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阅读: 评论:0

吴国良;饶晓丹;钟卫正;伍国华
【摘 要】目的 观察放血疗法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采取相应证型的放血处方进行放血.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最后统计分析数据,得出放血疗法面肌痉挛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痊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5.0%,复发率为7.0%.结论 运用放血疗法面肌痉挛的复发率低,总有效率高.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3(032)004
【总页数】2页(P295-296)
【关键词】刺血疗法;面肌痉挛;针刺
【作 者】吴国良;饶晓丹;钟卫正;伍国华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江门529100;深圳市中医院,深圳518033;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江门529100;台山市中医院,台山5292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46.6
面肌痉挛属中医学“筋惕肉瞤”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病、疑难病。笔者于2010起观察放血疗法面肌痉挛的治愈率、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60例患者为新会区人民医院及新会区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台山市中医院针灸推拿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60岁;发病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6年,平均病程5.34个月。
依据《神经病学》[1]及《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分册》[2]相关标准。
①确诊为面肌痉挛患者;②能配合及配合随访者;③不畏惧针刺放血者;④知情同意者。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以及意识不清者;③合并严重感
染者;④妇女妊娠期;⑤有精神疾病者;⑥行头颅CT、MRI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而继发的面肌痉挛患者。
通过中医辨证分型,采取相应证型的放血处方进行放血,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星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
2.1.1  太阴型
面肌不自主地跳动,时间时甚,以夜半子时以后跳动为甚,常常睡梦中因面跳而醒,少气懒言,面青白,常伴腹泻,消化不良,体质比较弱。舌质淡胖而大,有齿印,脉右关无力。
取患侧太阳、颧髎、尺泽穴,双侧脾俞、足三里。
2.1.2  少阴型
面肌不自主地抽搐跳动,幅度不大,频频抽动,以清晨跳动为甚,常常醒来即自觉面肌跳动,常伴畏寒肢冷,面萎暗,精神不振,困倦无神,性欲减低,甚则齿槁发落。舌质淡而润,脉右尺沉软无力。
取患侧太阳、颧髎、尺泽穴,双侧肾俞、太溪。
2.1.3  厥阴型
面肌不自主地抽紧,幅度咋紧咋疏,紧时面肌痉挛团缩,不能睁目,疏时寥寥几下,易阳亢,表现为性急易怒,自我控制力差,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热汗出,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脉偏弦,或细小无力。
取患侧太阳、颧髎、尺泽穴,双侧肝俞、太冲。
2.2  放血操作
皮肤消毒后以小号三棱针在所选穴位上快速点刺,待血流停止,每穴拔罐2~5 min后起罐,清理血迹。
3  效果
3.1  痉挛强度分级
痉挛强度按Cohen Albert标准分级。0级为无痉挛;1级为外部刺激引起轻度痉挛;2级为轻度痉挛,可见面部肌肉颤动;3级为中度痉挛,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为重度痉挛,重度痉挛和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学习。
复发标准为痉挛程度上升,大于或等于1级。
3.2  疗效标准[3]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痉挛分级为0级,6个月内无复发。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痉挛频率、幅度明显减小,痉挛分级下降大于1级以上。
无效:痉挛分级没有下降或反而上升。
3.3  统计学方法
石墨烯供暖设备
汽车空气干燥器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匹配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3.4  结果
6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20例,好转37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5.0%。半年后复发4例,复发率7.0%。
表1  60例患者前后痉挛程度分级比较          (n)时间痉挛分级 0级1级2级3级4级 前04192710 后20171553 半年后20171355
针对前后的数据,由于存在一一匹配的关系,先对其差值进行单样本的t检验,样本n=60,取W检验P值,P=0,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采取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Z值为﹣6.786,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可以说明实施前后,痉挛强度有显著变化。
4  讨论
面肌痉挛的成病原因在西医角度有各种学说[4],如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桥脑小脑角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遗传等。面肌痉挛在中医学角度看来属风邪致病,风之为病,有内外之别,内风可由肝肾亏虚,阴阳不调,而风动于上,也可由脾虚失运,痰瘀内蕴,阻络生风所致,还可由肝血不足,致少阳枢机不利,郁而生风;外风则因经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所致。笔者认为
面肌痉挛有多种表现类型,是由患者体质因素决定的。具体可分3种,即太阴、少阴、厥阴。这3种体质正是内风的致病原因,这样我们就能更直观地分型论治,不是笼统地祛风扶正。本研究的辨证分型效仿《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能较好地分辨患者的体质,起到对“本”。放血疗法能泻除瘀血,瘀血去,新血则生,经络则通,气血则行,从而达到的目的。
对于以上3种体质,少阴型为肝肾阴阳不足;太阴型为脾虚失运,痰瘀内蕴;厥阴型为肝血不足,少阳枢机不利。我们都配备了相应的腧穴进行放血刺激,既补益了亏损的内脏功能,又疏通了不畅的经络。
在病变的局部,太阳、颧髎穴放血可去外风,安神志,既祛除了面肌痉挛的一大致病因素“外风”,还可安神定志,去除面肌痉挛的诱因“情绪紧张”。尺泽是头面疾患的重要穴位,在《刺血医镜》里就总结了刺血尺泽穴的作用和范围,特别点出了刺血尺泽穴对调节面神经微循环的重要作用。
较之目前搜索到的针灸、埋线、挂针、巨刺等面肌痉挛的效果[5-9],本方法治愈率还是偏低,可能与病例较少,及设置的疗程较短有关,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但复发率低,间隔长(每星期1次),是本疗法的优势。
nfc天线参考文献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Bloodletting for Facial Spasm 
WU Guo-liang1, RAO Xiao-dan2, ZHONG Wei-zheng3, WU Guo-hua4.
1.Xin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Jiangmen 529100,China; 2.Shenzh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zhen 518033,China; 3.Xinhu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men 529100,China; 4.Ta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shan 529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 in treating facial spasm. Method  Sixty patients with facial spasm were treated with bloodletting in accordanc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ter 3 treatment courses, therapeutic efficacy was observed and a half-year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afterwards to evaluate relapse rate. The recovery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  The recovery rate was 33.3%,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 and relapse rate was 7.0%. Conclusion  Bloodletting can produce a high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a low relapse rate in treating facial spasm.
电力安全性评价
[Key words]  Pricking blood therapy; Hemifacial spasm; Acupuncture
文章编号:1005-0957(2013)04-0295-02
【中图分类号】  R246.6 
沥青透水混凝土【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3.04.295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9:1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100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痉挛   面肌   治疗   放血   疗法   患者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