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是天然的抗菌保鲜剂, 很早就被人类了解并应用。进入21世纪,银的提取技术突破性的发展更是使银离子的杀菌作用得以广泛应用。极少的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之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耐药性,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无刺激 在人们日益追求药物安全安心的今天,银离子天然抗菌剂正在获得推崇。
在安全性上银离子抗菌剂是最能使人放心的。人类对银的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被用于食器、假牙、首饰、眼药水、饮用水消毒等和身体直接接触的领域。长期历史证明:对人体无害,对物品没有腐蚀作用。在日本和欧共体,银还是食品添加剂之一种。在这种至高要求的安全性水平上来考察目前使用的抗(杀)菌剂,还没有一种能够胜过银离子。 银离子的抗菌机理
接触反应抗菌机理:银离子接触反应,造成微生物共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 当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负电荷银离子带正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两者牢固
吸附,银离于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并与SH基反应,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和物质传输系统。银的这种抗菌机理被形象的比喻为“物理杀菌”,所以其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且可以持续有效,
银离子对人体有危害吗
有人担心:要是能杀死细菌这样的东西,对人体也会有不良影响吧?
这只是一个过分的担心,其实银(Silver,元素记号Ag)是非常古典式的物质。不仅仅是古典抗菌剂,也长期被作为食品添加物来使用,其安全程度可想而知。目前的法规中,日本、欧洲共同体,以及国际粮农组织认定的食品添加物名单中有银。众所周知,在作为制饼材料的包装银箔、及清凉剂仁丹的表面的银,使用的也是银(Ag)。
最近,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自来水的水龙头上安装净水器,净水器的内部也是使用银材料。(净水器如果没有抗菌功能,内部就会杂菌繁殖)
与化学类抗菌剂有着根本的不同
欧洲在氯出现以前,也曾直接使用电解银离子来对饮用水杀菌。
2.世界各国政府就饮料水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有害性都会有规定。对于银离子是看待呢?日本的[自来水法]的水质基准指标中没有关于银指标项目。在加拿大,当初有银含量要求在0.05mg/l的限值以下的规定,但1989年的饮用水质量指导方针出台,银的限量被删掉。
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饮用水规则在必须遵守的Primary standard(NPDWRs 自来水基准)里,银不在被限定范围。在推荐基准Secondary standard(NSDWRs 可以不遵守的)也只是0.1mg/l的限值。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银化合物没有致癌性,对人体不存在急性暴露或慢性暴露的影响。含银量0.1mg/l的水对人暴露70年也没有危害。每天2升含银量0.1mg/l的水连续喝70年,也只有NOAEL(不构成危害的最大量)的一半。
3.饮料水中的银离子进入胃后,会被人体吸收吗?立刻与胃酸(盐酸)反应而生成氯化银(AgCl)。银离子因为与氯化物离子结合变成氯化银是一种很稳定的不溶性的盐,不必担心被人体吸收。(喝下银离子,银就自然会被体外排出)
电解法提取的纯正银离子液
电解法银离子抗菌剂的产业化生产,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梦想。一度流行的电解法银离子,最终受制于当时的技术历史条件,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难度大的原因:银离子是一种极为活泼的离子,极容易氧化回复为金属银,或容易与其他成分化合,形成稳定的银化合物。高浓度、高纯度的银离子分解提纯和浓缩比较困难,生产环境要求苛刻。
近几年,在日本,电解法生产终于获得了技术的突破。终于可以生产出浓度高达数百ml/g以上,而且纯度高、性能稳定的电解银离子溶液。打破了目前银离子只有纳米银单一品种的市场局面。使银离子抗菌剂的普及性使用有了可能。电解法制取的银离子溶液,没有纳米银的载体,所含成份简单纯粹,无杂质。可使用于人体直接接触的皮肤粘膜的杀菌消毒和环境消毒。高度浓缩的银离子溶液, 无、无味、透明,易于复配加工和仓储运输。安装网
电解法获取的银离子,是没有任何附着载体的纯粹的银离子制剂。一定量的银离子消耗完后,银离子也就不存在了,不会再有银离子的蓄积问题。当然,也就没有诸如纳米银的蓄积性所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同时,电解法获取的银离子浓度为纯粹的银离子浓度,可以通过精确的浓度标准计量来操作。1.0ppm浓度的纯银离子液即可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一百多年来的银离子应用的历史,为银离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许多经验性、经典性资料。而这些资料大都是以纯粹银离子为背景的。
1.充分替代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化学类防腐添加剂,大大降低防腐添加剂对皮肤的伤害及不良影响。
