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结合腹针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

阅读: 评论:0

刺络放血结合腹针头痛60例临床观察8aag01ww
隐私保护通话
标签:偏头痛;针灸;腹针;临床观察
来电显示电话机
偏头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病因繁杂,若病情迁延抑或失治误治,常可留为痼疾。该病由于其发病的原因、部位、机理不同大致可把此病分为前额痛、侧头痛、后头痛、额顶头痛。《灵枢、官针篇》:“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笔者在临床中,根据头痛具体疼痛部位辨经刺络出血,再结合腹针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2岁,疗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余,均接受过西药及按摩等。
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反复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每次发作性质和过程相似,至少5次以上,其间隙期正常;(2)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脑CT和或MRI,脑电图正常;(3)其它重要脏器无器质性病变,无高血压、甲亢等疾病。
3方法
氧化锆全瓷
3.1患者仰卧或坐位观察其头部的脉络,局部脉络不显露者,可先行按摩或轻轻拍打,使之显露其细小浮浅血络。循经选穴:侧颞痛,多在耳背或太阳、头维等处,前额痛多在上星,后头痛选大椎,巅顶痛选百会。行常规消毒,然后以三棱针快速刺入让血液渗出或用力挤出血液2-3滴,刺完后加拔火罐并以75%酒精棉球按压消毒以预防感染,每2-3日1次,3次为1疗程。
3.2腹针处方:中脘、阴都(双侧)、商曲(双)、滑肉门(双)或中脘梅花刺,阴都三角刺。辨证加减:血虚头痛加气海、天枢(双),瘀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60mm长的薄氏腹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摇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运针1次,使之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其中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深刺;阴都、商曲中刺;滑肉门浅刺,5天一疗程。另外可内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镇静。dvrs
4效果
微型拉曼光谱仪
4.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不再复发;显效:症状消失,偶尔小发作;好转:症状减轻;无效: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4.2治療结果治愈17例:占55.57%;显效7例占25%;好转3例,占10.71%;无效3例占10.7%。
5讨论
偏头痛多为实证,兼有本虚标实,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论,巧妙施治可达“去苑陈锉”、“扶正祛邪”之力。刺络瘀血用之于头痛,具有疏风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使头面部得到正常血液濡养,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组织的营养,从而有消炎止痛,松解组织粘连,改善微循环和免疫机制等作用。而腹针主要是通过针刺腹部的穴位来直接调理脏腑,无痛苦及滞针的现象,安全性好,主要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两种方法结合,能够迅速使症状消除,标本兼治。该疗法简单、痛苦小、疗程短、无副作用,值得普及推广。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9:3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0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头痛   腹针   治疗   症状   患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