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化妆品

阅读: 评论:0

保湿化妆品
近20年来,随着化妆品科学和工艺以及皮肤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化妆品的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以美容为主要目的,逐渐转向美容与护肤并重,进一步发展到以科学护肤为主,兼顾美容效果,使护肤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世界上护肤品一般占化妆品销售额的20~30%,中国占到了40%。
皮肤细嫩、丰满、亮丽与否的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例如婴幼儿皮肤为什么如此细嫩、亮丽、富有弹性,就是因为皮肤中含水量高。老年人皮肤为什么干燥、粗糙、干瘪、脱屑无光泽就是皮肤中含水量少。使用保湿化妆品是保持皮肤水分的重要途径。所谓保湿化妆品,就是化妆品里面含有保湿成分,能保持皮肤角质层一定的含水量,能增加皮肤水分,湿度,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主要的是修复表皮屏障功能,增加表皮的含水量。确切地说主要还是增加角质细胞的含水量。保湿化妆品具有抗炎作用(anti-inflammatory effects),抗细胞分裂作用(antimictotic effects)和止痒作用(antipruritic effects)。所以保湿化妆品与其他化妆品有所区别,它可以用于健康皮肤;可以防止发生皮肤病;还可用于皮肤病。很多护肤保养品都以各种维生素、胶原、胶原蛋白、氨乙基亚磺酸、甘油等来辅助修复皮肤细胞的各种功能,增强皮肤自身的抵抗力。一些含有各种天然抗自由基成分及矿物质和植物萃取精华的护肤品也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如伊莉莎白雅顿、兰蔻、玉兰油、倩碧、欧珀莱、SK-Ⅱ等知名品牌,都推出了一系列保湿护肤品。这些护肤品都富含肽、维生素等保湿成分,适合不同的肤质。保湿化妆品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保湿性良好;使皮肤呼吸功能顺畅。保湿化妆品是以保
持皮肤,特别是皮肤最外层中适度水分为目的而使用的化妆品。它的特点是不仅能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而且还能补充重要的油性成分、亲水性保湿成分和水分,并且作为活性成分和药剂的载体,使之易为皮肤所吸收,达到调理和营养皮肤的目的,使皮肤滋润、健康。
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对维持皮肤健康,防御从外界受到的各种刺激,防止皮肤老化以及滋润、美容皮肤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使皮肤光滑、柔软和富有弹性,必须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持最佳状态,一般认为含水量应在10%~20%之间,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粗糙甚至皲裂。另外保持皮肤湿润还是改善皮肤生理环境、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先决条件。因此,保湿剂不仅是护肤类化妆品的必备原料,还是决定一种化妆品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
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皮肤干燥是由于皮肤表面缺乏脂类物质,现在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如果仅在干燥皮肤表面涂抹油脂,并不能使其变得柔软。因为皮肤干燥的真正原因是角质层中水分不足,并且水分常常以结合水的方式与角质层结合。
贴易因此,搞美容、搞化妆品的同道就是如何保持皮肤的水分,延缓皮肤的衰老。所以,研究皮肤如何保湿、开发保湿化妆品是研究护肤抗衰老永恒的主题。
第一节:皮肤保湿的生理基础
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成人的皮肤面积约为1.5~2.0m2,厚度一般为1~4mm。一般来说,男性的皮肤比女性的要厚一些,眼睑、颊部和四肢曲侧等处皮肤较薄,脚跟最厚,为2~5mm。人体皮肤质量约为体重的5%,若包括皮下组织,总质量达体重的16%,故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分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部分。
图6.1皮肤的结构
1.表皮(Epidermis)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组织,主要由角朊细胞(Kerationocyte)组成,根据角朊细胞的形态,又分为五层,由外向内又可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五个层次。
(1)角质层(Stratum Croneum)
