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佳选择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注射剂的溶媒
A.注射用水
B.注射用油
C.乙醇
D.甘油
E.二甲基亚砜
正确答案:E
2.注射剂的pH值一般控制在
A.5~11
B.7~11
C.4~9
D.5~10
E.3~9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3.吐温80能使难溶物的溶解度增加,吐温80的作用是
A.助溶
B.乳化
C.润湿
D.增溶
E.分散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4.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大至1: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
A.增溶
B.助溶
C.防腐
D.增大离子强度
E.止痛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A.通入无菌空气
B.过滤灭菌
C.紫外线灭菌
D.化学试剂搽试
E.辐射灭菌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紫外线灭菌的适用情况。紫外线灭菌适合于照射物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不适合于药液的灭菌及固体物料深部的灭菌。故答案应选择C。
6.关于注射剂的容器错误的叙述有
场馆座椅A.安瓿的式样目前常用的有颈安瓿和粉末安瓿
B.琥珀安瓿可滤除紫外线,适用于对光及金属离子敏感的药物 C.粉末安瓿主要供分装注射用粉末或结晶物之用
D.易折安瓿又称刻痕点曲颈易折安瓿
E.输液瓶主要有玻璃输液瓶和聚丙烯塑料瓶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7.下列关于注射剂的定义正确的叙述是
A.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
B.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乳状液
C.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混悬液
D.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粉末
E.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灭菌制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8.关于注射剂的灭菌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灭菌法时应考虑灭菌效果与制剂的稳定性
B.凡对热稳定的产品应该热压灭菌
C.对热不稳定的产品可采用流通蒸气灭菌,但生产过程应注意避菌
D.相同品种、不同批号的注射剂可在同一灭菌区内同时灭菌
E.
相同泽、不同品种的注射剂不可在同一灭菌区内同时灭菌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9.热压灭菌法所用的蒸汽是
A.流通蒸气
锻件法兰
B.饱和蒸气
C.含湿蒸气
D.过热蒸气
E.115℃蒸气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热压灭菌法中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湿热灭菌法所用蒸气有饱和蒸气、湿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饱和蒸气热含量较高,热穿透力较大,灭菌效率高;湿饱和蒸气因含有水分,热含量较低,热穿透力较差,灭菌效率较低;过热蒸气温度高于饱和蒸气,但穿透力差,灭菌效率低,且易引起药品的不稳定性。因此,热压灭菌应采用饱和蒸气。故答案应选择B。
10.制备注射剂应加入的抗氧剂是
A.碳酸氢钠
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
D.枸橼酸钠
E.依地酸钠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重点考查注射剂的主要附加剂。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故本题答案应选C。
11.产生焦头的原因不包括
A.灌药时给药太急,溅起药液在安瓿壁上
B.灌注针头的毛细管作用而呈的缩水现象
C.针头安装不正,给药时药液沾瓶
D.压药与针头的打药行程配合不好
E.针头升降轴不够润滑,针头起落迟缓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12.下列与药物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药物的极性
B.溶剂的极性
C.药物的颜
D.温度
E.药物的晶型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13.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
B.不需检查pH
C.必须通过热原检查
D.注射用无菌粉末临用前用药用纯化水溶解
E.注射用水不同于一般的药用纯化水主要在于无菌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14.关于注射液的配制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污水处理流程A.原料质量不好时宜采用稀配法
B.溶解度小的杂质在稀配时容易滤过除去
C.原料质量好时宜采用浓配法
D.活性炭吸附杂质常用浓度为0.1%~0.3%
E.活性炭在碱性溶液中对杂质的吸附作用比在酸性溶液中强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15.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中不得检出块、纤毛等可见异物50μm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滴眼剂的
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及吸收途径。按滴眼剂的定义,滴眼剂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眼部可耐受的pH值为5.0~9.0。对混悬型滴眼剂不得检出块、纤毛等可见异物。滴眼剂中药物吸收途径是首先进入角膜,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另一个吸收途径是通过结膜途径吸收,再通过巩膜到达眼球后部。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之一是有一定的黏度,以延长药液与眼组织的接触时间,增强药效,而不是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本题答案应选E。
16.关于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有
A.氯化钠用于调节等渗
B.氯化钠可以提高盐酸普鲁卡因的稳定性
C.采用流通蒸气100℃30min灭菌
D.采用热压灭菌
E.盐酸控制pH在4.0~4.5,提高盐酸普鲁卡因的稳定性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17.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中,哪一条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同
A.有一定的pH值
B.与泪液等渗
C.无菌
D.澄明度符合要求
E.无热原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注射剂与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两者均属于无菌制剂,但其给药途径不同。注射剂是注入人体内迅速发挥作用,而滴眼剂则滴于眼结膜囊内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在两种制剂质量要求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无菌、渗透压、pH值及澄明度等二种制剂均要求。而热原则是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液或输液的要求。因静脉注射或滴注时注射药液体积大,注射液含有少量热原也可迅速引起机体体温异常升高。而肌内注射或滴眼剂用量很小,即使含有热原也不会引起机体发热。故答案应选择E。
18.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是
A.紫外线灭菌
B.干热空气灭菌
