结果略偏保守。 4 转向架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
在进行疲劳评估时所采用的疲劳强度均与99%的可靠度相对应,其含义为允许发生破坏的概率为1%左右。
本研究中焊接接头的疲劳许用应力幅根据国际著名疲劳学者拉达伊在“焊接结构疲劳强度”专著中介绍的有关实验结果和方法及有关标准确定。
横向或纵向承载角焊缝、板边焊缝,不开坡口时,其许用疲劳极限为50MPa ;
横向非承载角焊缝或双面开坡口焊透的承载角焊缝,许用疲劳极限为70MPa ;
根据上述许用疲劳极限值和大应力测点部位的等效应力幅,可对这些部位的安全可靠性作如下分析和评估。4.1 动车转向架
齿轮箱吊座附近区域、电机吊座附近区域、横侧梁连接部、牵引座附近区域,小纵向梁区域和一系弹簧座旁在
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中,设备检验检测占据至为重要的位置。从某个角度来看,设备检验检测的效果直接关系着设备安全管理的质量:设备检验检测的效果越好,设备安全管理的质量越高;设备检验检测的效果越差,设备安全管理的质量越差。为了确保设备检验检测无误,需要选拔专业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的特种设备事故问题仍然较多,工作人员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效率,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特种设备比较常见,如锅炉、压力容器等。众所周知,这些特种设备非常危险,为了将
事故率降到最低,
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
李培娟,索宁宁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16)
摘要:为了降低特种设备的故障率,需要及时发现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特种设备的运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现代化的操作技能。具体探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4(下)-0075-03
需要谨慎使用各类特种设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特种设备导致的事故问题仍然比较常见,很多安全事故都与特种设备检测不到位有关。比如在2013年7月,浙江义乌某皮筋有限公司发生事故,卡车司机在乘坐电梯时,电梯突然停止无法打开。在强行掰开电梯门逃生的过程中,卡车司机不慎摔落,导致死亡。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电梯停在了三层到四层的位置,呼叫箱在三层,卡车司机无法通过正
常渠道打开电梯门,只能选择对其进行强硬处理。但是由于危险性较大,卡车司机跌入了电梯井道。之所以会发生上述事故,是因为浙江义乌某皮筋公司没有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效率非常低。在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运行375万公里时的最大等效应力幅值分别为41.44MPa 、53.78MPa 、51.60MPa 、40.18MPa 、51.44MPa 、43.67MPa ; 均小于其许用疲劳极限70MPa ,可以满足安全运行375万公里的要求。4.2 拖车转向架
横侧梁连接部、牵引座附近区域,小纵向梁区域、一系弹簧座旁和制动器安装座中间在运行375万公里时的最大等效应力幅值分别为37.84MPa 、33.44MPa 、61.45MPa 、28.3MPa 、13.84MPa ;均小于许用疲劳极限70MPa ,可以满足安全运行375万公里的要求。5 结语
根据在满轴重条件下,八通线2个往返全程动应力实测结果得出如下评估结论。
(1)动车转向架结构疲劳评估结论如下:动车转向架结构满足在八通线运用条件下安全运行375万公里的要求。
(2)拖车转向架结构疲劳评估结论如下:在八通线运用条件下拖车转向架结构满足安全运行375万公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月军.SDB-8O(B1)型地铁转向架[J].铁道车辆,2008,46(12).
t28-464
[2]吕晓俊.关于SDB-80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是否设置抗侧滚扭杆的分析[J].铁路技术创新,2014,(4).
[3]蔺高,张月军,马利军.SDB-80型转向架模块化设计[J].铁道车辆,2014,52(2).
