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发展典型研究——以浏阳非遗牛胶糕为例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是世界巨大的文化财富,在数字经济驱动的大背景下,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性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现今更为有效的手段。目前非遗文化传承面临保护力度不足、传承机制单一、缺少数字经济新媒体思维等问题。因此,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实现传播元素非遗+,引领线下线上相融合,建立非遗电商新业态,以及建立完整的工艺保护体系。 废橡胶炼油
关键词:数字经济;非遗文化;传承
轻钢结构雨棚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是世界巨大的文化财富,如何在保护它们的基础上更好的传播它们的文化,做好历史文化与现今文化的衔接已经是我们迫切所须考虑的问题。在数字经济驱动的大背景下,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性传播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现今更为有效的手段。5G时代高新技术凭借着数字化、信息化和交互性等特点催生出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实现了文字、 图片、声音、图像、视频、动漫的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内容搭载科技数字技术,呈现 人性化、个性化、互动性特征。牛胶膏作为浏阳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浏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大众更加意识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和民族审美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本文以浏阳非遗牛胶糕为例,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发展。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1、保护力度不足,缺乏活态传承锅炉烟囱制造
我国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类似的局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科技、新观念等层出不穷。如何解决非遗文化的活态性传承问题是眼下的当务之急,非遗传承人首先必须适应当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其次不能遗忘古代先贤留下来的智慧宝库,最后要将潮流与传统有机结合,以便让非遗文化遗产“活”在当下,适应当下,并从中寻出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源泉。
2、传统方式制作,传承机制单一
浏阳牛胶膏的制作过程讲究的是手工工艺的完整性和传承性。牛胶膏作为浏阳市活态文化
传统,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着这个传统的核心内容,又因其纯手工制作,环节繁琐,手工艺人后继乏人,以致这项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以往,传统浏阳牛胶糕是在语言描述和实际操作中传承下来的,但其制作过程需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其工艺复杂、流程繁琐、缺乏产品留存,这些都增加了其传播的难度。此外,在以往师徒传授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师父有所保留的情况,导致师徒传承学到的技艺并不全面。同时也缺乏有力的保护主体和有效的保护体制,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创造出商品本应该有的价值。
3、缺少数字经济新媒体思维,难以与时代接轨
近年来,有关部门重点关注非遗文化传承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传承人要做到与时俱进,否则可能会面对传统手工艺被历史发展淹没的危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成为继承与发展的重点,传统手工艺必须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步。此外,传承人还要结合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让传统手工艺不仅能融入本土的生活圈,而且能走向世界的国际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对策
1、.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实现传播元素非遗+
非遗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封闭性和浓厚的传统彩。“非遗+电商”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间、场地、地域、文化背景的限制,利用网络以即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让非遗直接进入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视野,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给非遗提供一个面向大众甚至全世界的展示舞台,不仅能发挥网络直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更可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有效地发挥非遗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好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巧妙利用网络直播技巧和典型元素,建立“直播+非遗+电商”的新模式,让非遗传承人在网络直播中灵活运用社交策略,构建属于自己平台特的原创内容,从而让非遗以形态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不同受众体。以“线下渠道+微商渠道+电商渠道”的形式全新发展营销渠道,多方宣传、多方销售,使之进一步得到各个部门和广大人民众的关注与支持,让这门传统手工艺食品走进千家万户。利用好公众平台,小程序或网络直播带货的形式让大家更熟知浏阳牛胶膏,增加其销量。
3.线下线上相融合,建立非遗电商直播新业态
非遗文化蕴含在匠人口传心授的实践之中,文字记录的形式难免存在无法详细展示的问题,以视频直播的形式让强调创作和分享的参与式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过各大短视
频平台的经营,我们会定期进行非遗主题的直播,大概形式有以下这三种形式:①非遗产地探索类直播②非遗讲述类直播③服务型电商直播。另外,建立非遗线下体验业态,可以打造非遗沉浸式体验馆,开创出有非遗特的研学活动。沉浸式非遗体验馆是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具象体现,体验服务包括——非遗内容介绍、顾客自己上手DIY、颁发荣誉证书、记录摄影。引领线下线上相融合,建立非遗电商新业态。
4.建立完整的工艺保护体系
(1)保护传统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保护有浏阳地域特的浏阳市牛胶膏的品牌,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独有的祖传秘方,对有独特风格的浏阳市牛胶膏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传承,并进一步挖掘、研究老手艺,尽一切可能保持传统风味。(2)建立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划和长远保护计划。成立专家小组,将挖掘的传统工艺、沿流沿革、制作技艺进行工艺研究,并以文字方式记载传承。建立政府领导下的保护机制,成立保护工作小组,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工作。建立传承人个人档案,注重培养新的传承人,通过设置奖励基金和奖励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引进优秀新人,下大力气解决技术人才断层问题。(3)构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传承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发挥商标、专
利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激励功能,将弥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公法为主的缺陷,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规范并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与利用,更好地保护民族瑰宝。成立浏阳市牛胶膏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协会,在镇头镇、市政府,平台设立“浏阳牛胶膏”专栏,宣传、保护浏阳牛胶膏。
四、结语
在数字新媒体时代下,浏阳牛胶糕等非遗文化的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充分利用各个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理念,为浏阳牛胶糕传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谱写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绚烂篇章。在传播内容上,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实现传播元素非遗+;在传播主体上,要从主流媒体逐渐向自媒体平台拓展,形成全民都可参与和交流互动的传播趋势;在传播方式上,引领线下线上相融合,建立非遗电商新业态,并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建立完整的工艺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5).
玻璃毛细管
[2]杨欣灵. 基于非遗文化传承的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钦州采茶戏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030(014):219-220.
[3]隆颖.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播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福州市永泰县的调研分析[J]. 武夷学院学报, 2020, v.39;No.183(01):77-8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经济驱动下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1C135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羟基自由基李梦婷(1989.10-),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电商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