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阅读: 评论:0

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    剂型(药物剂型):为适应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为药物 剂型。
3、    药物制剂:在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为药物制剂。 亦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 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4、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 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    药物动力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 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 供了量化的控制指标。
6、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它由权威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 药典委
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 ChP.201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9、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的药品。
10、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 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    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    分配系数(P):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5
一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变;"c7
13、    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    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7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
移动。
1&主动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通常不能
透过微孔,且脂溶性小,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透过生物膜转运,这种过程成为 主动转运。
19、促进扩散:指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帮助,
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差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20、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1、溶出速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药量。
22、药物的分布: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体内各脏器组织
(包括靶细胞)的过程。
23、表观分布溶剂: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状态时,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
的比值。是按照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
24、    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25、    胎盘屏障:由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
26、    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在机体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 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
27、    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隔室模型: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29、    消除: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30、    消除速度常数离线浏览(k)大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其速度 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 为时间的倒数。
31、    生物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32、    清除率C1)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 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是表示机体或组织器官中清除药物的速率 或效率的药动学参数。
33、    生物利用度: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 出现的相对速率。
34、    粉体:指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35、    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包括粉末(粒径小于lOOum)和颗粒(粒径大 于 100pm) o
36、    粉体学: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37、    粒径:粒子大小,也称为粒度,是决定粉体其他性质的最基本的性质。
38、    等效粒径: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的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用 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39、    粒度分布:表示不同粒径的粒子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况,反映粒子大小的均 匀程度。
40、    球形度:表示粒子投影面接近于球体的程度。球形度越接近于1,粒子的形状 越接近于球。
41、    粒子的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粒子所具有的表面积。
42、    堆密度:指粉体质量W)除以该粉体所占容积的体积V)所得的值。
43、    休止角(6)当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同时受到重力和粒子 间摩掠力的作用,当这些力达到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时粉体堆积层的斜面与水平面 的夹角。
^<30\粉体流动性好隔热pc板
tan^=堆丽:決 堆底半径r
30° <6><408,粉体流动性较好
& >40°,粉体流动性差
^<40° ——可以满足生产上对济动性需要
44、    流出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粉体通过一定孔径流出的量。流出速度快,流动性好,
反之,流动性差。
45、    润湿性:指固体界面由跻气界面变成卧液界面的现象。
钢领46、接触角(6):指液滴在固液接触边缘的切线与固体平面间的夹角。
& = 0。:完全润湿
0° <6><90°可以润湿
90° <6><180°不能润湿
8 = 18(7完全不润湿
47、吸湿性:指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49>
48、临界相对湿度(CRH):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化境下水溶物几乎不吸湿,而 当相对湿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西适量迅速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散剂: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50多拉寻物大冒险、粉碎:借助机械力将大块物料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过程。
51、    粉碎度:粉碎前的粒度D1与粉碎后的粒度D2之比称为粉碎度或粉碎比。
52、    筛分:借助筛网孔径大小将物料进行分离的方法。
54
53、混合:两种以上组分的物料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
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剧药或贵重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磁化杯55、分剂量: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剂量要求进行分装的过程。
56、    颗粒剂:指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o
57、    胶囊剂:指将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的 固体制剂。
5&片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59、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
60、    湿法制粒压片:将物料先用湿法制粒,颗粒经干燥后再压片的工艺。
61、    制粒:指原辅料经加工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粒状物的操作。
62消音降噪、    干燥:利用热能使物料中的湿分(水分或其它溶剂)汽化,并利用气流或真空 带走汽化的湿分,从而获得干燥产品的操作。
63、    干燥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上被干燥物料所汽化的水分量。
64、    干法制粒: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用适宜的设备压缩成大片状或板状 后,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65、    粉末直接压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
66、    硬度:片剂的径向破碎力。在一定压力下压制的片剂,其硬度越大压缩成型性 越好,但不能简单地用硬度来比较压缩成型性。
67、抗张强度:表示单位面积的破碎力。
68、脆碎度Bk):反映片剂的抗磨损泾动能力。通常以脆碎度小于1%为合格。
69、弹性复原率:将片剂从模圈中推岀后弹性膨胀引起的体积增加值和片剂在最大
压力下的体积之比。弹性复原率,越小越好。_般普通片剂的弹性复原率在2%-
10%o
70、    裂片: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包括顶裂和腰裂。
71、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
72、    黏冲:片剂的表面被冲头黏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 的现象。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3:3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1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片剂   过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