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内阻测量

阅读: 评论:0

1.实验目的
1.熟悉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2.对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情况下的内阻进行测量
二.实验原理
1.太阳能电池结构
  如下图所示:
图1: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图
以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为例,硅太阳能电池是以硅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大面积的PN结,经过串联并联所构成的。在N型材料上层面上制作金属栅线,作为面接触电极。背面也制作了金属膜作为接触电极。这样就形成了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来说为了减小光反射带来的反射损失,会在表面覆上一层减反膜。
2.光伏效应
用光照射到PN结上时, 半导体PN结吸收光能之后,两端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由于P-N结耗尽区内存在着较强的内静电场,因而产生在耗尽区中的电子和空穴对,在内静电场的作用下,各向相反方向运动,离开耗尽区,结果使得P区电势升高,N区电势降低,在P-N结的两端产生形成了光生电动势,这就是P-N结的光伏效应。
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伏效应,当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电池吸收光能,并将所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而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可将其市视作一个二极管。当太阳能电池短路的时候,可以测得其短路电流,开路时,可以测得它的开路电压。根据,不同光照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大小不同,我们可以做出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太阳
能电池的伏安曲线,从而可以求得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太阳能电池的内阻。
3.实验器材
  太阳能电池板 万用表 不同阻值的电阻若干
4.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量在室内光照下的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U0,以及短路电流I0。
2.在室内光照下,测量电池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的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记录实验数据,做出I-U曲线,求得内阻。
3.在强光照射下,重复上述步骤。测得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2:测量的实验测量图
5.实验数据及处理
1.实验数据
A.在室内光照强度(弱光)下实验数据:
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1.7mV
tokyo hot n0808
负载/Ω
0
1
2
8
33
68
101
330
660
1k
2k
3.3k
去污水
9.9k
电压/mV
0
5.9
5.8
5.9
6.5
7.4
8.1
11.5
13.7
15.0
16.7
17.6
18.5
电流/mA
0.055
0.055
0.053
0.051
0.046
0.042
0.039
0.026
0.018
0.013
0.008
0.005
0.0015
buckboost电路
表一
B.在强光照射下的实验数据:
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316mV
负载/Ω
0
1
2
8
33
68
101
330
660
1k
2k
3.3k
9.9k
电压/mV
0
72
70
84
90
玩B的技术
106
117
170
208
232
248
270
297
电流/mA
0.789
0.685
0.656
0.723
0.655
0.615
0.568
0.399
0.272
0.217
0.117
0.079
0.029
表二
2.数据处理
电池的电动势为E,外部分压为U,则有基本定理可知,E=U+I*r 其中r即为电动势的内阻。
而电动势E即是开路电压。
    下图所示为在弱光下的I-U曲线。(除去奇点后)
图3:在弱光照射下的I-U曲线
在强光照射下的I-U曲线如下:
4:在强光照射下的I-U曲线
  A.在室内光照下与强光照射下
  不同负载下,内阻的情况。如下表格所示:
负载/Ω
1
2
8
33
68
101
330
660
1k
2k
3.3k
9.9k
弱光
287.4Ω
300Ω
298.1Ω
330.4Ω
340.4Ω毛豆剥壳机
348.7Ω
392.3Ω
444Ω
515.4Ω
625Ω
820Ω
2.13KΩ
强光
356.2Ω
375Ω
320.8Ω
345Ω
341.4Ω
350.3Ω
沙漏灯
365.9Ω
397Ω
387.1Ω
581.2Ω
582.7Ω
655.2Ω
由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内阻是随着外接负载的增大而增大的。在弱光情况下,内阻的变化更大。负载的大小成为内阻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对比在强光作用下接相同负载的情况下。在330Ω的负载之前,强光照射下的太阳能电池的内阻更大一些,随后内阻随负载增加的趋势没有在弱光下如此明显。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3:2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0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太阳能   电池   实验   内阻   负载   电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