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
●名词解释
1、回潮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即:回潮率(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干重。(为了测试计重和核价方便合理,需对各种纤维及其制品的回潮率规定一个标准,即公定回潮率: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0℃±2℃条件下的回潮率)。 2、捻度: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
3、裘皮(皮草):鞣制后的动物毛皮。
4、皮革:经过加工处理的光面或绒面皮板。聚氨酯生产工艺
5、花式纱线: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的具有特殊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6、非织造布:一般是指不经传统的纺纱、机织或针织的工艺过程,由纤维层构成的纺织品(包括由纱线层构成的缝编非织造织物)。 7、里料:用来部分或全部覆盖服装里面(面料背面)的材料。
8、克罗值:服装的热阻单位。
9、极限氧指数:纤维点燃后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
●问答题
1、如何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经纬向?
正反面鉴别:
(1)一般织物正面光洁平整,疵点较少,花纹、泽亦均比反面清晰美观。电汽锅
(2)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凸出的条纹或图案,立体感强;而反面较粗糙且有较长的浮长线。
(3)起毛织物中,单面起毛织物以其起毛一面为正面;双面起毛织物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4)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5)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当正反面经纬密度不同时,其正面密度较大,且原料也较好。
(6)纱罗组织以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灭火器标签
(7)织物布边光洁整齐,以针眼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8)闪光或特殊外观织物,则以凸出其风格或绚丽多彩的一面为正面。 (9)对有些织物正反两面效应虽有差异,但各有特,或正反面无区别的织物则称之为双面织物。
经纬向判别:
(1)与织物布边平行的匹长方向为经向,与织物布边垂直的幅宽方向为纬向。
(2)对不同原料的交织物,如:棉/毛、棉/麻交织物,以棉纱方向为经向;毛/丝、毛丝棉交织物,则以丝和棉纱方向为经向;丝/粘胶丝、丝标本盒/绢丝交织物,以丝的方向为经向。
(3)对不同经纬密度的织物,密度大的为经向,密度小的为纬向。
(4)对股线或并纱与单纱交织的织物,一般以股线或并纱为经向,单纱为纬向。
(5)毛巾织物则以起毛圈纱的方向为其经向。
(6)纱罗织物以绞经的方向为经向。
(7)起绒织物一般是经起绒,即绒经的方向为经向。
(8)含几种不同纱线的织物,其中花式线、膨体纱、装饰纱线等多为纬向纱线。
(9)筘痕明显的织物,其筘痕方向为织物经向。
定义:织物风格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对织物所作出的综合评价
织物风格的评定方法有主观评定钢木模板和客观评定两种:
(1)织物风格的主观评定:织物风格的主观评定是通过人的手或肌肤对织物触摸所引起的感觉和对织物的外观的视觉反应来作出评价。(以手感目测的感官评定,现仍广泛用于精
纺呢绒的检验上,如采用“一捏、二摸、三抓、四看”的评定方法。由于主观评定受物理、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评定结果往往因人、因地而异,有一定局限性。)
(2)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是通过仪器测定有关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质来表示织物风格特性及其程度。(对手摸织物所包含的力与织物变形的分析可知,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压缩与表面摩擦是织物手感的主要受力与变形的模式,所以各测试方法均以上述各项与织物手感有关的物理参数为测定基础。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利用各种现成的测定织物单向性质的仪器来进行;第二种是采用多机台分项测定的专用仪器来测定织物的拉伸、弯曲、表面摩擦、剪切、压缩等性能,然后运用逐步回归方程算出织物的基本风格(HV)值与综合风格(THV)值,这类方法以日本川端教授的KES风格仪为代表;第三种是采用单台多指标型分项测试的织物风格仪,以国产的SYG5501型织物风格仪为代表。) 3、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因素?
(1)纤维的初始模量
(2)纤维线密度
(3)纤维表面的摩擦因数
(4)织物组织
(5)织物密度
(6)织物的湿润状态
(7半轴套管)染整后处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