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系统具体控制功能内容介绍

阅读: 评论:0

BMS系统具体控制功能内容介绍
说明:鉴于空调机组的空气处理流程及控制方式基本类似,为节约篇幅,以单台洁净型空调为例说明空调机组的监测与控制。
各受控系统及受控设备监控功能规划
蚊帐 圆顶
序号
监测功能描述
物理点类型
物理点数量
监测目的及监测点位置
备注
空调机组运行参数监测部分
脚踏式垃圾桶
1
送风总风压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1
风机变频变频调节控制依据;判断洁净区换气次数是否符合需求的依据。安装于送风主管母管直管段。
密封条生产线
2
送风总风量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1
风机变频变频调节控制依据;判断洁净区换气次数是否符合需求的依据。安装于送风主管母管直管段。
3
送风温湿度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2
车间温湿度工艺控制依据;计算露点温度的依据;当相对湿度大于95%时报警,并自动调节加湿阀;计算空调回风空气的焓值的依据。安装于送风主管母管段。
 
4
回风温湿度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2
与送风温湿度进行比对报警;车间温湿度工艺控制备选依据。安装于回风主管段。
5
新风温湿度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2
在焓湿图上进行分区、采用多工况节能控制策略对空调机组进行控制的依据。安装机组新风段,其他空调系统共享此信号
6
排风总风压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1
风机变频变频调节控制依据;判断洁净区换气次数是否符合需求的依据。安装于排风主管母管直管段。
7
洁净区室内压差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1
回风VAV阀调节控制依据;当车间压力参数超过上下限时给出告警信号。安装于各房间彩钢板上,距地面1.3米至1.5米处,测压口一头相对大气。
8
空调机组初、中效过滤网前后差压值报警监测
DI
1
当监测的压差超过设定值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过滤器。取压管安装于滤筒过滤器两侧。
9
部分房间高效过滤网前后差压值报警监测
DI
1
当监测的压差超过设定值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过滤器。取压管安装于滤筒过滤器两侧。
设定值可调
10
风机运行频率参数实时采集显示
AI
1
风机变频器运行是否正常的判断依据。
信号取自变频启动柜
11
风机运行状态监测
DI
1
用于与其它设备控制连锁.
信号取自启动柜
12
风机故障状态监测
DI
1
用于与其它设备控制连锁,统靠正反馈和/或紧急故障电路来识别并确认机组的故障。
信号取自启动柜
13
风机手/自动状态监测
DI
1
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本地/远程控制模式。
信号取自启动柜的风机手/自动转换开关。
14
风机运行差压信号监测
DI
1
判断风机是否正常运转的依据之一;用于与其它设备控制连锁。
信号取自风机压差开关,设定值可调
以上各种监测参数、工作状态、故障报警信号由现场PLC控制器采集处理。PLC控制器上所有参数和信息经工业以太网传送至中央监控层(WINCC 服务器中),在中央监控电脑(WINCC 操作员站)上实施动态彩流程图显示、数据存贮及归档汇总、参数值及运行参数越限报警管理、累计分析、能耗等指标趋势图分析管理、报表打印等功能。
2.各受控系统及受控设备报警等级设置规划
序号
报警内容
信息消息级别
非关键警报级别
关键警报级别
紧急报警级别
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监测部分
1
送风总风压(风量)参数
2
送风温湿度参数
3
回风温湿度参数
4
洁净区室内压差参数
5
风机运行状态
6
过滤网差压参数
7
室外新风温湿度参数
8
风机运行频率参数
9
风机故障状态
pvc安全阀
10
风机手/自动状态
11来书网
风机运行差压信号
1.1.1.1.设备启停控制功能设计
设备启停控制包括送风空调机组、排风机组、及与洁净空调相关联的设备启停控制。
自动启停控制:
自动启停控制是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模式,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全自动实现系统所有的监控功能(除参数再设定、报表打印等必需的手动操作)。
手动启停控制:
在中央站监控微机上通过鼠标远程操作或现场控制柜上的触摸屏对每台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当启动柜上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手动”状态时,可在启动柜上对设备进行手动操作。
洁净区域高精度恒温恒湿节能自动控制功能设计
多工况分区控制策略
本自控系统能根据室外气象条件,通过计算室外新风的干球温度、露点温度,自动分成三种工况:夏季工况Ⅰ,过渡季节工况Ⅱ,冬季工况Ⅲ。工况自动判别的条件具体为:
夏季工况Ⅰ:48小时室外新风露点温度连续大于12.8℃时为夏季工况;
冬季工况Ⅲ:48小时室外新风露点温度连续低于12.8℃且干球温度连续低于18℃时为冬季工况;
过渡季节工况Ⅱ:不满足夏季工况Ⅰ和冬季工况Ⅲ时为过渡季节工况;
等离子割默认情况下,工况切换为自动切换, 当然工况切换也可以由操作人员在中央监控计算机上手动设定和修改,此时工况切换为手动模式,系统自动屏幕自动切换模式。
在不同工况下,根据出风口露点温度值、出风口干球温度值、室内露点值的偏差情况作为温度控制点和湿度控制点,调节冷水阀、加热阀、加湿阀的开度,以达到恒定温度和湿度的目的。
另外,在自控系统实际运行中,室内温湿度设定值是由操作人员在中央监控计算机上手动设定和修改,不同季节可能对应不同的室内设定值,况且不同室外气象状态下室内热湿负荷也在动态变化,因此各工况对应的边界条件也是动态跟随变化的,自控系统会随时根据室内设定值的变化自动进行动态调整。
工况分区后,对每个工况区域的温湿度PID控制回路采用自适应、串级及分程调节规律,以满足车间温湿度高精度控制。
串级调节策略
鉴于生产车间工艺设备发热量大的特点,我们认为温湿度控制系统须能快速响应热负荷变化引起的扰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选择温湿度串级控制策略。
夏季工况温湿度控制策略
1)露点温度控制策略(间接控制相对湿度)
由于重庆地区,夏季室外气象条件常是多雨天气,新风的湿度大,再加上车间室内的散湿量不是很多,室内相对湿度的要求也不是很精密,故采用固定机器露点温度,来间接控制室内的相对湿度。
图2 夏季空气处理流程
具体为:在表面式冷却器后安装露点温度传感器,将测得的机器露点温度和设计设定的露点温度比较,通过TC01 PI调节器,输出控制信号调节冷却器的电动调节阀。这样通过固定机器露点温度,也就控制了室内的相对湿度。
2)室内温度、送风温度串级控制
用固定露点温度法控制冷水阀来除湿的同时也造成了空气温度的下降,为了使室内的温度能达到所要求的值,需要控制热水阀来再热空气。由于药厂的洁净空调系统热惰性大,滞后大,如果采用单回路反馈调节系统,调节滞后大,超调量也大。可以采用串级调节系统,将送风二次干扰纳入副环的送风温度调节系统内,而主环对象的扰动通过主调节器的作用来改变副调节器的给定值,使送风温度按室温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室温的波动,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动调节的质量。引起室内温度变化的扰动主要有新风温度变化扰动、夏季表冷器制冷量不稳定扰动、表冷器除湿量改变引起送风温度扰动、室内热扰动等。自控具体为:室内温度取平均值后,输入室内温度PI调节器TC02内,其输出信号作为送风温度调节器的给定值,与送风温度输入信号,输入送风温度调节器TC03,TC03输出信号来控制蒸汽加热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恒定。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4:4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998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控制   温度   参数   送风   调节   工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