C.流通蒸气灭菌
D.气体灭菌
E.辐射灭菌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19.一般不能用于注射剂的表面活性剂有
A.硬脂酸钙
B.泊洛沙姆188
C.聚山梨酯80
D.卵磷脂
E.聚氧乙烯蓖麻油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A
20.关于滤过器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垂熔玻璃滤器化学性质稳定,易于清洗,可以热压灭菌
B.砂滤棒对药液吸附性强,价廉易得,滤速快
C.微孔滤膜截留能力强,不易堵塞,不易破碎
D.微孔滤膜孔径测定一般用气泡点法
E.板框式压滤机滤过面积大,滤材可以任意选择,适于大生产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21.关于注射剂的给药途径正确的叙述有
A.静脉注射起效快,为急救首选的手段
男式接尿器B.油溶液型和混悬型注射液可以静脉注射
C.油溶液型和混悬型注射液不可作肌内注射
D.皮内注射是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
E.皮下注射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A
22.已知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若配制0.5%盐酸普鲁卡因等渗溶液200ml需加入NaCl
A.0.72g
B.0.18g
C.0.81g
D.1.62g
E.2.33g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23.关于冷冻干燥叙述错误的是
A.预冻温度应在低共熔点以下10~20℃
B.速冻法制得结晶细微,产品疏松易溶
C.速冻引起蛋白质变性的机率小,对于酶类和活菌保存有利
D.慢冻法制得结晶粗,但有利于提高冻干效率
E.黏稠,熔点低的药物宜采用一次升华法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24.有时滴眼剂处方中加入0.2%的玻璃酸钠,其主要作用是
A.增溶
B.调节pH值
C.防腐
D.增加黏度
E.调节渗透压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25.关于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C.灭菌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准
D.在药剂学中选择灭菌法与微生物学上相同
E.热压灭菌法在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26.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则90%的乙醇溶液是
A.增溶剂
B.极性溶剂
C.助溶剂
D.消毒剂
E.潜溶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27.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使呈偏碱性
C.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E.采用100℃流通蒸气15min灭菌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28.配制100ml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使其成等渗(1%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12,1%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58)
A.0.45g
B.0.90g
C.0.48g
D.0.79g
E.0.05g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29.下列关于药物溶解度的正确表述为
A.药物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B.在一定的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C.在一定的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D.在一定的温度下,溶解一定量药物所需的溶剂量
E.药物在生理盐水中所溶解的最大量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30.注射用油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250℃
B.干热150℃
C.湿热121℃
D.湿热115℃
E.流通蒸气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31.注射剂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作为抗氧剂时,通入的气体应该是
A.O
B.H
C.CO
D.空气
E.N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32.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哪种类型注射剂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注射剂的分类。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对于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临床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水难溶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故答案应选择A。
33.下列关于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错误表述是
A.加入助溶剂
B.使用增溶剂
C.制成可溶性盐
D.加强搅拌
E.使用混合溶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34.在制剂中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使用的是
A.NaHCO
B.NaCl
C.焦亚硫酸钠
D.NaOH
E.依地酸二钠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E
35.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其致热活性最强的成分是
A.蛋白质
B.多糖
C.磷脂
D.脂多糖
E.核糖核酸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36.在某注射剂中加入焦亚硫酸钠,其作用为
A.抑菌剂
B.抗氧剂
C.止痛剂
D.络合剂
E.乳化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37.下列对热原性质的正确描述是
A.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挥发性
广告宣传栏制作
B.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溶于水
C.具挥发性但可被吸附
D.溶于水、不能被吸附
E.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A
38.注射用水和蒸馏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是
A.酸碱度
B.热原
C.氯化物
D.氨
E.硫酸盐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39.流通蒸气灭菌法的温度为
A.121℃
B.115℃
C.100℃
D.80℃
E.150℃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40.关于热原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可被高温破坏
B.具有水溶性
C.具有挥发性
D.可被强酸,强碱破坏
万能接收器
E.易被吸附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热原的性质。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耐热性,可被高温破坏,热原能溶于水,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往往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