表皮的最外面一层,是由4~8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所组成的保护层。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部分,由角质形成细胞不断分化演变而来,重叠形成比较兼任有弹性结构的板层结构。角质层细胞内充满了角质白纤维,是一种非水溶性硬蛋白,对酸、碱和有机溶剂均有一定的抵抗力,可抵抗摩擦,阻止体液外渗与化学物质内渗。角蛋白吸水能力很强,角质层不仅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发,还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水。角质层细胞一般脂肪含量约7%,水分约15~25%,使皮肤保持柔润。如果水分降至10%以下,皮肤就会干燥发皱,产生肉眼可见的裂纹甚至鳞片。
(2)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稍有细胞结构,但界限不明显,无核,无透明(撕去脚的角质层后,看到红的就是透明层。血管都能看到。)仅见于手掌和足跖的表皮。透明层含有角质蛋白和磷脂类物质,认为能防止水及电解质
透过皮肤,起到生理屏障作用。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含有2~4层扁平细胞,纺锤型或棱形,有细胞核。颗粒层是表皮内层细胞向表层角质层过渡的细胞层,可以防止水分渗透,对储存水分有重要的影响。
(4)棘层(Stratum Spinosum)
由5~10层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组成,棘细胞之间有许多棘刺互相连接故称为棘细胞层。越上越扁,下面长,有间桥连结。间桥间有淋巴液通过,以供给细胞营养。它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下面的棘细胞具有分裂功能,参与创伤的修复。如果棘刺发生病变、松解、就会发痢性皮肤病。
(5)基底层(Stratum Germinativum)又名生发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相接,由一列呈栅形排列的圆柱状细胞构成。基底层包括两种细胞: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以吸收紫外线,防止紫外线过度照射(这种细胞的多少决定人类皮肤的颜。白种人黑素细胞较少,黑种人极多,黄种人居中。正常人如果黑素过多就会出现雀斑、黄褐斑、黑变病等,如果黑素细胞消失就会得白癫风,它们都属于素皮肤病)。基底细胞:分裂繁殖细胞,部分分裂的新细胞逐渐向上层推移,最后变成角质层的死亡细胞脱落。
角质化过程:表皮细胞不是静止的,由新生到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该过程叫做角质化过程。正常的角质化过程要1~2个月。
2.真皮(Dermis)
真皮在表皮下面,—般分为下列二层:乳头层和网状层。主要由蛋白纤维结缔组织和含有粘多糖的基质(ground substance)组成。真皮结缔组织中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s)、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s)和弹力纤维(elactic fibers),这些纤维的存在对维持正常皮肤的韧性、弹性和充盈饱满程度具有关键作用。真皮中含水量的下降可影响弹力纤维的弹性,胶原纤维也易于断裂。纤维间基质主要是多种粘多糖和蛋白质复合体,在皮肤中分布广泛,可以结合大量水分,是真皮组织保持水分的重要物质基础。例如透明质酸就是真皮中含量最多的氨基多糖。所以,在化妆品中常把生物提取的透明质酸作为保湿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
采摘网
人体皮肤的含水量为体重的18%~20%,皮肤内75%的水在细胞外,主要贮存在真皮内。若真皮基质中透明质酸减少,粘多糖变性,真皮上层的血管伸缩性和血管壁通透性减弱,就会导致真皮内含水量下降,使皮肤出现干燥、无光泽、弹性降低、皱纹增多等皮肤老化现象。
真皮的主要功能:真皮里有血管、神经、毛、立毛肌、汗腺、皮脂腺。其中,皮脂腺分泌皮脂,形成脂膜,保护皮肤和毛发。此外,真皮还对皮肤弹性、光泽和张力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立体电视
3.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pfc电感
皮下组织含有大量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等为皮肤的附属器官。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皮脂细胞核随着细胞的陈旧、脂肪量增加而萎缩,细胞更
新时,细胞膜破裂排出到皮肤表面,扩散并与水分乳化形成皮脂膜。皮脂膜,呈弱酸性,有抑菌、中和碱的作用,并能使皮肤及毛发光滑、柔润,防止皮肤水分蒸发。
如果皮脂分泌不正常,就会引起各种皮肤病,那么皮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表6.1皮脂的成分
角鲨烯(30C的烯烃类)11.8%
蜡15.7%
胆固醇  1.0%
胆固醇酯  1.4%
甘油三酸酯51.8%
甘油一酸酯0.7%
游离脂肪酸12.8%
皮质都是营养成分,为了保护皮肤,我们制造的化妆品组分应当与皮肤一致,只有知道了这些知识,你才能知道如何选择化妆品的组分,如何组建一个健康型的化妆品配方。
