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 669.3-42:621.315.5:620.1 德国标准 1980年4月 电工技术用铜 DIN
供货技术条件 第三部分
旧版本:DIN VDE 500=DIN 40 500:04.34x;DIN 40 500第三部分:06.59, 10.62, 09.70
1980mogii年4月修改本:
电气用铜条、杆、棒--供货技术条件
法定的单位由DIN 1301第一部分引进
点火模块内容经过加工,请见说明
翻印,就连摘录,只有经柏林德国标准研究院批准才许可
至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在地方上或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内 容
| | 页 | | | 页 |
1 | 适用范围 | 1 | 6.2 | 金属加工性能 | 2 |
2 | 同时有效的标准 | 1 | 6.3 | 焊接和硬钎焊 | 2 |
3 | 订货说明 | 1 | 7 | | 2 |
4 | | 多分力传感器1 | 组合鞋架 7.1 | 机械性能 | 2 |
4.1 | 化学成分 | 1 | 7.2 | 电气性能 | 4 |
4.2 | 强度和电气性能 | 2 | 7.3 | 表面质量 | 4 |
5 | 度量标准 | 2 | 7.4 | 其他检验项目 | 4 |
6 | 要求 | 2 | 8 | 证明书 | 4 |
6.1 | 表面质量 | 2 | 9 | 赔偿要求 | 4 |
| | | | | |
1 适用范围 本供货技术条件适用于4.1款中提到的电工技术所用材质的棒材和异形材。 2 同时有效的标准 DIN 1787 铜:半成品 DIN 17 666 铜—塑性合金; 低合金;化学成分 DIN 50 049 材质检验证明书 DIN 50 12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样,制造 准则 DIN 50 133第一部分 检验金属材质;用维 氏来检验硬度,检验力的范围49 至980N(5至100Kp) DIN 50 133第二部分 检验金属材质;用维 氏检验硬度;检验范围1.96至49N (0.2至5Kp)(小负荷范围) DIN 50 14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验 DIN 50 315 检验金属材质;用布氏检验硬度 DIN IEC 468(目前尚是草案)金属材质电阻 比的测定法 DIN和VDE(DKE)所属德国电气委员会, DIN所属有金属标准委员会(FNNE) 第2页,DIN40 500标准第3部分 | 3 订货说明 选择材质和选择供货状态是订货者的事,而制造工艺则是由制造厂商来选择的。 向你推荐,在订货时请说明用途和加工工艺;此外,还应注意6至9款。 在给电工技术所用铜和铜银合金制的板材和带材命名或订货时,应当使用本标准表格中的缩写符号或材质编号,如在度量标准中所列举的命名例子。 4 材质特性 4.1化学成分 铜按DIN 1787: E-Cu57*) SE-Cu 铜银合金按DIN 17 666: CuAg0.1 CuAg0.1P *)详见说明 下接第2和4页 说明在第4页 | 仙台病毒
| |
4.2 强度和电气性能
强度性能适用于所说明的尺寸范围,但总的都应在度量标准所涉及的极限之内。
表格中说明的拉力强度值、0.2极限值和(断裂)延伸率值都是对验收检验有约束力的,而布氏硬度值和弹性模数值倒是没有约束力的。
表格在第三页
5 度量标准
关于尺寸和尺寸及规格允许误差有下列标准:
DIN 1756 铜制和铜—塑性合金制圆棒材;拔
制,尺寸
DIN 1759 铜制5和铜—塑性合金制长方形棒
材;拔制,锐边,尺寸,允许误差,
静止值
DIN 1761 铜制和铜—塑性合金制四方棒材;
拔制,锐边,尺寸
DIN 1763 铜制和铜—塑性合金制六角形棒
材;拔制,锐边,尺寸
DIN 17674 第4部分 铜制和铜—塑性合金制紧定衬套
棒材挤压异形材;挤压制,允许误
差
DIN 17674 第5部分 铜制和铜—塑性合金制
棒材挤压异形材,拔制,允许误差
DIN 43 671铜制电流母线,测定恒定电源
DIN 46 433扁平线材和扁平棒材;拔制,圆边,
尺寸
DIN 46 433选择1,扁平线材和扁平棒材,圆
边,尺寸,选用于电气设备和电气
仪表
DIN 46 433选择2,扁平线材和扁平棒材,圆
边,尺寸,选用于变压器
DIN 46 433选择3,扁平棒材,拔制,圆边,
尺寸选用于电气设备
6 要求
棒材和异形材的尺寸规格和材质特性方面都得与4和5款中列举的标准相一致。其他要求在6.1至6.3款中已经确定。
6.1 表面质量
棒材和异形材的表面质量是与其制造工艺相一致的,在通常情况下,拔管供货时,其表面是光亮的。
由于制造工艺的关系,会出现挤压条痕和拉拔条款、变和类似的现象,还有划痕、刮痕、剥落点、压印和其他机械损伤是不可完全避免的。
关于缺陷允许性有下列准则可遵循:
——严重缺陷,例如严重横裂纹,严重机械损伤,形成严重剥落,大气泡和大夹杂物都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们会损害强度和结构性使用
——锉纹会对今后使用和后道表面加工引起烦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将其清除掉,只要
不超过尺寸允许误差范围
——其他表面状况(现象),其不妨碍今后使用,或经过表面再加工可以清除掉,如轻微挤压网疑纹,轻微锉纹,变等是允许的,它们是因热处理而引起的。
——对金属加工有特殊要求的棒材和异形材的
表面质量,请见6.2款,而另一种表面质量,例如酸洗,那是应在订货时特别地商定。
6.2 金属加工性能
棒材和异形材的金属加工性能是以本标准表格中的强度特性为标准的。F20(请见表格注脚5)对金属加工性能提出特殊要求时,这就决定了对其直度、表面质量等的要求有所降低,例如:由于热处理使其退和表面外观不一致性都被视为允许。
6.3 焊接和硬钎焊
用明火(焰)焊接和硬钎焊E-Cu57和CuAg0.1时,尤其在工作温度高,且又焊接时间长时,就会导致脆变(氢病),因此,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气焊和火焰钎焊;而SE-Cu和Cu
Ag0.1P倒是适合用气焊和火焰钎焊的。
7 检验
如要证明表格中所说明的各项指标性能,那在订货时双方要有商定(见第8款)
7.1 机械性能
按DIN 50 125 来制造拉力试样(件),尔后,按DIN 50 145来进行拉力试验
横截面直至500mm2的棒材可以进行整体检验;横截面超过2000mm2的棒材应偏心取试样,在从边缘算起直径1/3处取样;至于扁平棒材应在窄边1/3处取样;至于异形材,何处是取样位置应商定。
按DIN 50 351 进行布氏硬度试验,球体直径为2.5mm,试验力为613N(62.5Kp),其缩写符号为HB2.5/62.5。按DIN 50 351来检验不厚的试验件,其试验条件适用于负荷度F/D2=10,1973年1月出版,图2和3。
当检验薄(小)型棒材和异形材时,用布氏来测定其硬度是不够准确的,倒宁可按DIN 50 133第1和第2部分用维氏来测定硬度,但请注意用维氏测定的硬度值可能会比用布氏测定的硬度值高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