76
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监测与诊断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4 (下)
下,浙江义乌某皮筋公司没有对其进行维护,最终出现安全事故。对此类安全事故进行调研,发现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据总数的99%左右。工作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测不到位,或存在违法操作等问题,都会加大事故出现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突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1)工作人员意识薄弱。在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原因主要包括:特种设备本身陷入不安全状态;工作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在安全事故出现时,后者往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很多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并未充分了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性质。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较高要求。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严谨认真地对待特种设备,并及时发现特种设备的潜在风险,凭借专业知识解除特种设备的风险。许多工作人员凭借经验操作,导致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效率极低。焊锡线
(2)检验操作并不规范。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避免出现违章指挥的情况。很多工作人员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时,出现了超出安全规范的危险作业行为,使自己陷入到巨大的安全风险之中。
(3)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方法不断更新。为了提高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学习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掌握多元化的检测方法。很多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并不熟悉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章程,且不了解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关键技术,不能熟练地使用特种设备。有些工作人员违反了工作规律,对特种设备进行跨领域检测,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4)外部监管力度较小。为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外部监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当前一些特种设备的检验单位管理机构混
乱,并未形成安全管理制度,对检测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岗位责任制度无法落实,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存在随意散漫的现象,违章操作和非法操作等问题时有发生。vdisk
3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方法
(1)质量检验。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时,必须要关注特种设备的质量,确保特种设备质量达到标准。以压力容器为例,在对其进行质量监测时,应该遵循既定的检测步骤,并获取压力容器的运行参数,根据其运行参数决定操作步骤,保证压力容器能够达到质量标准。
(2)机械检测。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方法。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方法处在不断更新之中。现代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判断特种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但是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上述检测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很多小型企业无法将上述检测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周期比较短,整体利润不高,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往往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人工检测方法存在弊端,需要应用机械检测方法加以弥补。
(3)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特种设备
的检验检测中。所谓无损检测方法,就是不损害被检测对象的性能,也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内部组织,
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反应变化,对其内部或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等进行检查和测试。在应用无损检测方法时,也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方法和化学检测方法两类,由于检测效果较好,其在工业发展中得到普遍应用。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液体渗透检测方法等。除了上述这4种基本的检测方法外,还可以应用涡流检测方法、声发射检测方法等。无损检测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可以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良好。
(4)安全管理。为了提高特种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需要对特种设备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处在工作实施状态,因此需要对特种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获取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路径
(1)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检测行为。为了深化工作人员对特种设备的认识,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危险性。为了使特种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处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一旦特种设备出现了故障,就会造成严重后果,阻碍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使工作人员出现安全问题。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可以降低安全风险,避免特种设备发生严重故障。