4.小汗腺(eccrine  glands):是分泌汗液的腺体,它借助肌上皮细胞的收缩将汗液输送到皮肤表面,平时分泌量较小,以肉眼看不见的蒸汽形式发散,慢慢蒸发而没有明显感觉。分泌量增加时在皮肤表面形成水滴状。汗液是不断分泌的,可起保湿作用,防止皮肤干燥,还有助于调节体温和排出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除通过小汗腺外,还有部分水可以通过表皮散失,即水分尚未达到表皮时,就已变成蒸汽形式,再从表皮逸出,为表皮的不自觉失水。目前失水的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表皮角质化过程有关,是表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之一,在病理情况下如表皮增生角质化速度加快或大量脱屑时,经表皮失水量会增加。
二.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作用
皮肤虽有角质层屏障结构,但仍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和吸收作用。人体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如何促使化妆品中的营养物质更好地被皮肤吸收,一直是美容学者和化妆品学者倍感兴趣的问题。
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表皮被真皮吸收,并影响到全身。完整的皮肤能够吸收油溶性的物质,对水溶性物质的吸收力很小,若皮肤损伤或发炎时,吸收力显著增加。动物皮肤的通透性与人类皮肤的不完全相同,与人类皮肤相近似的是猪和豚鼠的皮肤。皮肤的不透水性是机体的重要保护功能,而利用皮肤的选择性透水性则有一定的医疗用途。
完成吸收功能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角质层的细胞膜。少量脂溶性及水溶性物质可通过毛囊下部的无角质层区而被吸收,极少量的阳离子经角质层的细胞间隙进入皮肤。角质层是皮肤吸收的最主要途径。物质的吸收因皮肤的部位,含水量及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体外物质通过皮肤穿透到体内的途径有:
(1)穿过角质层细胞,水分和分子量小的非电解质常由此处透入;
(2)穿过角质层细胞间隙,电解质一般由此处透入;
(3)穿过毛发和皮脂腺、汗腺的腺管及腺体,但不是主要的途径。其中穿过角质层细胞是主要途径.物质穿透的主要机制是物理性的弥散作用。
拐角皮肤的渗透能力和吸收作用非常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
(1)皮肤表皮角质层的完整性对皮肤的屏障功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皮肤
的渗透性和吸收性能。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就会影响其通透性。如皮肤受到各种原因的外伤、烧伤、局部感染等,使其完整性受损,则均对使通透性增加,浅二度烧伤皮肤水分蒸发量比正常皮肤高出40一50倍。又如应用胶布将皮肤角质层附去除后,水分外渗量可增加30倍。
(2)皮肤的水合作用是影响皮肤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影响渗透物质在角质层内的分配和浓度梯度。
(3)表皮被水浸软后吸收能力也会增强。
(4)增加皮肤的温度和含水量可以增加皮肤的通透性,皮肤温度从26℃增高到35℃时,表皮水的通运性可以增加1倍。角质层含水量增高后,细胞的通透性增加,亦即屏障作用减弱。
油脂类物质对皮肤的通透性之所以增强,部分是由于防止了皮肤的水分蒸发,使角质层的含水量增高所致。将局部用药进行湿敷或应用包扎或在外层裹以半透气性的塑料膜也可增加其通透性。一般角质层的含水量为20%左右,但如果在干燥环境,角质层含水量<10%时,其细胞间隙易出现很多微小的裂口,药物或其他物质可以从此通过进人体内。
其他影响皮肤渗透和吸收作用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线路保护
(1)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渗透剂、透皮促进剂、脂质体的作用等,都
等有助于增加其对皮肤的通透性。如:二甲基亚砚(DMS)和氮酮(月桂酸)。
(2)溶液pH亦即溶液的电离度(ionization)的改变也影响其对皮肤的通透性,电离度越高的溶液超不易穿透人皮肤。
(3)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的物质易从角质层细胞透人,但某些大分子物质如噬苗体颗粒、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300)也可从皮肤透人。脂溶性物质可透过细胞膜而进入。水溶性物质因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能吸收水分,也易透过皮肤。
(4)身体部位不同通透性有差别,阴囊、会阴皮肤的通透性最强,其次为
头颈和面部,肢体内侧皮肤比外例部位的强。手掌、足掌部皮肤通透性最差,因为该处的角质层最厚。
(5)皮肤因年龄而异,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皮肤通透性比成人的要大。了解皮肤的吸收作用,对护肤品剂型和配制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三.皮肤保湿功能
1.皮肤生理重要功能——保湿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9:22: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08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皮肤   细胞   角质层   水分   化妆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