2.使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内容物料更鲜活、更纯粹,可以更充分发挥化妆品滋养、美容、湿润、美白、抗衰老的各种功效并明显延长使用寿命。
3.促进肌肤伤口的愈合,增加受损细胞修复功能。
4.有效提高化妆品的滋润渗透功效,利于肌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5.更为重要的是,添加了银离子液的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天然具备了对细菌的主动防御功能并进而直接抑制细菌对肌肤的侵害。很多由于细菌本身对肌肤及身体粘膜组织损害造成的不适症状也会迎刃而解,比如皮肤过敏、炎症、不雅体味、面疮、头皮屑等。
总之,银离子液在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会给化妆品带来革命的变化,健康的化妆品,将成为现代生活中人类最亲密的拍档和助手。面对日益复杂和恶劣的生态及生活环境、不明病毒及超级细菌的威胁、使用银离子液的健康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不同的方式、方法及各种肤质、环境体验,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和更有价值的发
エタノールの除菌効果
試験菌 | 試験液 | 生菌数Colony form( /ml) |
beginning | 0.5h | 1h | 2h | 4h | 6h |
大腸菌 Escherichia coli | Test | 1.2×105 | <10 | <10 | <10 | <10 | <10 |
Control | 1.2×105 | 1.2×105 | 1.2×105 | 1.2×105 | 1.6×105 | 5.1×105 |
緑膿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Test | 1.1×105 | <10 | <10 | <10 | <10 | <10 |
Control | 1.1×105 | 1.1×105 | 1.1×105 | 5.9×104 | 4.5×104 | 7.1×104 |
黄ブドウ球菌 (黄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Test | 奶报箱 9.9×104 | 1.8×104 | 1.6×103 | 20 | 30 | <10 |
Control | 9.9×104 | 9.9×104 | 1.0×105 | 9.4×104 | 8.7×104 | 7.8×104 |
MRSA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 Test | 9.8×104 | 2.4×104 | 1.6×103 | <10 | <10 | <10 |
Control | 9.8×104 | 9.7×104 | 9.6×104 | 8.4×104 | 7.2×104 | 7.1×104 |
カンジダ菌(白念菌) Candida albicans, | Test | 7.6×104 | 8.3×103 | 4.2×103 | <10 | <10 | <10 |
Control | 7.6×104 | 9.6×104 | 7.6×104 | 7.1×104 | 6.9×104 | 6.8×104 |
サルモネラ Salmonella enteritidis | Test | 5.3×105 | 2.4×104 | 7.6×102 | <10 | <10 | - |
Control | 5.3×105 | 4.7×105 | 4.4×105 | 4.1×105 | 3.3×105 | - |
大腸菌(O157:H7) | Test | 8.1×104 | 7.6×103 | 3.0×102 | 10 | <10 水箅 | - |
Escherichia coli(O157:H7) | Control | 8.1×104 | 4.7×105 | 4.4×105 | 4.1×105 | 3.3×105 | - |
腸炎ビブリオ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 Test | 5.9×105 | 7.4×103 | 1.3×102 | 20 | <10 | - |
Control | 5.9×105 | 5.4×105 | plc数据采集5.0×105 | 4.7×105 | 3.1×105 | - |
レジオネラ Legionella pneumophila | Test | 6.6×104 | - | 9.7×103 | 1.1×103 | <100 | <100 |
Control | 6.6×104 | - | 5.8×104 | 5.4×104 | 5.6×104 | 4.5×104 |
| | | | | | | |
Silver ions的浮游菌检测结果
检测场所 | NO: | 喷雾30分钟前/后数值 |
一般细菌 | 真菌 | 空中浮游(cfu/L) | cfu/ m³换算值 |
ICU | 1 | 97/2 | 17/0 | 0.4560/0.0080 | 456.0/8.0 |
2 | 115/3 | 9/0 | 0.4960/0第五指令.0120 | 496.0/12.0 |
3 | 114/1 | 13/0 | 0.5080/0.0040 | 508.0/4.0 |
4 | 100/3 | 9/0 | 0.4360/0.0120 | 436.0/12.0 |
5 | 87/3 | 10/0 | 0.3880/0.0120 | 388.0/12.0 |
| | | | | |
臭电源散热片气成分 | 初期臭气(ppm) (喷雾前) | 残存臭气(ppm) (喷雾后) | 除臭率(%) |
三甲胺 | 350 | < 0.2 | 99.7 |
氨 | 15,000 | 225 | 98.6 |
硫化氢 | 3.0 | 0.4 | 86.7 |
硫氢甲烷 | 3.8 | 0.5 | 86.8 |
尼古丁 | 16.0 | 2.2 | 79.4 |
| | | |
| | | |
Silver ions除臭效果试验
银离子液与普通水剂对皮肤的渗透方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