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简答题资料

阅读: 评论:0

1、用Stokes定律讨论如何增加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      V=2 r血氧仪测试方法2p1-p2g / 9 n
Stoke’s公式可见,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黏度成反比。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愈大,动力稳定性就愈小。
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有:①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②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这就要向混悬剂中假如高分子助悬剂,在增加介质黏度;③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是不均匀的,大的微粒总是迅速沉降,细小微粒沉降速度很慢,细小微粒由于布朗运动,可长时间悬浮在介质中,使混悬剂长时间地保持混悬状态。
2、简述热原的组成、性质、除去方法
热原的组成: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因而大致可分认为热原=内毒素=脂多糖,脂多糖组成因菌种不同而不同。
热原的性质:耐热性、过滤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其他:热原能被强酸强碱破坏,也能被
强氧化剂、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如去氧胆酸钠)也能使之失活。
热原的除去方法:①高温法②酸碱法③吸附法④离子交换法⑤凝胶过滤法⑥反渗透法⑦超滤法⑧其他方法:采用二次以上湿热灭菌法,或适当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微波也可破坏热原
3、片剂制备中主要应用到哪四类辅料?各举2~3例说明
人体穴位模型片剂分为以下四类辅料:①稀释剂,例如淀粉、甘露醇、乳糖等 ②粘合剂和润湿剂,例如淀粉浆、HPMCPVP ③崩解剂,例如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等
4、简述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裂片和顶裂:压力分布不均及无聊的压缩成型性差是裂片的主要原因。另外,颗粒中的细粉太多,颗粒过干、粘合剂黏性较弱或用量不够、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能造成裂片。解决措施是使用弹性小、塑性好的辅料,从整体上提高物料的塑性,降低弹性复原率。②松片:主要原因是粘合力差,压缩力不足。解决措施是增加粘合剂的量或换适合的粘合剂。③粘冲:造成粘冲的原因是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
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解决措施是适当干燥颗粒、加适当润滑剂等。④片重差异超限:颗粒流动性不好,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冲头与模孔吻和性不好等。解决措施是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解决。⑤崩解迟缓:片剂超过了规定的崩解时限。解决措施是适当地调节压力;加适当的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⑥溶出超限:片剂在规定时见内未能溶出规定量的药物。解决措施ahi在崩解、溶出、吸收等过程调节。⑦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匀:片中差异大、小剂量药物混合不均匀,可溶性成分前一。解决措施是制合适大小的颗粒,混合均匀,采用流化床干燥等。
蜗轮滚刀
5、胶囊剂有哪些特点?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说明其理由
特点:①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②药物在体内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于丸剂、片剂等;③使液态药物固形化;④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及定位释药。
由于胶囊壳的主要囊材是水溶性明胶,因此,以下药物不能制成胶囊剂:①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使囊壁脆裂);②易风干的药物(使囊壁软化);③易潮解的药物(使囊壁脆裂);④易溶的刺激物(增强局部刺激性)。
6、滴丸剂常用基质分哪几类?举例说明
电子管功放电路
滴丸剂所用基质分两类:①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光纤器件PEG类、肥皂类、硬脂酸钠及甘油明胶等;②脂溶性基质: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及虫蜡等。
7、说明研磨法制备软膏剂时药物的加入方法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药物与基质的混合方法也不同:①药物不溶于基质时,必须将药物粉碎至细粉,可先与适量液体如液状石蜡、植物油、甘油等研匀成糊状,再与基质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②药物可溶于基质或基质中某组分时,则直接用少量基质或某组分溶解后,再与其余基质混合均匀。③药物为半固体状时,可直接与基质混合均匀。
8、气雾剂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优点:①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②由于药物在容器内清洁无菌,且容器不透光、不透水,所以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③使用方便,药物课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肝脏首过作用;④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⑤减少对创面的刺激性。
缺点:①由于气雾剂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所以生产成本高;②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因而具有致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③氟氯
烷烃类抛射剂在动物或人体内达一定浓度都可致敏心脏,造成心律失常;④易发生炸瓶。
旋转式清堵机
9、气雾剂有哪几部分组成?写出抛射剂的名称
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潜溶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矫味剂、防腐剂等)、耐压容器(玻璃容器、金属容器)和阀门系统(封帽、阀杆、橡胶封圈、弹簧、定量杯、浸入管、推动钮)锁组成。常用的抛射剂有:氟氯烷烃类(F11,F12,F14)、碳氢化合物(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氮)。
10、什么是浸出制剂?浸出制剂有何特点?
浸出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药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附或外用的药物制剂。其特点:①浸出制剂具有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浸出制剂与同一药材中提出的单体化合物相比,不仅疗效较好,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呈现单体化合物所不能起到的效果;②浸出制剂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低;③浸出制剂由于在浸出过程中除去了组织物质和部分无效成分,如酶、脂肪等,不仅减少了剂量,提高了疗效,而且方便服用。
11、影响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的因素有哪些?
①浸出溶剂:常用水和乙醇,水一般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水的硬度对浸出有影响;②药材的粉碎粒度:为增大扩散面积,提高扩散速度,药材须粉碎,但粉碎太细也会影响浸出效果;③浸出温度: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但温度太高会破环有效成分;④浓度梯度:浓度梯度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浸出时尽可能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⑤浸出压力:提高浸出压力有利于加快浸润过程,使较早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⑥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速度:运动速度加快,能使扩散边界层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而有利于浸出过程;⑦新技术的应用:如利用超声波、电磁场等课提高浸出效果。
12、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是采用特殊的吸附剂,从中药复方煎药中有选择地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缩小剂量,提高中药内在质量和制剂水平;②减小产品的吸潮性;③可有效去除重金属,既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也解决了中药重金属超标的难题;④具有较好的安全性;⑤大孔树脂具有再生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
点。
13、超临界技术对中药材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的原理是什么?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药材中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性来达到分离提纯的技术。超临界流体是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非凝缩性高密度流体,它的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点。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成正比关系,而密度可通过压力的变化在大范围内变化,从而可有选择地溶解目的成分,而不溶解其他成分,从而达到分离纯化所需成分的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3:5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1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浸出   提高   解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