在定期检查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应该制定具体的检查计划。特种设备的检查时间间隔不同,
应该根据时间间隔的变化制定相关计划,如制定月计划、年计划等等。②应该保证检测计划的合理性。在检查时应该加大突击检查的比例,因为突击检查可以获得特种设备的实时信息和真实信息。③应该保证检测流程的严格性。工作人员要对特种设备的各项工作性能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档案之中。④应该做好隐患处理工作。如果工作人员在特种设备检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根据相关规定,说明隐患所在,并在期限内消除隐患。
(2)优化设备配置,提升检测能力。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配置应用效果,直接关系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效率,因此必须将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作为工作前提。一方面,应该科学系统地配置监测仪器;另一方面,应该购入现代化的检测仪器。想要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质量,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特种设备的内部构造越来越精密,工作人员需要把握现代特种设备的特征,掌握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步骤。相关单位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使其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3)严守程序规范,加强外部监管。在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等,并了解特种设备的结构特点,分析其使用现状和潜在危险。在检验时,工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装备和防护用品。外部监管十分必要,相关单位应该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外部监督,并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一方面,单位应该设置安全专项资金,制
定特种设备故障的紧急预案;另一方面,单位应该定期召开
77
中国设备
工程
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4 (下)
刮板细度计被广泛应用于油漆、塑料、颜料、印刷油墨、纸张、陶瓷、医药、食品等领域,主要测定涂料、漆浆、油墨和其他液体及浆状物中颜料及杂质的颗粒大小和分散程度,从而控制被分散产品在生产、存储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为适应我国上述产品的发展需要,企业对刮板细度计的检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刮板细度计现有的检定方法主要是用刀口尺检定刮板斜槽底平面的平面度,但是实际生产应用中往往不符合光隙法检定的基本条件,另外在进行示值误差检定时,点的选取没有装置去控制,因此现有仪器的配备及检定方法不能满足JJG 905—2010《刮板细度计检定规程》的相关要
求。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研制一种刮板细度计检定装置并对刮板细度计斜槽底平面的平面度检定方法进行探讨。
1 检定装置的结构组成
刮板细度计智能检定装置主要由位移传感器、测头固定装置、龙门架、支撑主架、二维平移台和龙门架、大理石工作平台、弹性推压板和0级平板等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刮板细度计智能检定装置包括位移传感机构,所述位移传感机构包括光栅传感器,测头固定装置和龙门架,
刮板细度计智能检定装置的
研制及刮板斜槽底面平面度的检定方法探讨
刘涛,董宁,姚宛廷,罗聿斌
(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刮板细度计是用来测量涂料、漆浆、油墨和其它液体浆状物中颜料及杂质颗粒大小和分散程度
光学增强器守卫的常用计量器具,为保证刮板细度计计量性能的准确可靠,研制刮板细度计检定装置对刮板细度计的主要计量性能进行测量。重点介绍了该检定装置的结构和对刮板细度计斜槽底平面度的检定方法。
关键词:刮板细度计;检定装置;示值误差
中图分类号:TH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4(下)-0077-02
光栅传感器通过测头固定装置固定在龙门架上方;机械运动机构,所述机械运动机构包括4个支撑主架、二维平移台和龙门架,4个支撑组件架固定于二维平移台下方四角,龙门架左右两侧固定于二维平移台;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大理石工作平台,弹性推压板,0级平板,0级平板固定于大理石工作平台上方,弹性推压板固定于0级平板上方。所述装置夹具机构连接于机械运动机构的二维工作台的上方,位移传感机构通过龙门架连接于机械运动机构,装置机械运动机构的二维工作台通过螺钉与龙门架连接,其夹具机构可以在机械机构的二维平移台上方通过控制水平移动,位移传感机构通过软件控制可以在龙门架顶部水平移动,其中龙门架环绕于工作台外侧且通过测头固定装置连接光栅位移传感器。智能装置支柱的数目为4个支撑主架,且可以通过调节支撑组件控制水平。2 智能检定装置设计工作原理
智能装置是利用相对法进行测量的长度测量系统。测量时,将刮板细度计安置在0级平板底座上,通过调整夹具工件装夹系统,使工件装夹系统的弹性推压板和刮板细度计的短边方向上的靠近弹性推压固体氧
板的侧面接触并压紧,在刮板细度计的长边侧有弹性压板固定以限定刮板细度计的位置平稳。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移动机械运动系统和测头固定装置,使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处于被测件相对零位正上方。根据被测件的规格,在应用软件中选择对应的程序,装置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刮板细度计的检定工作,并输出检定结果。然后导入其他项目的检测数据,最后一起生成原始记录,导出检定证书,最终实现智能检测。
3 刮板细度计斜槽底面平面的平面度和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
(1)通过光栅驱动,使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处于被测件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研项目“刮板细度计智能检定装置的研制与开发”(项目编号:20170257)资助。
工作会议,稳定现场工作秩序。参考文献:
[1]曲艺,张华,冯国行,方雁恒,石金平.一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的新方案——基于里水镇特种设备普查对特种设备检验监管工
作的思索[J].广东化工,2018,45(13):161-163.微型键盘
[2]周可荥.风险管理在防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系统性风险中的运
用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08):234-235.
[3]
把握形势 积极谋划 加快推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改革[J].机构与行政,2017,(09):50-51.
图1 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