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
3.
背景技术:
4.全息瞄准镜全称是激光全息衍射式瞄准镜, 是一种直接观察弹着点并用弹着点作为瞄准标志的革命式速瞄瞄具,瞄准快而射击精准。
5.由于全息瞄准镜中使用的激光二极管,厂家的参数通常是25摄氏度条件下,是650nm波长,其温度的变化参数是每10摄氏度,影响2nm左右的波长,在实际使用中环境温度正60摄氏度、负-40摄氏度的情况下,温差达100摄氏度,则带来激光二极管波长变化可达20nm左右,现有的全息瞄技术,在正60摄氏度或负40摄氏度情况下,会使全息叉丝虚像产生较大视差,从而使瞄准不精确,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光路中使用全息
透镜和全息干板来补偿沿
光轴径向的温漂,然而沿光轴的长度方向的温漂并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像了瞄准精确。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该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设计合理,有利于补偿瞄准镜在光轴长度方向上的温漂,从而改善瞄准精确。
8.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9.一种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光路上依次设有激光二极管、准直
镜片组、全息透镜和全息干板,在全息干板的第一侧为瞄准者的眼睛,在全息干板的第二侧形成全息叉丝虚像,瞄准者的眼睛、全息干板和全息叉丝虚像的中心光轴为第一光轴,准直镜片组与全息透镜的中心光轴为第二光轴,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相互平行,全息透镜与全息干板相对的二个面相互平行
10.进一步的,上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光路设有第一反射镜,激光二极管与第一反射镜之间的中心光轴,跟第一反射镜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中心光轴形成夹角。
11.进一步的,上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光路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激光二极管与第一反射镜之间的中心光轴、第二反射镜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中心光轴,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平行。
12.进一步的,上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间距为90毫米。
13.进一步的,上述第二光轴从透射式全息透镜出射的中心轴光线与水平面形成55-65度夹角。
14.进一步的,上述准直镜片组为一凸透镜。
15.进一步的,上述准直镜片组由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构成。
16.本实用新型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在激光二极管与全息透镜之间的光路上设置准直镜片组,从而可以补偿瞄准镜在光轴长度方向上的温漂,从而改善瞄准精确。
17.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22.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本实用新型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在光路上依次设有激光二极管1、准直镜片组2、全息透镜3和全息干板4,在全息干板4的第一侧为瞄准者的眼睛5,在全息干板的第二侧形成全息叉丝虚像6,瞄准者的眼睛5、全息干板4和全息叉丝虚像6的中心光轴为第一光轴7,准直镜片组2与全息透镜3的中心光轴为第二光轴8,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相互平行,全息透镜3与全息干板4相对的二个面相互平行。
25.激光二极管1可以是在环境温度25摄氏度情况下,波长为650nm的激光二极管,其用于发射可见光,为该装置提供光源;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束为发散光,发散光的中心光线为光轴,其为市面惯用的激光二极管;全息透镜3和全息干板4。
26.全息透镜3即为透射式全息透镜3,其是一种全息光学元件,在光路上全息透镜3位于全息图干板4与准直镜片组2之间,其中心经过光线屮心;
27.全息干板4与透射式全息透镜3相互平行放置, 使得透射式全息透镜和全息图干板4达到完全衍射匹配。
28.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间距为80-120毫米,较佳采用90毫米,上述第二光轴从透射式全息透镜3出射的中心轴光线与水平面形成55-65度夹角,较佳采用62度。
29.为了缩短瞄准镜的横向尺寸,可以采用一种实施例,上述激光二极管1与准直镜片组2之间的光路设有第一反射镜9,激光二极管1与第一反射镜9之间的中心光轴,跟第一反射镜9与准直镜片组2之间的中心光轴形成夹角,即通过第一反射镜9可使瞄准镜的横向尺寸缩短近一半,该第一反射镜9可以采用高反射比的平面全反射镜。
30.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激光二极管1位于装置的最下层,第一反射镜9、准直镜片组2和全息透镜3位于装置的第二层,全息干板4、眼睛5和全息叉丝虚像6位于装置的最上方,激光二极管1倾斜放置,其发射的激光沿倾斜方向运行,到达倾斜放置的第一反射镜9,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向斜上方运行到达准直镜片组2,经过准直镜片组2的光线垂直入射于全息透镜3,全息透镜3和全息干板4均垂直放置,从全息透镜3出射的光束为平行光,以某一角度向上运行到达全息干板4,眼睛5从全息干板4的后方透过全息干板4可看见在远处水平方向有一个全息叉丝虚像6。
31.为了缩短瞄准镜的横向尺寸,可以采用另一种实施例,上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光路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反射镜9和第二反射镜10,激光二极管1与第一反射镜之间的中心光轴、第二反射镜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中心光轴,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平行,即通过第一反射镜9和第二反射镜10的两次反射,可使瞄准镜的横向尺寸缩短近三分之二,较上述实施例缩短更多的横向长度,该第一反射镜9可以采用高反射比的平面全反射镜。
32.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激光二极管1和第一反射镜9位于装置的最下层,第二反射镜10、准直镜片组2和全息透镜3位于装置的第二层,全息干板4、眼睛5和全息叉丝虚像6位于装置的最上方,激光二极管1水平放置,其发射的激光沿水平方向运行,到达倾斜放置
的第一反射镜9,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光向斜上方运行到达第二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10的反射光射入准直镜片组2,经过准直镜片组2的光线垂直入射于全息透镜3,全息透镜3和全息干板4均垂直放置,从全息透镜出射的光束为平行光,以某一角度向上运行到达全息干板4,眼睛5从全息干板4的后方透过全息干板4可看见在远处水平方向有一个全息叉丝虚像6。
33.上述各实施例中,准直镜片组2可以为一凸透镜(如图1所示),该凸透镜的两个表面为球面,其焦距为准直镜片组2与激光二极管1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
34.上述各实施例中,上述准直镜片组2可以由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构成(如图2所示),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的各表面均为球面,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构成的准直镜片组2的焦距为准直镜片组2与激光二极管1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
35.本实用新型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在激光二极管与全息透镜之间的光路上设置准直镜片组,从而可以补偿瞄准镜在光轴长度方向上的温漂,从而改善瞄准精确。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光路上依次设有激光二极管、准直镜片组、全息透镜和全息干板,在全息干板的第一侧为瞄准者的眼睛,在全息干板的第二侧形成全息叉丝虚像,瞄准者的眼睛、全息干板和全息叉丝虚像的中心光轴为第一光轴,准直镜片组与全息透镜的中心光轴为第二光轴,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相互平行,全息透镜与全息干板相对的二个面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光路设有第一反射镜,激光二极管与第一反射镜之间的中心光轴,跟第一反射镜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中心光轴形成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光路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激光二极管与第一反射镜之间的中心光轴、第二反射镜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中心光轴,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与准直镜片组之间的间距为9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轴从透射式全息透镜出射的中心轴光线与水平面形成55-65度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片组为一凸透镜。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片组由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息瞄准镜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光路上依次设有激光二极管、准直镜片组、全息透镜和全息干板,在全息干板的第一侧为瞄准者的眼睛,在全息干板的第二侧形成全息叉丝虚像,瞄准者的眼睛、全息干板和全息叉丝虚像的中心光轴为第一光轴,准直镜片组与全息透镜的中心光轴为第二光轴,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相互平行。通过在激光二极管与全息透镜之间的光路上设置准直镜片组,从而可以补偿瞄准镜在光轴长度方向上的温漂,从而改善瞄准精确。精确。精确。
技术研发人员:
吴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州展旭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6
技术公布日:
2022/10/4